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的手是那样“红活圆实”。然而中年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他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他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他的摧残。在过去二十年中,闰土经受着人间的苦难,生活的劳苦,忍受着风风雨雨的残酷折磨,他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着,只到中年的闰土,宛然一个小老头,这种可悲的变化,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关键词: 《故乡》 闰土形象 外貌 行动 思想性格
《故乡》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这篇小说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情况。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因此这场革命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根本性变化,中国农村更是走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生活饥寒交迫,对现实不满却又未能觉悟的农民形象。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生活饥寒交迫的闰土刻画得栩栩如生。
首先是人物外貌的对比。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的手是那样“红活圆实”。然而中年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他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他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他的摧残。在过去二十年中,闰土经受着人间的苦难,生活的劳苦,忍受着风风雨雨的残酷折磨,他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着,只到中年的闰土,宛然一个小老头,这种可悲的变化,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其次是行动上的对比。少年的闰土灵活、勇敢。月亮底下,他捏着一柄钢叉守卫着西瓜地。他刚到“我”家时,“不到半日”便与“我”熟识了,还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许许多多新鲜的事,教“我”捕鸟,教“我”看管西瓜地,教“我”捉鱼,临走时“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中年的闰土,变得动作迟钝,呆滞。“我”与他相见时,他只是站着,“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母亲叫他坐下,他也是“迟疑了一回”,才“终于就了坐”,问起他的境况,“他只是摇头”,脸上的皱纹“却全然不动”,见到了中年的闰土已经“仿佛石像一般”。
再次是思想性格上的对比。少年的闰土,很怕羞,但他天真活泼,纯朴又机灵,而且见识广,他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中年的闰土,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心灵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一方面,他深受封建道德观念的毒害,信奉封建尊卑有序的思想,自贱自卑。虽然闰土与“我”在少年时结下深厚的友谊,中年再见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表情”,但对“我”却恭敬起来,并分明地叫了一声“老爷”,让“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还叫他的孩子水生来“给老爷磕头”,母亲叫他不必这样客气,他却说:“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母亲叫他坐下,他也先得迟疑一回,才敢坐下。如今的闰土竟然也讲起“规矩”,这所谓的“规矩”便是封建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中年的闰土深受传统的“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他的生活饥寒交迫,在困顿中挣扎着,却仍盲目地生育。他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饱……”此外,中年闰土又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他信奉鬼神,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明的身上。“我”家搬迁时,“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但他首先要的,却是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闰土正是为着崇拜偶像,为着他那“切近的愿望”。
黑暗的封建制度,给闰土的身心以极大摧残。鲁迅在《故乡》中还从更深一层对闰土这个形象进行刻画。这就是,闰土对现实显露出不满,却不觉悟,他麻木到甚至信奉神明,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对偶像的崇拜,却不抗争。正因为如此,鲁迅在闰土的身上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和希望,也表现了作家的反封建思想和对广大农民生活、命运的关注。文中“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他便成了路”,正是深刻揭示了要实现希望,创造新生活,就必须勇于抗争、积极创造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Z].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关键词: 《故乡》 闰土形象 外貌 行动 思想性格
《故乡》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这篇小说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情况。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因此这场革命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根本性变化,中国农村更是走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生活饥寒交迫,对现实不满却又未能觉悟的农民形象。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生活饥寒交迫的闰土刻画得栩栩如生。
首先是人物外貌的对比。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的手是那样“红活圆实”。然而中年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他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他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他的摧残。在过去二十年中,闰土经受着人间的苦难,生活的劳苦,忍受着风风雨雨的残酷折磨,他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着,只到中年的闰土,宛然一个小老头,这种可悲的变化,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其次是行动上的对比。少年的闰土灵活、勇敢。月亮底下,他捏着一柄钢叉守卫着西瓜地。他刚到“我”家时,“不到半日”便与“我”熟识了,还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许许多多新鲜的事,教“我”捕鸟,教“我”看管西瓜地,教“我”捉鱼,临走时“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中年的闰土,变得动作迟钝,呆滞。“我”与他相见时,他只是站着,“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母亲叫他坐下,他也是“迟疑了一回”,才“终于就了坐”,问起他的境况,“他只是摇头”,脸上的皱纹“却全然不动”,见到了中年的闰土已经“仿佛石像一般”。
再次是思想性格上的对比。少年的闰土,很怕羞,但他天真活泼,纯朴又机灵,而且见识广,他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中年的闰土,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心灵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一方面,他深受封建道德观念的毒害,信奉封建尊卑有序的思想,自贱自卑。虽然闰土与“我”在少年时结下深厚的友谊,中年再见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表情”,但对“我”却恭敬起来,并分明地叫了一声“老爷”,让“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还叫他的孩子水生来“给老爷磕头”,母亲叫他不必这样客气,他却说:“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母亲叫他坐下,他也先得迟疑一回,才敢坐下。如今的闰土竟然也讲起“规矩”,这所谓的“规矩”便是封建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中年的闰土深受传统的“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他的生活饥寒交迫,在困顿中挣扎着,却仍盲目地生育。他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饱……”此外,中年闰土又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他信奉鬼神,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明的身上。“我”家搬迁时,“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但他首先要的,却是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闰土正是为着崇拜偶像,为着他那“切近的愿望”。
黑暗的封建制度,给闰土的身心以极大摧残。鲁迅在《故乡》中还从更深一层对闰土这个形象进行刻画。这就是,闰土对现实显露出不满,却不觉悟,他麻木到甚至信奉神明,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对偶像的崇拜,却不抗争。正因为如此,鲁迅在闰土的身上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和希望,也表现了作家的反封建思想和对广大农民生活、命运的关注。文中“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他便成了路”,正是深刻揭示了要实现希望,创造新生活,就必须勇于抗争、积极创造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Z].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