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语文识字教学的又一片绿洲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也要走开放识字之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识字活动。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因此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自己去发现汉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构建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大语文识字教学体系。
  关键词:生活识字教学快乐识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的舞台。因此,识字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开发识字资源,把单一的课堂教学与五彩斑斓的生活紧密相连,让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去发现汉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快乐识字的愿望,还能使我们的识字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此,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体系。
  
  一、开放课堂教学,创建学生识字的途径
  
  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我们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利用学生日渐成熟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这是增加识字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1、在新环境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一年级学生在学完拼音后,我就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写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来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工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如我在教生字“佳”时,一学生说:“我的名字里有这个“佳”字;另一学生说:这是“舒肤佳”的“佳”,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个“佳”的。我在教“蚂蚁”一词时,一学生说:妈妈前天给我买了一件“小蚂蚁”牌子的衣服,我在吊牌上认识了“蚂蚁”这两个字。这样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不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知识,而且在更大的空间中学词、识字,为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认识课程表。课程表中每天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必须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认识汉字,读课程表也是一个障碍。从认名字比赛后,我就组织学生读课程表比赛,看谁先会读课程表。一张课程表汉字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字,大多数学生一二天下来,就基本会读了。
  (3)认识校园。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校园环境比较陌生和好奇,这时我就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置身于美丽的校园中,看着如茵的绿草、参天的大树、婀娜的花卉……着实让学生兴奋。四周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警示名言,一幅幅图文辉映的宣传画,一块块引人注目的物名标牌,更是识字教学极为宝贵的资源。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林阴下,一边带他们认识标牌上的植物名称,一边指导他们认读护绿标语,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校园、亲近学校,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许多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汉字。
  2、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也是多认字的一种好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认字、认好字。这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猜一猜、查字典等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我们向学生推荐了一些内容浅显的课外读物,如韵语《三字经》、《百家姓》等。因为这些课外读物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识字的效果比较好。我们还利用人手一册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一部分孩子走得快一点,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一些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二、开放文本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识字
  
  教学应该是开放的教学、生活的教学、主体的教学,要努力为学生构建生活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发现和创新中成长。为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要走出文本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凭借。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其实就在丰富的生活中,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在有心人的明眸里。
  我们的课文内容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特点,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如在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大棚蔬菜基地,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什么是菜园、什么是蔬菜。上课时,我又在教室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每一种蔬菜上挂着一张蔬菜名称,然后让学生在识记的过程中,各自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我又在每个小组里下发了这些蔬菜的“名片”,让学生在组内认读,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送名片的活动——把这些表示蔬菜名称的卡片都摆放在对应的蔬菜面前。在送名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仔细观看这些蔬菜长得什么样,还可以去摸摸、闻闻这些形态各异、气味不同的蔬菜,并把观察到的介绍给别的同学,把自己摸到、闻到的不同感受说给小伙伴听。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生字,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参与其中,人人有所获。课堂中场面热闹,学生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如《自选商场》一课展现的是自选商场的一部分,图下安排的词语,都是自选商场里商品的名称,通过看图认识事物,把认字与认识事物、观察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所学的生字与生活有着较紧密的联系,课文又贴近生活,所以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些表示商品名称的词语,基本上是学生生活中常见但课本中又没有怎么出现的。学生看到屏幕上所示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虽然有不少是学生不认识的词语,但学生对于老师购买了什么非常感兴趣,都在大声地读。应该说,这是学生识字的原始和积极状态,也是教师应该珍视的积极状态。课堂上小手如林,学生争着回答:“牙膏,卷笔刀,铅笔,可口可乐,雪碧,上好佳,牛肉干……”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就是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和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文字的敏锐,让识字教学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开放活动载体,促进学生的识字储备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展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语文趣味识字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可以通过模拟创设情境开展识字活动,如“娃娃超市”、“参观动物园”、“闯迷宫”、“小小邮递员”、“商品包装展览会”等等;或在班里创建识字角,把课外习得的字写到识字角里,并让学生自己建立识字本,用粘贴、图画等形式把认识的字放进识字本里,增加学生的识字储备。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而参观、访问、春游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调动了课外识字的积极性。为此,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活动来认识汉字。如在课外识字积累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认识生字:
  ①开展“今天我当小老师”活动。每天利用晨读后的五分钟轮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当老师,把自己最近认识的两到三个字给大家讲清它们的音、形、义并组词造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识字成功的机会,创造一个自主识字交流的空间,孩子们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
  ②自制“识字袋”,随时将课内外活动中认得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 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
  ③粘贴个人识字本。让每个孩子准备一本识字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各种包装纸上的生字剪贴在本子上,可以把读书看报中认识的生字写下来,可以把大街上的招牌、广告上的生字记下来。让学生在收集中识字,在剪贴中识字,在记录中识字,在翻阅中反复识字。然后学生还可以把编汇而成的手册放在图书角中展示、传阅。学生在这样的交流、展示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他们不但兴趣浓,乐于去认字,而且通过交流,相互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认识了更多的字。学生既提高了识字能力,又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这些行之有效的识字活动,都会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识字。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我们老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造一种开放、灵活、有活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真正体现识字教学的开放性,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课堂的精彩来自生活的丰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拓宽学生自主识字的天地,课堂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认知领域才会变得海阔天空。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一定会成为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又一片绿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郑明江《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按照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 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所在,其中“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非一日之功可就。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呢?  一、打好词汇基础,理顺语法句型结构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写好一篇作文以表达自己
期刊
“情景合一”这一美学范畴在宋元明清时期就有所论述,而尤为详细的论述却是在王国维的《文学小言》中:“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意思是说,文学作品中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情”和“景”,“情景合一”的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这则词话中王国维所述的“情”和“景”是就诗词创作而言的,而基于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相同之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概念外延到艺术创作这一大的领域中,这其中当然就包括绘画艺术。对
期刊
心系教育,情系学生,永远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更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素质修养。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影响和个人经历不同,在学习、能力、性格、爱好、行为习惯以及品德等方面,均表现出各种差异,作为班主任,既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尽到父母般的责任,当好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配角。所以说,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必须以优秀的人格净化学生,以纯真的爱心感化学生,以不泯的童
期刊
如今,随便走进哪所学校,感觉最冲击视觉的莫过于墙壁了,“三多”(字多、展板多、画多)成了当今校园“墙上文化”的一大特色。“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密密麻麻;“二十四孝故事”、“三十六计故事”形形色色……乍一看“好有文化”。看多了,细品味,问题多多:一是设计风格、内容雷同,“千校一面”,没有各自的特色;二是摘录内容多,学生创作作品少,内容选择不科学,没有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且不能定期
期刊
随着我省学龄人口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调整学校布局,成立了寄宿制小学。但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许多普通小学所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是摆在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寄宿制学校在农村地区“撤校并点”后,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确实是普
期刊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考试大纲》中对现代文阅读作出了这样的要求:能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求考生能提高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考纲从这三个梯度来考察现代文内容,理解为基础,筛选综合、鉴赏评价为知识迁移,这三个方面层层深入,要求考生能力不断深入,在答题时将三者联系起来互为理解,  所以要探索命题规律,找出答题技巧。    一、理解型    按照高
期刊
从教二十多年来,可以说政治理论学习是一波接一波,今天是这个样式,明天是那个要求,大同小异,我也不以为然,对它们总是“不感冒”。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我一直为应从哪些方面、如何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问题所困扰。  最近,我参加了“五好五带头”学习活动,学习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党课上的讲话,很受启发。尤其是当我读到“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
期刊
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课文内容的理解,强调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同时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在概念上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即在教学中要力求保持课文内容的完整性。  下面本人以高一下册第14单元的“Reading”中的课文“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为例,谈一下本人在教学中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尝试。   一、导入课文 
期刊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加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它是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通过独立备课、说课、汇总三个环节融合一体的备课形式,是大家奉献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凝聚了多位教师的智慧,吸取了多位教师的精华而汇总成的一篇教案(或学案)。    一、独立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    独立备课是教师
期刊
站在人生的起跑线前,每个学生都渴望身边有良师搀扶和“点化”。作为新世纪的信息技术老师,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在教育理念和做法上有很多的改变。然而拥有爱心,却是永远不变的前提,它可以点燃奋发向上的心灵之火,将心与心的距离拉进。每个学生就像一颗稚嫩的幼芽,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更需要用心的呵护,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泯灭一个追求理想的梦。所以,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爱学生就要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