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世代相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的力量。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与此同时,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也给我国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课题。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样的契机不禁让我们思考,当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遇时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于是,针对这样的背景,笔者就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结合、新发展展开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新发展
1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中国普通民众公民意识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此外,非遗技艺也为中国扶贫助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于2019年十二月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并强调“鼓励各地积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人物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
针对这样的背景,笔者对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现状展开调研,以期探索出二者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二者更好结合,用非遗文化的形式讲好红色文化的故事,用红色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
2 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项目大都沉睡在民间或博物馆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于普通群众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便有人了解过非遗,也只是浮于表面,极少人能深入了解。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比之下,红色文化则被大众所熟知。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且极具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人自小在红色教育中长大,深受历史的浸染,这份红色文化所带来的归属感、爱国情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
可见,无论是非遗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受到当今社会广泛關注,如何使二者结合,从而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需要考虑的新思路、新途径。
3 痛点分析
3.1 非遗文化痛点
笔者对10-60岁的不同年龄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达到了736份,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77.39%的人承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一点了解”,可见,虽社会上广泛喊着“保护非遗”的口号,但真正付诸于行动去了解非遗、去传承非遗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3.2 红色文化痛点
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而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便在于这一红色。在中国这片国土之上,红色不仅仅是喜庆与吉祥的象征,红色同时代表着伟大的革命。然而,在高校中传播红色文化却遇到了不少阻力。例如教育主体单一化和行为短期化,部分教育客体参与被动化和态度功利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大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只留于表面。因此,笔者希望从时代与大学生自身出发,利用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的跨界合作,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青年,把红色故事讲好,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4 具体问题与建议方案
(1)“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目前很多的传承人都已经年过古稀,而年轻人可能由于兴趣或者说更多的是精力上的原因,可能很少愿意去学习这些项目,或者把这些项目传承下来,部分的“非遗”也出现了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
通过大专院校进行招生培养,把一些以前即将面临失传的一些工艺列入教育项目;携手社会上有关的协会(比如工艺美术协会等)对于特殊的工艺项目进行整理,将它们拍成短片,将其历史的衍变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工艺的流派留存编写成资料等进行保存,用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归档,以供后人进行研究探索;根据市有关保护非遗的相关政策,对从事非遗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优惠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加大非遗宣传的力度,利用新媒体、座谈会等形式增强人们的非遗保护及传承意识。
(2)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将非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活动大多以展览为主,此类展览给人以“走马观花式”、“完成任务式”的体验,虽然结合了红色文化,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宣传非遗与红色文化实质的效果。
这说明了目前已有的结合与发展,大多以非遗方式强制展现红色历史经典,两者的融合还较为生硬、不够成熟。同时,宣传方式也缺乏新媒体的力量。
在展馆出口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活动,邀请与观众进行互动,让人们亲自动手参与体验。或者展馆中可专门设置体验区,请手艺人们手把手进行指导、讲解等,使观众们对非遗有着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真正起到宣传非遗的良好效果。 利用新媒体文化“打卡”、“拔草”的盛行,也将两类文化相关场馆地点制定打卡手册,运用于整个学生阶段,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app加大活动宣传普及力度,类似于之前有过的“中小学生护照手册”,激发现代人主动了解的积极性。同时,将“打卡”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学习,而非以单纯的打卡为目的。
加大对非遗和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宣传力度,如与潮流美术馆进行合作,在展览中增加沉浸式与体验式环节,通过两微一抖进行宣传。现代人更爱沉浸式体验。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的人们,对沉浸式、体验式活动接受度都比较高。与传统展览相比,沉浸式展览能够更好地传播精神、烘托主题,通过设置互动体验环节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体验感,使其对展览内容及主题产生共鸣。
(3)目前大部分地区已有的宣传方向侧重于旅游路线与传承口号。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其实,部分本地人对当地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了解甚少,可见当地文化宣传的受众人群方向偏离。
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从本地人开始,当地政府的文化宣传应以本地人为主要受众人群。比如通过少年宫开设相关课程,邀请手艺人讲解该文化相关来源与学习方式。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优秀的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非遗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潮流,想要保留与传承旧时代文明,就必须结合当下,从实际出发,引起当下人民对于文化的共情,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越是活态传承,越有生命力,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不能局限在博物馆里,脱离百姓生活,而是要依托市场,让它服务现代生活,让社会共享,这样才能让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最大程度地被保护,从而发展。文化的保护从来都不是刻板的保护,而是要让古老的人类多元文化自然而然留存于现代生活,愿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关注,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新结合、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江.“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11).
[2]范丽景.“三位一体、新时代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J].智库时代,2020(14).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非遗密码——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新结合、新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本项目受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104711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外国语学院 叶宏颖 高永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新发展
1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中国普通民众公民意识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此外,非遗技艺也为中国扶贫助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于2019年十二月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并强调“鼓励各地积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人物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
针对这样的背景,笔者对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现状展开调研,以期探索出二者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二者更好结合,用非遗文化的形式讲好红色文化的故事,用红色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
2 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项目大都沉睡在民间或博物馆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于普通群众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便有人了解过非遗,也只是浮于表面,极少人能深入了解。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比之下,红色文化则被大众所熟知。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且极具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人自小在红色教育中长大,深受历史的浸染,这份红色文化所带来的归属感、爱国情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
可见,无论是非遗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受到当今社会广泛關注,如何使二者结合,从而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需要考虑的新思路、新途径。
3 痛点分析
3.1 非遗文化痛点
笔者对10-60岁的不同年龄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达到了736份,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77.39%的人承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一点了解”,可见,虽社会上广泛喊着“保护非遗”的口号,但真正付诸于行动去了解非遗、去传承非遗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3.2 红色文化痛点
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而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便在于这一红色。在中国这片国土之上,红色不仅仅是喜庆与吉祥的象征,红色同时代表着伟大的革命。然而,在高校中传播红色文化却遇到了不少阻力。例如教育主体单一化和行为短期化,部分教育客体参与被动化和态度功利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大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只留于表面。因此,笔者希望从时代与大学生自身出发,利用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的跨界合作,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青年,把红色故事讲好,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4 具体问题与建议方案
(1)“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目前很多的传承人都已经年过古稀,而年轻人可能由于兴趣或者说更多的是精力上的原因,可能很少愿意去学习这些项目,或者把这些项目传承下来,部分的“非遗”也出现了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
通过大专院校进行招生培养,把一些以前即将面临失传的一些工艺列入教育项目;携手社会上有关的协会(比如工艺美术协会等)对于特殊的工艺项目进行整理,将它们拍成短片,将其历史的衍变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工艺的流派留存编写成资料等进行保存,用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归档,以供后人进行研究探索;根据市有关保护非遗的相关政策,对从事非遗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优惠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加大非遗宣传的力度,利用新媒体、座谈会等形式增强人们的非遗保护及传承意识。
(2)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将非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活动大多以展览为主,此类展览给人以“走马观花式”、“完成任务式”的体验,虽然结合了红色文化,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宣传非遗与红色文化实质的效果。
这说明了目前已有的结合与发展,大多以非遗方式强制展现红色历史经典,两者的融合还较为生硬、不够成熟。同时,宣传方式也缺乏新媒体的力量。
在展馆出口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活动,邀请与观众进行互动,让人们亲自动手参与体验。或者展馆中可专门设置体验区,请手艺人们手把手进行指导、讲解等,使观众们对非遗有着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真正起到宣传非遗的良好效果。 利用新媒体文化“打卡”、“拔草”的盛行,也将两类文化相关场馆地点制定打卡手册,运用于整个学生阶段,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app加大活动宣传普及力度,类似于之前有过的“中小学生护照手册”,激发现代人主动了解的积极性。同时,将“打卡”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学习,而非以单纯的打卡为目的。
加大对非遗和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宣传力度,如与潮流美术馆进行合作,在展览中增加沉浸式与体验式环节,通过两微一抖进行宣传。现代人更爱沉浸式体验。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的人们,对沉浸式、体验式活动接受度都比较高。与传统展览相比,沉浸式展览能够更好地传播精神、烘托主题,通过设置互动体验环节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体验感,使其对展览内容及主题产生共鸣。
(3)目前大部分地区已有的宣传方向侧重于旅游路线与传承口号。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其实,部分本地人对当地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了解甚少,可见当地文化宣传的受众人群方向偏离。
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从本地人开始,当地政府的文化宣传应以本地人为主要受众人群。比如通过少年宫开设相关课程,邀请手艺人讲解该文化相关来源与学习方式。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优秀的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非遗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潮流,想要保留与传承旧时代文明,就必须结合当下,从实际出发,引起当下人民对于文化的共情,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越是活态传承,越有生命力,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不能局限在博物馆里,脱离百姓生活,而是要依托市场,让它服务现代生活,让社会共享,这样才能让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最大程度地被保护,从而发展。文化的保护从来都不是刻板的保护,而是要让古老的人类多元文化自然而然留存于现代生活,愿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关注,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新结合、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江.“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11).
[2]范丽景.“三位一体、新时代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J].智库时代,2020(14).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非遗密码——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新结合、新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本项目受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104711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外国语学院 叶宏颖 高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