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国家新课改的实施,以往的英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英文学习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顺势而生,将以改变学生在课堂中角色的全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自主、高效愉快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增强学生间合作能力,培养学生高效学习意识。故,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时,主动转变固有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推进教学进程,增加与学生互动频率,充分发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可从本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71-01
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由于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纳知识,所以其实际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究其原因,在教学中,其实大多数时间学生无法主动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而作为课堂的主导,英语教师单向讲解宣贯占据大部分时间,不仅知识拓展面狭小,且由于生硬的书本讲解,面对基础状态不同的学生,导致知识掌握程度个体间差距巨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并未完全开发。
1.當前英语教学的形式及影响
(1)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英语教师在上课期间,知识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教学大多以口头讲解为主并辅以一定习题的方式,缺乏实际应用教学,有局限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内容的单一,导致学生很难快速融入课堂。而被动的宣贯课本知识,其实是教学效率非常低的方式。不论从学生心理还是教师实际操作效果都难尽人意。
(2)传统教学影响
自1980年 英语学科以30分满分列为高考大纲开始,接近40年的教育经历中,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几乎从未改变,轻能力重知识,时至今日,伴随社会的发展,英文的应用越发广泛,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并未有改变,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英文的程式化教学的低效率问题越来越凸显,新课改势在必行。
2.互动教学的优势
(1)互动教学的优势
顾名思义,互动教学是指英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情景模式或者通过某题材广告、电影、电视剧、漫画、歌曲为切入点,以更多生活实例为引,可建立学习小组,教师布置互动性任务,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有目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英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对课堂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例如,在上课前几分钟,播放一首周杰伦的《青花瓷》,顺便寻问学生歌名以及演唱者。学生们会非常积极地回答相关问题。课堂“预热”到位,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引入本节课课题。同时,展示相关句子,如,1.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2.Jay Chou is a famous singer.随后提问学生,是否有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意义?由此定语从句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 who/that is a famous singer应运而生。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能达到教学意图,吸引学生注意,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教学内容。类似这样具有代入感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英文教学中应得到广泛推广。
(2)提高学生英文应用能力
受限于传统英文教育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误区,导致当下学生笔试成绩出众,但实际应用口语能力欠缺。而互动模式教学将会有效补足英文实际应用短板。良好的口语能力对学好英文同样重要。
3.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法
(1)兴趣培养开启互动
首先英文教师需要在课前针对课堂内容,对互动内容做相应的准备,主题可以是当时流行的电影题材、社会热点新闻等增加课堂代入感,从最生活的方向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短的时间拉开互动,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预热”目的。
(2)合作体验展开互动
可以建立稳定的学习小组,在:“预热”后趁热打铁,布置以课本为主的任务,规定时间给与解答,通过学习团队成员之间的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派代表进行解答或表述。不仅增加学生主动性,还能进一步增加学习记忆。
(3)成果共享深化互动
任务完成,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此过程不仅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会对这种互动模式产生思维延展,课堂教授内容会得到拓宽。
(4)激励肯定巩固互动
此时教师根据课堂实际互动结果给予一定激励性评价,激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巩固互动学习成果,增加实际授课功效。让学生对互动式课堂更期待。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直接参与到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互动教学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灵活又不失效率,作为课改主要方向更具有实际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主动求知、主动交流,提高英文口语能力,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互动模式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有一定弥补性,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加友好,降低其对英文的排斥。简而言之,英文互动教学将是接下来英文教学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郝英贤.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04
[2]傅一心.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8(09):155-156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71-01
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由于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纳知识,所以其实际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究其原因,在教学中,其实大多数时间学生无法主动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而作为课堂的主导,英语教师单向讲解宣贯占据大部分时间,不仅知识拓展面狭小,且由于生硬的书本讲解,面对基础状态不同的学生,导致知识掌握程度个体间差距巨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并未完全开发。
1.當前英语教学的形式及影响
(1)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英语教师在上课期间,知识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教学大多以口头讲解为主并辅以一定习题的方式,缺乏实际应用教学,有局限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内容的单一,导致学生很难快速融入课堂。而被动的宣贯课本知识,其实是教学效率非常低的方式。不论从学生心理还是教师实际操作效果都难尽人意。
(2)传统教学影响
自1980年 英语学科以30分满分列为高考大纲开始,接近40年的教育经历中,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几乎从未改变,轻能力重知识,时至今日,伴随社会的发展,英文的应用越发广泛,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并未有改变,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英文的程式化教学的低效率问题越来越凸显,新课改势在必行。
2.互动教学的优势
(1)互动教学的优势
顾名思义,互动教学是指英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情景模式或者通过某题材广告、电影、电视剧、漫画、歌曲为切入点,以更多生活实例为引,可建立学习小组,教师布置互动性任务,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有目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英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对课堂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例如,在上课前几分钟,播放一首周杰伦的《青花瓷》,顺便寻问学生歌名以及演唱者。学生们会非常积极地回答相关问题。课堂“预热”到位,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引入本节课课题。同时,展示相关句子,如,1.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2.Jay Chou is a famous singer.随后提问学生,是否有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意义?由此定语从句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 who/that is a famous singer应运而生。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能达到教学意图,吸引学生注意,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教学内容。类似这样具有代入感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英文教学中应得到广泛推广。
(2)提高学生英文应用能力
受限于传统英文教育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误区,导致当下学生笔试成绩出众,但实际应用口语能力欠缺。而互动模式教学将会有效补足英文实际应用短板。良好的口语能力对学好英文同样重要。
3.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法
(1)兴趣培养开启互动
首先英文教师需要在课前针对课堂内容,对互动内容做相应的准备,主题可以是当时流行的电影题材、社会热点新闻等增加课堂代入感,从最生活的方向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短的时间拉开互动,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预热”目的。
(2)合作体验展开互动
可以建立稳定的学习小组,在:“预热”后趁热打铁,布置以课本为主的任务,规定时间给与解答,通过学习团队成员之间的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派代表进行解答或表述。不仅增加学生主动性,还能进一步增加学习记忆。
(3)成果共享深化互动
任务完成,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此过程不仅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会对这种互动模式产生思维延展,课堂教授内容会得到拓宽。
(4)激励肯定巩固互动
此时教师根据课堂实际互动结果给予一定激励性评价,激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巩固互动学习成果,增加实际授课功效。让学生对互动式课堂更期待。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直接参与到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互动教学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灵活又不失效率,作为课改主要方向更具有实际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主动求知、主动交流,提高英文口语能力,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互动模式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有一定弥补性,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加友好,降低其对英文的排斥。简而言之,英文互动教学将是接下来英文教学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郝英贤.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04
[2]傅一心.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8(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