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产前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超声;产前;胎盘植入
  【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1-01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而且随着无痛人工流产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1],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1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减少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住院分娩,产后经病理确诊的胎盘植入患者21例,平均27-38岁, 初产10例,经产11例。住院原因13例产妇因超声提示前置胎盘于37-38周入院,其中3例因孕期出现无痛性出血,持续住院治疗,余8例为常规检查足月待产入院。
  1.2 方法
  1.产前检查采用GEVIVI7二维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产前经腹部超声检查,必要时适度充盈膀胱,观察①胎盘位置及厚度,胎盘后间隙,胎盘实质内部有无异常回声丰富的血流信号和血窦。②胎盘附着处与子宫肌壁之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厚度减低。③对于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的胎盘,观察膀胱后壁与子宫下段或瘢痕部位的关系。
  1.3诊断标准
  依据Comstock等[2]提出的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标准进行诊断:①胎盘后间隙消失;②胎盘基底有大量、多个胎盘静脉血池;③膀胱壁与子宫浆膜层间距变薄;④膀胱壁与子宫浆膜层间距连续性中断;⑤胎盘与子宫膀胱壁之间可见丰富的血供。
  2 结果
  本组21例产前超声提示前置胎盘13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共7例,检出率33.3%。漏诊14例,漏诊率66.7%,其中6例产前超声仅提示前置胎盘,8例产前超声未发现胎盘异常,均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胎盘因为有发育良好的蜕膜层,不能直接和肌层接触,如各种原因导致底蜕膜发育不良,绒毛通过薄弱的蜕膜或直接种植到子宫肌层,形成胎盘植入。临床上对于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要警惕胎盘植入的发生:①高龄孕妇,尤其是年龄>35岁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皮进行性损害以及蜕膜发育不良,造成胎盘植入发生机率增高。本组中35岁以上孕妇为3人,最大年龄为43岁。②有剖宫产史、多次人工流产及其他手术史者,子宫内膜肌底层破坏而不能将功能修复,再次妊娠后易发生胎盘植入。目前,随着人工流产、剖宫产率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本组21例中,曾有人工流产史8例,剖宫产史4例,自然流产史2例。③胎盘附着部位异常:胎盘附者在子宫下段(前置胎盘)、宫颈部及宫角部,因此处内膜薄弱,有利于绒毛侵入宫壁肌层,而容易发生胎盘植入。本组21例诊断胎盘植入中,产前超声提示前置胎盘共13例(13/21),其中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7例均合并前置胎盘(7/13)。
  本组21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超声未提示胎盘植入14例,分析漏诊原因:①对胎盘植入的特征性的声像图认始不够。在漏诊的14例中1例超声描述可见胎盘下缘近子宫肌层处血管丰富,结果未提示胎盘植入;②仅关注前置胎盘而忽略了植入性胎盘的超声表现,在漏诊的14例中,6例超声提示前置胎盘,其中3例为完全性、2例部分性、1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而忽视了是否合并胎盘植入;③后壁胎盘因胎儿和耻骨联合的阴影而不容易显示清楚,尤其到了孕晚期,对于位于远场的胎盘,观察难度增加,加上胎儿肢体遮挡,增加了超声诊断的难度,易漏诊。在本组漏诊的14例中,有4例胎盘偏向后壁,不易观察而漏诊;④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在漏诊的14例中,有4例为工作不足5年的年轻医生诊断,只注重胎儿畸形的检查, 对胎盘植入的警惕性不高。⑤仪器分辨率也是应考虑的一个因素,高分辨率的超声仪器对正确诊断胎盘植入有一定的帮助。
  超声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目前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对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彩色多谱勒技术的发展,通过观察胎盘实质及其周围血流情况,使胎盘植入的诊断有了确实的价值。为了提高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当彩色多谱勒对血流显示不清时,对于植入胎盘血流,彩色能量图比彩色多谱勒更有优越性。总之,掌握合适的孕周行产前检查,尤其对前置胎盘或有其他高危(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高龄产妇等)的产妇提高警惕,掌握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重视前置胎盘合并植入、单纯胎盘植入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相关信息,对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Wu S,Kocherginsky M,Hibbard JU.Abnormal placentation:twenty-year analysis[J]. Am J Obstet Gynecol,2005,192(5):1458-1461
  [2] Comstock CK,Love JJJr,Bronsteen RA,et al,Sonographic detection of placenta accera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J].Am J Obestet Gynecol 2004,190(4);1135-1140.
  作者简介:
  彤丹,女,1972年出生,本科,副主任技師。主要从事腹部、产科、颅脑及外周血管的超声诊断。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里屯一号院特检科。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78-0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因发热、剧烈咳嗽、咽痛、支气管哮喘加重4d,于2013年10月5日来我院就医。患者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患者曾有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8.3℃,血压126/82mmHg,心率78次?min-1,扁桃体无变化,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79-01  本组病例以20~40岁的青壮年最多,占47例:病程一年以上35例。  1湿热下注型21例:病程较短。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溲时不畅,或有余沥未尽之感,终末尿混浊,或大便努挣后尿道有乳白色分泌物流出,或为脓性分泌物,或血尿,会阴部酸胀,掣痛,或有烧灼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药用:黄柏、败酱草各15克,蒼术、滑石、泽泻、萆薢各10克,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81-01  卫生队是传染病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防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1 高度重视,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88-02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从以前的70%下降至目前的10%以下,较前明显下降。现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情况阐述如下。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1胃肠疾病。  1.2胆道系统疾病。  1.3全身性疾病。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88-01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其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术中出血,但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的出血问题依然为前列腺电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长期服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我们探索前列腺增生患者入院后短期内给予大剂量非那雄胺(每次10mg,每天2次,5~8天)口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0-01  麻痹性斜视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而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该病的典型特点。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西医营养神经、扩血管治疗和中医的针灸、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但是该病恢复慢,预后差,该病又发生在面部,随着人们生活
【摘 要】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实验组与应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应用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