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已经连续退步了近一百年的阿根廷之悲剧缩影。20世纪初,阿根廷曾是令人艳羡的发达国家,作为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集合了欧洲文明的成就——西班牙殖民打下的文化根基,英国人规划的城市,法国人定义的建筑,意大利人传播的艺术……最终却变成一个抗议声震天、狗屎满地的“南半球巴黎”,它独占着拉丁美洲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平坦开阔、可撒开了耕地的拉普拉塔河口,却被糟糕的政府拖入重重困境中。
飞机向下穿过云层,阴霾的拉普拉塔河汹涌而来,贴近市区时,机舱剧烈摇晃了整整一分钟,我不禁想起阿根廷电影《荒蛮故事》那机毁人亡的开头……当飞机颤抖着降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AEP机场,我关掉耳机里抑扬顿挫的电子探戈,和其他乘客一起兴奋地鼓掌庆祝。作为一个从足球开始爱屋及乌的阿根廷迷,这座在地球上恰好与上海相对而立的城市,是我年少时最向往的地方,没有之一。不过,我也非常清楚,这个国家严重的通货膨胀、糟糕的社会环境、冷漠的国民形象,必将迅速扑灭我曾经的热情。
只充值而不售卖公共交通卡的机场,脏乱差如印度菜市场的中央客运站,半月一换、节节攀高的商场价标,一步步落实着我的悲观预期。在游客云集的雷科莱塔国家公墓,刚寻觅完贝隆夫人艾薇塔的阴宅出来,我和同伴的后背就被鸟屎袭击,“路人”纷纷出手相助,一个女孩掏出一整包纸巾,一个大爷把我们拉到旁边细心擦拭,我正感慨此城居民如此热情,转头瞥见同伴的iPhone竟已在大爷手里。我行前做过功课,知道这是当地最经典的盗抢手法,不想还是大意中招,幸亏窃贼对自己的逃逸速度不够自信,手机迅速回到我们手中。
1. 从巴罗洛宫楼顶眺望布宜诺斯艾利斯。
2. 雅典人书店的一角。
3. 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交通的生动漫画。
4. 博卡区油漆装饰的铁皮屋。
5. 玫瑰宫总统府前的哨兵。
毕竟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共交通网还算四通八达,谷歌地图大多数时候都能准确显示如何从A点到达遥远的B点。搭乘地铁A线在主城区转悠,就能遍历整个拉丁美洲——15分钟可以从里约到利马,而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和乌拉圭彼此就隔着五个街区——它们都是与地面风貌毫无联系的城中地名。抬头望去,全是与巴黎20区内相似的精美建筑,迎面而来的创意视觉作品,满耳充盈的街头音乐,甚至超过巴黎。但走路一定留心脚下,因为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总能在街角碰上手牵十来条大狗嚣张而过的专业遛狗人,导致路上狗屎的密度远超巴黎,而主人显然不打算清理。
不像其他冒险家同胞那么好命,西班牙贵族佩德罗·代·门多萨1536年来这儿安营扎寨时,没有看到传说中遍地的黄金、随手可挖的白银以及微笑迎宾后引颈待戮的土著,失望而归,分裂后的同伙顺流而上1600公里,建立了今天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1580年又折返河口,重建了被佩德罗遗弃的前哨营地。随后将近200年,这块开阔之地发展成一个恣意走私越货的“天堂”,直到1776年马德里才宣布将其收为拉普拉塔行省的首府。
借着拿破仑战争,英国想要趁机抢夺西班牙在新世界的巨大土地和利益,1806年、1807年两次进犯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出生和长大的西班牙后裔与英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把后者赶回大西洋。这两次胜利大大增强了当地人对自己军事力量的信心,1808年,拿破仑征服西班牙之后不久,布宜诺斯艾利斯率先宣布脱离遥远的母国,阿根廷独立。
似乎是不打不相识,拥有知识和技能的英国移民渐渐涌来,按照英制交通格局对这座飞速发展中的首都进行规划,地面交通直至1940年才“向右转”,导致我在最古老的地铁A线坐反了方向。
Defensa街贯穿历史城区南北,位于街口的一栋历史大宅El Zanjon de Granados,是了解布宜诺斯艾利斯混血建城史的最佳窗口。
20世纪初,阿根廷因农业出口而暴发致富,瞬间跻身全球最发达国家之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居民称自己为Portenos(港口人),跟风在全城建起大量气派的法式建筑,已经转手若干次、有了23个房间的El Zanjon de Granados也得到修葺。200年前,拉普拉塔河距离这里只有两个街口,雨季发大水时,大宅的下面两层经常被淹没,因此,改善内部排水系统成为重点工作。施工队在下层意外发现了1730年的定居点痕迹,再往下挖,历史更被拉回到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时。后来这栋大宅一度成了有钱人和贫苦新移民混居的大杂院,最终荒弃,近年被一个打算开餐厅的石油老板盘下,以纪念与妻子在街口的相遇,老板花了大价钱整修,使它成为一个颇具“时尚感”的红砖遗迹。
大宅前门贴着一位定居马德里的女士2007年的回访留言:“我曾在20世纪40年代初蜗居于此,塔楼上的老头曾空心裹一件西装就下楼取信和闲聊。这套大房子采光糟糕极了,记得隔壁有个卖非法彩票的女贩子,因为从不洗澡而一直没被抓。但是无论好坏,它是我祖国历史的一部分。以我现在的年纪,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看看,谁知道呢?”
现代阿根廷是一个由欧洲移民建设起来的国家,印第安原住民仅占人口的1.5%,人口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意大利裔,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然也少不了受到意大利文化的影响,比如改了名字的各类意面和酱汁,以及国会广场附近的巴罗洛宫(Palacio Barolo)——这个名字来源于面料大亨Luis Barolo。意大利建筑师Mario Palanti从但丁的名著《神曲》中提炼出所有可能的数字,将其一一规划在这栋建筑之中。一般的旅行指南大都会提到:楼高100米,每一米代表《神曲》的一个篇章;22层,每层代表一首曲,并按篇幅比例,从下到上对应划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大厦的向导会告诉你更多秘密,包括电梯、层高、塑像、楼层标示、最初的办公室数目和面积……都可以在《神曲》里找到数据出处。由于拿着设计图纸的Palanti在建筑落成前就病逝于意大利,人们只能通过草稿来总结这些“数字阅读”,但文献研究者认定,这些巧合绝非他们的过度想象。
阿根廷人有着非常强烈的骄傲和自尊,且每每在挫败后变得更加强烈。我在南美长途旅行,无论到了巴西、智利还是哥伦比亚,一提到阿根廷,总会招来当地人类似“呵呵”的一声冷笑,偶尔加上一句评论:“反正他们自觉高人一等,如果哪天死了,一定也是因为实在骄傲到脑袋充血。”在这里,“骄傲”是“冷漠”的另一种说法。
安迪斯山区的天气或许是高冷的,大城市里的探戈或许是冷艳的,可这个国度有这么多以热情闻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难道越过赤道后就会变得冷漠吗?
为了走进当地人生活而不要太像游客,我在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发出大量沙发客的住宿请求,一个住在西北部山区的年轻人Fernando主动留言邀约,成了我的第一位房东。Fernando是意大利裔,河床俱乐部的忠实拥趸,也是一位半职业的室内足球运动员。相仿的年纪,让我们可以一道追忆“乌拉圭王子”弗朗西斯科利、“小毛驴”奥特加和丰田杯的辉煌,迅速熟络起来。
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大都有自己捍卫的球队,并以此建立起生死与共的忠诚度。城内的两支老牌劲旅——博卡青年和河床有着百年恩怨,彼此不共戴天。作为球迷,尤其是阿根廷球迷,这两大俱乐部我都去拜访了。博卡青年总是自诩为“穷人俱乐部”,因诞生过球王马拉多纳,且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博卡区(La Boca),对外国游客更具吸引力。
19世纪中叶,大批西班牙和意大利贫民涌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面、分割开其他省份的界河——Riachuelo河西岸,在鲜肉加工和仓储公司就业。此时,驰名世界的阿根廷牛肉开始大规模出口,驳船粉刷完毕离港后,没用完的大批油漆以及河里的工业废料,被居民用来涂抹自家有着褶皱的铁皮屋,这片名为博卡的区域逐渐变得五颜六色起来。在Caminito街区,“教皇大人”站在街口阳台上跟大伙儿挥手,“马拉多纳”、“艾薇塔”和“博尔赫斯”则负责在街尾的阳台欢送,当然,他们只是神貌奇异的塑像。阳光无障碍地渗透每一间铁皮屋的墙面,着装单调的游客隐没于一片片彩虹色的建筑中。
20世纪,画家Quinquela Martin最充分地表现了过去博卡的色彩,在由他的工作室改造而成的美术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不少笔触宽粗的超现实场景:喧嚣的暗色港口,色彩斑斓却破败的民宅,有着大烟囱投影的肮脏水面,挥汗如雨的劳动者。那是一个窃贼、强盗、妓女、走私贩横行,在酒馆跳探戈兼挑刀子打架的年代。如今博卡保留下了曾经的颜色,同时也继承了糟糕的安全声誉,游客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像是探险一般,抓紧时间自拍,然后匆匆溜走。转过一个街口,我猝不及防地被一个女孩一把搂住,她戴上黑色礼帽,脚步后移,躺倒在我怀里,她的女伴熟练地掏走我的手机,迅速按下快门。
“现在你会跳探戈了!100比索。”
“这么贵啊!”
“我可是艺术家!便宜你,50吧。”
博卡青年的主场——总是喊杀声震天、总是撒满碎纸屑的糖果盒球场(La Bombonera),距离Caminito只有4个街区,可惜赛季早已结束,见不到还没退役的特维斯,更见不到帕勒莫、里克尔梅、巴蒂斯图塔、贝隆以及马拉多纳这些伟大的博卡人。
已经111岁的博卡青年队,最初是由5个意大利人创建,球衣是与意大利尤文图斯队相似的沉闷的黑白间条,因为撞衫,双方决定约战一场,博卡青年落败,意大利合伙人决定,新队服以第一艘驶入当地码头的国际货轮的国旗颜色来确定,还好,来的是一艘瑞典货轮。
糖果盒球场能容纳55000名观众,西面包厢层中最大最舒服的那个,永远属于马拉多纳和他的家人,永远免费,然而这位总在疗养中的球王2015年7月以后就再没来过,他搬去了迪拜。
河床俱乐部的纪念碑球场位于城北一块新兴区域,这里也是阿根廷国家队的主场,南看台的三层是留给死忠球迷的全站位。歇赛期间,绿油油的球场干净极了,但河床的球迷并不比博卡青年的球迷斯文,比赛时,从四面看台撒下的红白飘带会让观众迷乱,找不到足球在哪儿。因为始终没能出一个球王,河床没有博卡青年那般国际化,球场导览和博物馆都是针对西语世界的参观者,没有任何英文注解,不过布展还是相当用心和现代,球队发展史从1901年开始,十年一分区,结合同时期的国际时政风云,澎湃道来,20世纪30年代,有探戈舞王卡洛斯·加德尔房间模型;40年代,有贝隆夫人艾薇塔向群众发表演讲的阳台;70年代,豪夺联赛五连冠,背景音乐是作曲大师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90年代,有网球明星萨巴蒂尼的椅子。
俱乐部的荣誉室里,展示着奥特加、克雷斯波、萨维奥拉、加拉多、艾马尔、马斯切拉诺、伊瓜因等近二十年来巨星的战靴。这些曾被寄望于成为马拉多纳接班人的天才,都出身于河床,到了国家队的表现却让阿根廷球迷失望,他们的名字也组成了一个“伤感系列”。
我在Airbnb上找了一家民宿,却始终未能与房主Julia谋面。她是一个跑得比谁都快、总想搞个大新闻的“挑事儿”女记者,弄了一条揭黑他们国家新总统马克里·毛里西奥的报道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到里约热内卢,记录奥运会前国会弹劾巴西女总统罗塞夫的历史性事件。认识一位记者的好处是,当地什么鲜活的消息和八卦都能早早知道,加之新闻从业者与文青群体总是有密切联系,凭借Julia在WhatsApp(智能手机的一款通讯应用程序)上无微不至的远程指导,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过起了像模像样的文艺生活,同时通过Julia又结识了一大堆乐手、记者、DJ、律师……城内的演出本就眼花缭乱,欧锦赛和美洲杯又同时开赛,约饭、看演出、踢球……忙得团团转。
一座混血城市的诞生
飞机向下穿过云层,阴霾的拉普拉塔河汹涌而来,贴近市区时,机舱剧烈摇晃了整整一分钟,我不禁想起阿根廷电影《荒蛮故事》那机毁人亡的开头……当飞机颤抖着降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AEP机场,我关掉耳机里抑扬顿挫的电子探戈,和其他乘客一起兴奋地鼓掌庆祝。作为一个从足球开始爱屋及乌的阿根廷迷,这座在地球上恰好与上海相对而立的城市,是我年少时最向往的地方,没有之一。不过,我也非常清楚,这个国家严重的通货膨胀、糟糕的社会环境、冷漠的国民形象,必将迅速扑灭我曾经的热情。
只充值而不售卖公共交通卡的机场,脏乱差如印度菜市场的中央客运站,半月一换、节节攀高的商场价标,一步步落实着我的悲观预期。在游客云集的雷科莱塔国家公墓,刚寻觅完贝隆夫人艾薇塔的阴宅出来,我和同伴的后背就被鸟屎袭击,“路人”纷纷出手相助,一个女孩掏出一整包纸巾,一个大爷把我们拉到旁边细心擦拭,我正感慨此城居民如此热情,转头瞥见同伴的iPhone竟已在大爷手里。我行前做过功课,知道这是当地最经典的盗抢手法,不想还是大意中招,幸亏窃贼对自己的逃逸速度不够自信,手机迅速回到我们手中。
1. 从巴罗洛宫楼顶眺望布宜诺斯艾利斯。
2. 雅典人书店的一角。
3. 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交通的生动漫画。
4. 博卡区油漆装饰的铁皮屋。
5. 玫瑰宫总统府前的哨兵。
毕竟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共交通网还算四通八达,谷歌地图大多数时候都能准确显示如何从A点到达遥远的B点。搭乘地铁A线在主城区转悠,就能遍历整个拉丁美洲——15分钟可以从里约到利马,而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和乌拉圭彼此就隔着五个街区——它们都是与地面风貌毫无联系的城中地名。抬头望去,全是与巴黎20区内相似的精美建筑,迎面而来的创意视觉作品,满耳充盈的街头音乐,甚至超过巴黎。但走路一定留心脚下,因为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总能在街角碰上手牵十来条大狗嚣张而过的专业遛狗人,导致路上狗屎的密度远超巴黎,而主人显然不打算清理。
不像其他冒险家同胞那么好命,西班牙贵族佩德罗·代·门多萨1536年来这儿安营扎寨时,没有看到传说中遍地的黄金、随手可挖的白银以及微笑迎宾后引颈待戮的土著,失望而归,分裂后的同伙顺流而上1600公里,建立了今天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1580年又折返河口,重建了被佩德罗遗弃的前哨营地。随后将近200年,这块开阔之地发展成一个恣意走私越货的“天堂”,直到1776年马德里才宣布将其收为拉普拉塔行省的首府。
借着拿破仑战争,英国想要趁机抢夺西班牙在新世界的巨大土地和利益,1806年、1807年两次进犯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出生和长大的西班牙后裔与英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把后者赶回大西洋。这两次胜利大大增强了当地人对自己军事力量的信心,1808年,拿破仑征服西班牙之后不久,布宜诺斯艾利斯率先宣布脱离遥远的母国,阿根廷独立。
似乎是不打不相识,拥有知识和技能的英国移民渐渐涌来,按照英制交通格局对这座飞速发展中的首都进行规划,地面交通直至1940年才“向右转”,导致我在最古老的地铁A线坐反了方向。
Defensa街贯穿历史城区南北,位于街口的一栋历史大宅El Zanjon de Granados,是了解布宜诺斯艾利斯混血建城史的最佳窗口。
20世纪初,阿根廷因农业出口而暴发致富,瞬间跻身全球最发达国家之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居民称自己为Portenos(港口人),跟风在全城建起大量气派的法式建筑,已经转手若干次、有了23个房间的El Zanjon de Granados也得到修葺。200年前,拉普拉塔河距离这里只有两个街口,雨季发大水时,大宅的下面两层经常被淹没,因此,改善内部排水系统成为重点工作。施工队在下层意外发现了1730年的定居点痕迹,再往下挖,历史更被拉回到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时。后来这栋大宅一度成了有钱人和贫苦新移民混居的大杂院,最终荒弃,近年被一个打算开餐厅的石油老板盘下,以纪念与妻子在街口的相遇,老板花了大价钱整修,使它成为一个颇具“时尚感”的红砖遗迹。
大宅前门贴着一位定居马德里的女士2007年的回访留言:“我曾在20世纪40年代初蜗居于此,塔楼上的老头曾空心裹一件西装就下楼取信和闲聊。这套大房子采光糟糕极了,记得隔壁有个卖非法彩票的女贩子,因为从不洗澡而一直没被抓。但是无论好坏,它是我祖国历史的一部分。以我现在的年纪,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看看,谁知道呢?”
现代阿根廷是一个由欧洲移民建设起来的国家,印第安原住民仅占人口的1.5%,人口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意大利裔,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然也少不了受到意大利文化的影响,比如改了名字的各类意面和酱汁,以及国会广场附近的巴罗洛宫(Palacio Barolo)——这个名字来源于面料大亨Luis Barolo。意大利建筑师Mario Palanti从但丁的名著《神曲》中提炼出所有可能的数字,将其一一规划在这栋建筑之中。一般的旅行指南大都会提到:楼高100米,每一米代表《神曲》的一个篇章;22层,每层代表一首曲,并按篇幅比例,从下到上对应划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大厦的向导会告诉你更多秘密,包括电梯、层高、塑像、楼层标示、最初的办公室数目和面积……都可以在《神曲》里找到数据出处。由于拿着设计图纸的Palanti在建筑落成前就病逝于意大利,人们只能通过草稿来总结这些“数字阅读”,但文献研究者认定,这些巧合绝非他们的过度想象。
惹人津津乐道的一对世仇
阿根廷人有着非常强烈的骄傲和自尊,且每每在挫败后变得更加强烈。我在南美长途旅行,无论到了巴西、智利还是哥伦比亚,一提到阿根廷,总会招来当地人类似“呵呵”的一声冷笑,偶尔加上一句评论:“反正他们自觉高人一等,如果哪天死了,一定也是因为实在骄傲到脑袋充血。”在这里,“骄傲”是“冷漠”的另一种说法。
安迪斯山区的天气或许是高冷的,大城市里的探戈或许是冷艳的,可这个国度有这么多以热情闻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难道越过赤道后就会变得冷漠吗?
为了走进当地人生活而不要太像游客,我在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发出大量沙发客的住宿请求,一个住在西北部山区的年轻人Fernando主动留言邀约,成了我的第一位房东。Fernando是意大利裔,河床俱乐部的忠实拥趸,也是一位半职业的室内足球运动员。相仿的年纪,让我们可以一道追忆“乌拉圭王子”弗朗西斯科利、“小毛驴”奥特加和丰田杯的辉煌,迅速熟络起来。
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大都有自己捍卫的球队,并以此建立起生死与共的忠诚度。城内的两支老牌劲旅——博卡青年和河床有着百年恩怨,彼此不共戴天。作为球迷,尤其是阿根廷球迷,这两大俱乐部我都去拜访了。博卡青年总是自诩为“穷人俱乐部”,因诞生过球王马拉多纳,且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博卡区(La Boca),对外国游客更具吸引力。
19世纪中叶,大批西班牙和意大利贫民涌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面、分割开其他省份的界河——Riachuelo河西岸,在鲜肉加工和仓储公司就业。此时,驰名世界的阿根廷牛肉开始大规模出口,驳船粉刷完毕离港后,没用完的大批油漆以及河里的工业废料,被居民用来涂抹自家有着褶皱的铁皮屋,这片名为博卡的区域逐渐变得五颜六色起来。在Caminito街区,“教皇大人”站在街口阳台上跟大伙儿挥手,“马拉多纳”、“艾薇塔”和“博尔赫斯”则负责在街尾的阳台欢送,当然,他们只是神貌奇异的塑像。阳光无障碍地渗透每一间铁皮屋的墙面,着装单调的游客隐没于一片片彩虹色的建筑中。
20世纪,画家Quinquela Martin最充分地表现了过去博卡的色彩,在由他的工作室改造而成的美术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不少笔触宽粗的超现实场景:喧嚣的暗色港口,色彩斑斓却破败的民宅,有着大烟囱投影的肮脏水面,挥汗如雨的劳动者。那是一个窃贼、强盗、妓女、走私贩横行,在酒馆跳探戈兼挑刀子打架的年代。如今博卡保留下了曾经的颜色,同时也继承了糟糕的安全声誉,游客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像是探险一般,抓紧时间自拍,然后匆匆溜走。转过一个街口,我猝不及防地被一个女孩一把搂住,她戴上黑色礼帽,脚步后移,躺倒在我怀里,她的女伴熟练地掏走我的手机,迅速按下快门。
“现在你会跳探戈了!100比索。”
“这么贵啊!”
“我可是艺术家!便宜你,50吧。”
博卡青年的主场——总是喊杀声震天、总是撒满碎纸屑的糖果盒球场(La Bombonera),距离Caminito只有4个街区,可惜赛季早已结束,见不到还没退役的特维斯,更见不到帕勒莫、里克尔梅、巴蒂斯图塔、贝隆以及马拉多纳这些伟大的博卡人。
已经111岁的博卡青年队,最初是由5个意大利人创建,球衣是与意大利尤文图斯队相似的沉闷的黑白间条,因为撞衫,双方决定约战一场,博卡青年落败,意大利合伙人决定,新队服以第一艘驶入当地码头的国际货轮的国旗颜色来确定,还好,来的是一艘瑞典货轮。
糖果盒球场能容纳55000名观众,西面包厢层中最大最舒服的那个,永远属于马拉多纳和他的家人,永远免费,然而这位总在疗养中的球王2015年7月以后就再没来过,他搬去了迪拜。
河床俱乐部的纪念碑球场位于城北一块新兴区域,这里也是阿根廷国家队的主场,南看台的三层是留给死忠球迷的全站位。歇赛期间,绿油油的球场干净极了,但河床的球迷并不比博卡青年的球迷斯文,比赛时,从四面看台撒下的红白飘带会让观众迷乱,找不到足球在哪儿。因为始终没能出一个球王,河床没有博卡青年那般国际化,球场导览和博物馆都是针对西语世界的参观者,没有任何英文注解,不过布展还是相当用心和现代,球队发展史从1901年开始,十年一分区,结合同时期的国际时政风云,澎湃道来,20世纪30年代,有探戈舞王卡洛斯·加德尔房间模型;40年代,有贝隆夫人艾薇塔向群众发表演讲的阳台;70年代,豪夺联赛五连冠,背景音乐是作曲大师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90年代,有网球明星萨巴蒂尼的椅子。
俱乐部的荣誉室里,展示着奥特加、克雷斯波、萨维奥拉、加拉多、艾马尔、马斯切拉诺、伊瓜因等近二十年来巨星的战靴。这些曾被寄望于成为马拉多纳接班人的天才,都出身于河床,到了国家队的表现却让阿根廷球迷失望,他们的名字也组成了一个“伤感系列”。
再穷不能穷音乐
我在Airbnb上找了一家民宿,却始终未能与房主Julia谋面。她是一个跑得比谁都快、总想搞个大新闻的“挑事儿”女记者,弄了一条揭黑他们国家新总统马克里·毛里西奥的报道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到里约热内卢,记录奥运会前国会弹劾巴西女总统罗塞夫的历史性事件。认识一位记者的好处是,当地什么鲜活的消息和八卦都能早早知道,加之新闻从业者与文青群体总是有密切联系,凭借Julia在WhatsApp(智能手机的一款通讯应用程序)上无微不至的远程指导,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过起了像模像样的文艺生活,同时通过Julia又结识了一大堆乐手、记者、DJ、律师……城内的演出本就眼花缭乱,欧锦赛和美洲杯又同时开赛,约饭、看演出、踢球……忙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