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新结合、新发展的模式探索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世代相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的力量。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与此同时,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也给我国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课题。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样的契机不禁让我们思考,当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遇时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于是,针对这样的背景,笔者就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结合、新发展展开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新发展
  1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中国普通民众公民意识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此外,非遗技艺也为中国扶贫助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于2019年十二月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并强调“鼓励各地积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人物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
  针对这样的背景,笔者对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现状展开调研,以期探索出二者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二者更好结合,用非遗文化的形式讲好红色文化的故事,用红色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
  2 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项目大都沉睡在民间或博物馆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于普通群众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便有人了解过非遗,也只是浮于表面,极少人能深入了解。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比之下,红色文化则被大众所熟知。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且极具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人自小在红色教育中长大,深受历史的浸染,这份红色文化所带来的归属感、爱国情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
  可见,无论是非遗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受到当今社会广泛關注,如何使二者结合,从而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需要考虑的新思路、新途径。
  3 痛点分析
  3.1 非遗文化痛点
  笔者对10-60岁的不同年龄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达到了736份,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77.39%的人承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一点了解”,可见,虽社会上广泛喊着“保护非遗”的口号,但真正付诸于行动去了解非遗、去传承非遗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对那些有主动深入了解非遗意愿的人而言,当今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平台,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并学习非遗,这无疑是非遗发展与弘扬道路上的绊脚石。
  3.2 红色文化痛点
  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而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便在于这一红色。在中国这片国土之上,红色不仅仅是喜庆与吉祥的象征,红色同时代表着伟大的革命。然而,在高校中传播红色文化却遇到了不少阻力。例如教育主体单一化和行为短期化,部分教育客体参与被动化和态度功利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大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只留于表面。因此,笔者希望从时代与大学生自身出发,利用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的跨界合作,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青年,把红色故事讲好,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4 具体问题与建议方案
  (1)“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目前很多的传承人都已经年过古稀,而年轻人可能由于兴趣或者说更多的是精力上的原因,可能很少愿意去学习这些项目,或者把这些项目传承下来,部分的“非遗”也出现了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
  通过大专院校进行招生培养,把一些以前即将面临失传的一些工艺列入教育项目;携手社会上有关的协会(比如工艺美术协会等)对于特殊的工艺项目进行整理,将它们拍成短片,将其历史的衍变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工艺的流派留存编写成资料等进行保存,用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归档,以供后人进行研究探索;根据市有关保护非遗的相关政策,对从事非遗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优惠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加大非遗宣传的力度,利用新媒体、座谈会等形式增强人们的非遗保护及传承意识。
  (2)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将非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活动大多以展览为主,此类展览给人以“走马观花式”、“完成任务式”的体验,虽然结合了红色文化,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宣传非遗与红色文化实质的效果。
  这说明了目前已有的结合与发展,大多以非遗方式强制展现红色历史经典,两者的融合还较为生硬、不够成熟。同时,宣传方式也缺乏新媒体的力量。
  在展馆出口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活动,邀请与观众进行互动,让人们亲自动手参与体验。或者展馆中可专门设置体验区,请手艺人们手把手进行指导、讲解等,使观众们对非遗有着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真正起到宣传非遗的良好效果。   利用新媒体文化“打卡”、“拔草”的盛行,也将两类文化相关场馆地点制定打卡手册,运用于整个学生阶段,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app加大活动宣传普及力度,类似于之前有过的“中小学生护照手册”,激发现代人主动了解的积极性。同时,将“打卡”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学习,而非以单纯的打卡为目的。
  加大对非遗和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宣传力度,如与潮流美术馆进行合作,在展览中增加沉浸式与体验式环节,通过两微一抖进行宣传。现代人更爱沉浸式体验。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的人们,对沉浸式、体验式活动接受度都比较高。与传统展览相比,沉浸式展览能够更好地传播精神、烘托主题,通过设置互动体验环节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体验感,使其对展览内容及主题产生共鸣。
  (3)目前大部分地区已有的宣传方向侧重于旅游路线与传承口号。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其实,部分本地人对当地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了解甚少,可见当地文化宣传的受众人群方向偏离。
  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从本地人开始,当地政府的文化宣传应以本地人为主要受众人群。比如通过少年宫开设相关课程,邀请手艺人讲解该文化相关来源与学习方式。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优秀的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非遗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潮流,想要保留与传承旧时代文明,就必须结合当下,从实际出发,引起当下人民对于文化的共情,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越是活态传承,越有生命力,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不能局限在博物馆里,脱离百姓生活,而是要依托市场,让它服务现代生活,让社会共享,这样才能让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最大程度地被保护,从而发展。文化的保护从来都不是刻板的保护,而是要让古老的人类多元文化自然而然留存于现代生活,愿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关注,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新结合、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江.“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11).
  [2]范丽景.“三位一体、新时代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J].智库时代,2020(14).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非遗密码——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新结合、新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本项目受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104711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外国语学院 叶宏颖 高永祥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创新中国,科技强国。科技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核心,培养一支年轻化、高素养、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队伍的打造要从早从小抓起,从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教育,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导的青少年科普师资与辅导员队伍,切实发挥其实效性,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库建设的重要
期刊
摘要:在现在社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学校开展的课程,也是以在改革,特别是小学教学,综合实践课程已经全面开启,更是现如今市面上广泛流传的方法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仅是在学习,还在日常生活中都占有极大的重要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找到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前言:在现如今的这个社
期刊
摘要:幼儿园园长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责任。作为幼儿园的主要责任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园长的决定与行动更是关乎整个幼儿园的命运。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需要管理者从各个方面入手,不断调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幼儿园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工作;如何管理  引言  幼儿园作为孩子接触社会、适应多人生活的起点,对孩子有着非常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探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当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寻找课堂优化的策略,期望以此为理论参考推动教学结构更好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多媒体;应用策略  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凡事
期刊
【摘要】如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发密切,全程化进程加快。英语是各个国家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满足国际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尤其要从人类的小学阶段抓起,从小为学生们打下一个良好的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创新传统的英语会话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国际交流;小学;英语  【正文】现在许许多多的国家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使用英语完成国家间的贸易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刚刚起步,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也对社会生活有了一些认识。现阶段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如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打造幸福德育是小学高年级段教师必须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对即将迈入中学生活、进入到新的学习和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让学生更顺利地适应新的身份,明确自身
期刊
摘要:新课改环境之下,要求教育领域工作者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组织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这一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领悟科学学习方法,寻找问题解决途径,需要教师对于探究活动合理组织,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引言: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决定学生学习成效。在探究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形成观察意识,探究知识的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年代跨度大,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丰富多彩,是让学生们了解过去的重要课程,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推动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然而现在的很多中学历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提不起太大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呢?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敢于接受和
期刊
摘要: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更富有感情。从高中教育阶段开设音乐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使其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国的重要部分,更应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进行深化。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探讨,希望克鲁伊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期刊
若我是一座孤岛,你们岂不是那咸水;若我是一叠浮云,你们则是将浮云满抱在怀的天空;若我是一星花蕊,你们好似伫立在旁的花辩。  我曾迷茫过,而又对你们的劝告置若罔聞,但每次当妈妈偷偷吸泣时,后悔的又还是我自己。可每次当心里的愧疚感消失后,我又一次次地故罪重犯。我是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无赖的?连我自己都不知晓。  明明以前我们那么依恋对方,只要你久出未归,我都可以嚎上一整天,而如今,即使你们彻夜未归,我都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