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草根”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的两张魏宗万照片,均摄于1992年。小照片为祖忠人抢拍的作品,当年文联组织文艺家参观冼星海故居,在故居前,魏宗万与男高音歌唱家张世明对唱“王老三,我问你……”,诙谐幽默,别具一格,引得一片喝彩,边上有于飞、程之、书法家张森等。不过此张照片,魏宗万不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那张崔益军拍摄的大照片,是老崔专程上门为老魏所摄。老崔钟爱老魏,是缘于当年看魏宗万表演的哑剧小品《单间浴室》,没有音乐,没有语言,但老魏很快入戏,尽情享受,那是演员的一种真功夫。怀着对老魏的热爱,老崔慕名前去“魏府”采访。1992年5月的一天,他找到了黄浦区与当时南市区交界的地方——魏宗万老师的家,当他看到那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七十二家房客”式的旧式老房子时,老崔不免心下唏嘘。他记得老魏从三楼的晒台上探出脑袋打了声招呼“来啦”,然后从一把小扶梯上爬下来,把他引进一间很小的“客厅”。老魏说他住在这“下只角”已经二十多年,买煤饼、倒马桶司空见惯,男人混澡堂的顺序他闭上眼都能倒背出来,他还说,他演大人物不敢说,演小人物太容易了,那不就是演自己吗?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银屏上见到魏宗万先生的时候,一度对以下观点深信不疑:这位一定是赵传落在大陆的族亲兄弟。1991年,魏宗万在一部电视剧中饰演一名心灵倍儿美的伞匠,为收养弃婴搅黄了自己的婚事——现实生活中长得像魏老师这样的,要成婚可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电视剧的名称,就来自老魏那个台湾兄弟的成名曲《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让我们回到20年前。老照片中的老魏,正在一间水汽氤氲的澡堂中享受世俗的乐趣。按照老崔的回忆,地点应该就是当年老魏家近旁南市黄浦交界处的某间大众浴室。这是一间如今仅在70后以前的上海人记忆中留存的最标准最草根的浴室。从发虚的背景中隐隐可以看到,画面右侧,浴客的衣物被高高挂起——没错,那时的浴室没有存放衣物的箱子、锁和钥匙。除非时迁再世,没人能掳走众目睽睽悬在高空的一缕布条。
  老魏显然是刚刚“水包皮”出来,脑门锃亮,浑身透着一种无言的舒泰,一块横条纹大浴巾斜搭在肩上;左手一只抡起来绝对敲得昏人的摩托罗拉砖头手机顺理成章地成为整幅照片的焦点——1992年的时候,差不多要花人民币3万元才能拥有这样一部“大哥大”。20年后的今天,如果老魏的这部手机保存完好成色簇新,同样能卖出3万元的价格——当年,它是时尚,今天……是文物。
  如果没有这部弹眼落睛的“大哥大”,当年已是影视明星的老魏,无疑将在这间大众浴室中“泯然众人矣”。他有着低调得不能再低调(再低调就太突出了)的相貌,和寻常年过五旬泡澡堂的上海爷叔一样,肌肉松弛,肚腩微凸。他们和搓背师傅用苏北话调笑,随后靠在放平的沙发上,在雪白的热毛巾凌空飞舞的休息厅中微微睡去。
  20年过去了,南市区没了。老魏门口的大众浴室没了。老魏的老宅子肯定也没了。
  老魏依然在。拍摄这张照片的当年,他在张建亚导演的《三毛从军记》中扮演一个滑稽的国军老兵,并因此荣膺金鸡奖最佳男配角;2007年参演陈可辛的《投名状》,近年还在《辛亥革命》中饰演奕劻。
  不过,像老魏这样的“草根明星”,恐怕再也没了。我说的“草根明星”不是选秀冠军,或者王宝强这样的——小王一朝跳龙门,就再也无法草根了。我的意思是说,像魏宗万这样成名多年还依然生活在草根环境中的明星,从此绝迹。
  20年前,正是上海经济大转型的时刻。一切都在起步中,我们的人民艺术家们、明星们,尚未体味到市场经济即将带来的收益与名气相称的“不一样的生活”。那时,他们或许仅仅是一名被更多人认识的舞台、银屏、银幕上的公众人物,他们演小人物,就是在毫不费力地演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
  写到这里,我又瞥了一眼照片,发现老魏拿“大哥大”的样子似乎有点“装”。或许,那正是一种真实的状态?
其他文献
朱逢博在数十年的歌唱艺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经她演唱的曲目超过800首,出版过近30盒独唱专集、卡带、唱片。她连续在全国各大都市及香港、新加坡举行独唱音乐会,多次出访朝鲜、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被誉为“中国夜莺”。而由女高音朱逢博演唱的《白毛女》,更是一代人心头无法忘怀的曲目。  摄影者老崔就是那“一代人”,所以他想见一见朱逢博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他逮着一瞥朱逢博风
期刊
汤唯只是损财还真是善莫大焉。很多人以为女神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她必须得到全民严丝密合的保护,才能安全。汤唯是被保护好了,慢慢地却失去了抗氧能力。  汤唯被骗去21万元人民币,就因为接了一个诈骗电话,然后通过网银转给对方钱财。这件事被曝光后,被媒体奔走报道,就成为文艺女神汤唯为数不多“接地气”的经典掌故之一。上一次是她的经纪团队将采访稿件中的“红烧肉”改成“香菇白菜”,被编辑在微博上吐槽。  现在有新
期刊
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青年报著文说,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义愤填膺”地
期刊
采编/海 风  文艺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是具体到文艺与城市之间谁影响了谁,谁改变了谁,这又是一个可深入探讨的话题。日前,在“2012文景艺文季”系列活动中,台湾作家张大春、唐诺,上海作家王安忆,香港电影导演许鞍华,当代艺术评论家和策划人费大为,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电影导演张元等,就“文艺,能否改变一座城”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各个城市、各个文艺领域的他们,与城市之间有
期刊
采编/梁 爽  从今年第三期开始,《收获》杂志与作者签订协议:提高作者稿酬,谢绝转载。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期刊在保护原创与欢迎转载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争议。  《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说,“原创杂志说我们侵权那是‘自作多情’,说我们挤占了原创杂志的生存空间,那是个‘伪命题’”。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作者手上,“我们只要和作者打招呼并支付稿酬就已经尽了义务了,而且我们转载文章也和原创杂志有
期刊
2013年12月27日,圣诞刚过,元旦未至。古都南京的节庆气氛刚刚从人工降雪的热烈圣诞松懈下来,而元旦的张灯结彩还在酝酿,又因为天气阴冷,总统府旁那两排本来让城市引以为傲的高大梧桐在寒风里却越发光秃秃地显出萧瑟来。然而临近总统府的南京人民大会堂却在这一派冷灰色调中挑出了一抹亮色,配合着主楼正面三条古风盎然的红色雕花长窗,只在前檐上简单拉出一条红色横幅,上面端端正正的“2014江苏新年音乐会”几个大
期刊
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提琴是贺老在延安鲁艺时随身相伴的,但极少在人前演奏,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是第一次听他拉这把小提琴。所以,“贺绿汀拉鲁艺小提琴”的照片,可以说是独此一家。要不是摄者祖忠人缠住贺老翻出那把小提琴,就连贺老的子女都无缘得见这一幕。这张照片中,右一为大女儿,右二小女儿,身后是小女儿的女儿,即贺绿汀的外孙女。  我和贺老在一个城市很多年,却从未谋面。我成年后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时
期刊
采编/胡凌虹  影像与文学,一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早期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苏童《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最近大银幕热映的改编自麦家《暗算》的《听风者》,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白鹿原》,以及即将公映的改编自大卫·米切尔同名小说的《云图》,几十年来,不少影视都搭了文学的顺风车。然而,在影像式“阅读”全面花开的趋势下,文学界也不无忧虑:影视的盛行是否使得文学的前途更岌岌
期刊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
期刊
上海是名副其实的“魔术重镇”,并以“海派魔术”闻名国内外。海派魔术诞生于中国近代的上海,后因影响力大,又扩展到长三角一带及更远的地方。海派魔术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魔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把中国的魔术带进了现代艺术的舞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开创了魔术的新纪元。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广东魔术的迅猛发展,浙江、安徽省的快速赶超,海派魔术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近日,上海杂协和文学院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