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培养人逻辑思维的最好素材,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思维能力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能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这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会确定地、无矛盾地、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并且思维能力又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人要发展,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下面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高效启动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的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的情境为目的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变传授数学结论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使学生处于高效的积极思维之中。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抽象于直观。学生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直观印象积累,才能顺利的、有效的、长久的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其原型,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各种商品的价格。如25.20元、9.48元、20.08元、3.90元、78.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25.20元、9.48元、20.08元、3.90元、78.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变?(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通过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地去学习,合作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孙悟空捧着一个大西瓜说,八戒和沙师弟二人,一人吃这个西瓜的三分之一,一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就摸着自己的大肚皮说,我肚子大,要吃西瓜的四分之一。这时教师对着学生问:“同学们,八戒吃了西瓜的四分之一就比沙师弟多吗?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深刻。探究是很有意义的,学生的成功感也是难以言表的。
3.从学生求知的愿望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有惯性,学习亦有惯性。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用新的问题去启迪,有利于构建数学的知识结构,增强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有效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用一些着色的水给同学们演示了“体积=底面积×高”这一体积公式。之后引导同学们交流,在演示过程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同学们的答案很多:他们有的说颜色变化了,有的说高度变化了,有的说仪器的形状没有变,还有的说仪器的底面积没有变……对学生们的答案都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量中和体积有关系的量是什么?使他们认识到上面的量中,只有仪器的底面积和高与体积有关。从而总结出: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变大,体积也随着变大,高度变小,体积也随着变小,而且,它们变化的比值等于底面积。所以,在底面积一定时,高度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开拓学习思路和视野。
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三、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另外还要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常用的数学公式要做到应用自如。
四、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也是指具有超脱常规处理方法的约束力,重新安排已学会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精选习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与否和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联。为此,教学中必须适时合理并且经常性地设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适当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被人们重视。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正面培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仅抓住这一方面,还不符合学生思维批判能力全面发展的规律。因此,就必须注意从反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适时的设计陷阱式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这正是“暴露式”教学和“碰壁式”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当某一数学知识教学完后,教师故意布设陷阱或认认真真地出错,就可以创设下列情景:(1)使学生口欲言而心不能,心欲求而不得;(2)诱使学生“上当”、“中计”,从而使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上当”、“中计”后幡然醒悟。这种“醒悟“境界,常常是正面培养无法达到的。在“醒悟”中,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考问题就越来越深刻,思维的批判能力也就随之而生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让学生一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思维能力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能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这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会确定地、无矛盾地、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并且思维能力又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人要发展,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下面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高效启动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的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的情境为目的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变传授数学结论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使学生处于高效的积极思维之中。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抽象于直观。学生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直观印象积累,才能顺利的、有效的、长久的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其原型,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各种商品的价格。如25.20元、9.48元、20.08元、3.90元、78.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25.20元、9.48元、20.08元、3.90元、78.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变?(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通过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地去学习,合作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孙悟空捧着一个大西瓜说,八戒和沙师弟二人,一人吃这个西瓜的三分之一,一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就摸着自己的大肚皮说,我肚子大,要吃西瓜的四分之一。这时教师对着学生问:“同学们,八戒吃了西瓜的四分之一就比沙师弟多吗?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深刻。探究是很有意义的,学生的成功感也是难以言表的。
3.从学生求知的愿望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有惯性,学习亦有惯性。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用新的问题去启迪,有利于构建数学的知识结构,增强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有效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用一些着色的水给同学们演示了“体积=底面积×高”这一体积公式。之后引导同学们交流,在演示过程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同学们的答案很多:他们有的说颜色变化了,有的说高度变化了,有的说仪器的形状没有变,还有的说仪器的底面积没有变……对学生们的答案都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量中和体积有关系的量是什么?使他们认识到上面的量中,只有仪器的底面积和高与体积有关。从而总结出: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变大,体积也随着变大,高度变小,体积也随着变小,而且,它们变化的比值等于底面积。所以,在底面积一定时,高度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开拓学习思路和视野。
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三、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另外还要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常用的数学公式要做到应用自如。
四、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也是指具有超脱常规处理方法的约束力,重新安排已学会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精选习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与否和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联。为此,教学中必须适时合理并且经常性地设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适当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被人们重视。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正面培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仅抓住这一方面,还不符合学生思维批判能力全面发展的规律。因此,就必须注意从反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适时的设计陷阱式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这正是“暴露式”教学和“碰壁式”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当某一数学知识教学完后,教师故意布设陷阱或认认真真地出错,就可以创设下列情景:(1)使学生口欲言而心不能,心欲求而不得;(2)诱使学生“上当”、“中计”,从而使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上当”、“中计”后幡然醒悟。这种“醒悟“境界,常常是正面培养无法达到的。在“醒悟”中,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考问题就越来越深刻,思维的批判能力也就随之而生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让学生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