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实行和推广,处理好高校委托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成为较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教育学和学校实践中,高校之间实行托管尚不多见,而在非政府主导下的民办高校之间,较多的开展委托管理办学模式,因此从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中管理方的角度出发,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管理方;受援方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006-02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开展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办学形式,提高办学水平”。2014年2月26日,在新一届中央政府首次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一定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1]
委托管理在教育界尚属一种新概念。托管意味着管理权或经营权的转移,是经济领域和企业概念向教育领域和学校迁移渗透的产物,在教育学和学校实践中,高校之间实行托管尚不多见,而在非政府主导下的民办高校之间,较多的开展委托管理办学模式。由于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实行高校委托管理的办学模式,政府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而且目前尚无制定专门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的任何法规性文件,尽管政府一再表示要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但在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匮乏
生源问题是民办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生源何谈委托管理模式的运行,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数量的总体减少,加上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认同感较低,近几年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匮乏问题成为其办学的主要问题。[2]而且不论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上看,民办高职院校在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均处于劣势,公办院校凭借政府投资办学的优势,对生源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加之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来源单一,学生缴纳的学费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收费往往比公办院校要高,学生和家长不太会选择这类院校,招生数勉强能完成民办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但报到率偏低,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高等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而且目前尚无制定专门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的任何法规性文件,尽管政府一再表示要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但在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政府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政府与民办高职院校之间信息不充分,对于重点问题缺乏有效沟通,使得社会对他产生不认可和不信任,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做什么都是从营利的角度出发,误解其身份和初衷,这种偏见和不信任影响了委托管理模式在社会舆论这个大环境的良好运行。
(三)品牌效应的树立存在障碍
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把品牌开发视为学校的生命,制定与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效应”,采取综合的配套措施,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日益成为学校重视的方面,然而在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之前,管理方和受援方都已经树立了各自的品牌效应,管理方更优质的品牌在植入受援学校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本体与受体不适的症状,具体表现在学校日益形成的组织文化的不同,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已经接受了共同的价值观,突然要改变既定的目标方向,即使这种改变是正确的、创新的、发展的,优秀品牌效应的树立仍然是存在障碍的。
(四)托管双方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差异
托管双方具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薄弱学校不被社会、学生、学校重视,其教师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的认同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知识认同感,那么当这两个主体产生低成就感和失落感时,托管双方的文化认同感差距就产生了。在委托管理的过程中,托管双方对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无法达成共同的认识与评价,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认同感往往与缺乏批判和判断能力相关联,也就是说托管双方在委托管理之前已经对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方面产生了各自的认同感,虽然不严格意义的说这两种认同感都是缺乏客观判断能力的,但是即使这种判断是客观的,相信学校有优点和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完全是两码事,委托管理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托管双方如何统一标准或方式对学校产生相同的文化认同感。[3]
二、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融入管理方先进的办学理念
由于委托管理的托管双方多数是民办院校或公办院校托管民办院校,其受援方多数是较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在委托管理之前,这类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基本跟不上我们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步伐,甚至无法通过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此时融入管理方新的教育办学理念等于给这些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一根救命稻草。管理方主要抓质量,以质量创声誉,以声誉图发展,逐渐改善受援学校没有内部质量,又缺乏良好的外部声誉的办学窘境,使受援学校在思想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保持敏感、敏锐,在操作上有更多可实施的新选择。
(二)推动和试行高校委托管理模式的政策和制度
委托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国家要进一步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优惠,只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变宽了,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推行委托管理模式才更容易成功。对职业教育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实施托管,是突破当前职业教育窘境、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政府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高校委托管理模式发展的政策,并积极地推动和试行这种政策,充分地利用社会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实现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依托管理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实现学校制度的建立,从一个一个小的制度做起,逐渐弱化既定的品牌影响,强化管理方优质的品牌影响,通过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对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质量、专业等各个教育要素的新认识。尤其重要的是突出管理方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办学主体可以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独特的稳定的品质,这种新价值的媒介更能拉近管理方和受援方的价值差异,有利于管理方品牌效应的树立和受援学校完整管理制度的建立。
(四)管理方要向受援学校输入一个创新务实的团队
委托管理过程中,管理方要想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既要有先进的理念,又要有优秀的品牌效应,最重要的是要向受援学校输入一个创新务实的优秀团队,这团队要有足够的师资实力和足够的管理能力,通过团队的输入,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品牌效益输入受援学校,实现文化的输入和融合,改善受援学校没有内在质量,又缺乏外部声誉的办学窘境。
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能否成功,主要是看管理方是否有先进的理念,是否有优秀的品牌效应,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实力输出合格的管理团队以及托管双方是否有文化的认同,只有这四个方面都满足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才能有章可循,才能越发展越顺畅,才能更好地改善薄弱学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曹勇安.从春天里出发:三次托管教育的心路历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3):2-3.
[2]胡天佑.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困境及求解[J].高教探索,2014(3):138-139.
[3]张建.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动因、价值与深化策略: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20):15-18.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管理方;受援方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006-02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开展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办学形式,提高办学水平”。2014年2月26日,在新一届中央政府首次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一定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1]
委托管理在教育界尚属一种新概念。托管意味着管理权或经营权的转移,是经济领域和企业概念向教育领域和学校迁移渗透的产物,在教育学和学校实践中,高校之间实行托管尚不多见,而在非政府主导下的民办高校之间,较多的开展委托管理办学模式。由于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实行高校委托管理的办学模式,政府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而且目前尚无制定专门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的任何法规性文件,尽管政府一再表示要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但在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匮乏
生源问题是民办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生源何谈委托管理模式的运行,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数量的总体减少,加上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认同感较低,近几年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匮乏问题成为其办学的主要问题。[2]而且不论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上看,民办高职院校在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均处于劣势,公办院校凭借政府投资办学的优势,对生源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加之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来源单一,学生缴纳的学费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收费往往比公办院校要高,学生和家长不太会选择这类院校,招生数勉强能完成民办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但报到率偏低,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高等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而且目前尚无制定专门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的任何法规性文件,尽管政府一再表示要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但在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政府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政府与民办高职院校之间信息不充分,对于重点问题缺乏有效沟通,使得社会对他产生不认可和不信任,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做什么都是从营利的角度出发,误解其身份和初衷,这种偏见和不信任影响了委托管理模式在社会舆论这个大环境的良好运行。
(三)品牌效应的树立存在障碍
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把品牌开发视为学校的生命,制定与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效应”,采取综合的配套措施,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日益成为学校重视的方面,然而在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之前,管理方和受援方都已经树立了各自的品牌效应,管理方更优质的品牌在植入受援学校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本体与受体不适的症状,具体表现在学校日益形成的组织文化的不同,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已经接受了共同的价值观,突然要改变既定的目标方向,即使这种改变是正确的、创新的、发展的,优秀品牌效应的树立仍然是存在障碍的。
(四)托管双方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差异
托管双方具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薄弱学校不被社会、学生、学校重视,其教师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的认同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知识认同感,那么当这两个主体产生低成就感和失落感时,托管双方的文化认同感差距就产生了。在委托管理的过程中,托管双方对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无法达成共同的认识与评价,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认同感往往与缺乏批判和判断能力相关联,也就是说托管双方在委托管理之前已经对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方面产生了各自的认同感,虽然不严格意义的说这两种认同感都是缺乏客观判断能力的,但是即使这种判断是客观的,相信学校有优点和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完全是两码事,委托管理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托管双方如何统一标准或方式对学校产生相同的文化认同感。[3]
二、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融入管理方先进的办学理念
由于委托管理的托管双方多数是民办院校或公办院校托管民办院校,其受援方多数是较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在委托管理之前,这类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基本跟不上我们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步伐,甚至无法通过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此时融入管理方新的教育办学理念等于给这些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一根救命稻草。管理方主要抓质量,以质量创声誉,以声誉图发展,逐渐改善受援学校没有内部质量,又缺乏良好的外部声誉的办学窘境,使受援学校在思想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保持敏感、敏锐,在操作上有更多可实施的新选择。
(二)推动和试行高校委托管理模式的政策和制度
委托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国家要进一步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优惠,只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变宽了,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推行委托管理模式才更容易成功。对职业教育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实施托管,是突破当前职业教育窘境、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政府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高校委托管理模式发展的政策,并积极地推动和试行这种政策,充分地利用社会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实现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依托管理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实现学校制度的建立,从一个一个小的制度做起,逐渐弱化既定的品牌影响,强化管理方优质的品牌影响,通过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对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质量、专业等各个教育要素的新认识。尤其重要的是突出管理方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办学主体可以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独特的稳定的品质,这种新价值的媒介更能拉近管理方和受援方的价值差异,有利于管理方品牌效应的树立和受援学校完整管理制度的建立。
(四)管理方要向受援学校输入一个创新务实的团队
委托管理过程中,管理方要想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既要有先进的理念,又要有优秀的品牌效应,最重要的是要向受援学校输入一个创新务实的优秀团队,这团队要有足够的师资实力和足够的管理能力,通过团队的输入,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品牌效益输入受援学校,实现文化的输入和融合,改善受援学校没有内在质量,又缺乏外部声誉的办学窘境。
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能否成功,主要是看管理方是否有先进的理念,是否有优秀的品牌效应,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实力输出合格的管理团队以及托管双方是否有文化的认同,只有这四个方面都满足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模式才能有章可循,才能越发展越顺畅,才能更好地改善薄弱学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曹勇安.从春天里出发:三次托管教育的心路历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3):2-3.
[2]胡天佑.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困境及求解[J].高教探索,2014(3):138-139.
[3]张建.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动因、价值与深化策略: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