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和爱人陪孩子到市儿童医院检查身体,特意挂了个专家门诊。无意间发现墙上挂着当日坐诊的专家介绍,我定睛一看,发现有位专家竟是三年前给我小孩看病的普通医生。真可谓“三年不见,当刮目相看”。细看介绍知道他年纪和我相仿,近20年的医龄,可是如今的名声地位,我们与之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了。怪不得有人说“医生越老越值钱”,而我们这样的中年教师正相反,倒是越老越不值钱。不是吗?学校里,校长重视的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各种公开课都没有我们的份儿,年轻教师唱戏,年老教师看班,甚至有的被转到其他岗位,我们几乎成了需要校长照顾的特殊对象。尤其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老教师更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新课改倡导的是新理念,新教师没有经验定势,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能创新,有魄力。中老年教师总是空落落的,一颗潮湿的心只能等待自己快点变老,早点退休。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禁要问问自己,专业发展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如何使自己也能变得像老医生一样越老越值钱呢?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中老年教师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动寻找一些对策,以便改善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
一、解决定位问题——纠正五年现象。校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讲,看一个青年教师能不能成材,就看他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的头五年。是人才,五年之内必会崭露头角,如果五年后,仍然默默无闻,该教师一般定型无所作为了。因为头几年没有家庭的拖累,没有人际关系的羁绊,精力旺盛,自然是做事业的大好时光。但把它作为对一个教师一生事业的评判未免太武断、太过早了些。孔子尚把四十岁作为后生可畏的分界线,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于永正不是到近四十岁才发表处女作,五十岁才到达人生事业的巅峰;支玉恒四十岁刚刚从体育转到语文学科,后来才成为著名特级教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头五年怎能决定人的一生呢?因此中老年教师们,我们没有必要自哀自怜,如果你现在还是默默无闻,绝不能因为这句话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行动着的人是最接近上帝的人,相信成功往往垂青于最有准备的人,即使自己天赋平平,但只要坚持,只要耐心的等待,必然会酿出陈香的美酒。请牢记,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矣。
二、解决机制问题——做到平等对待。“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这句话足够让年轻人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但中老年教师呢,则听了心头自然有种失落感,不由得产生人老珠黄不值钱的感叹。现如今各种校内外公开课,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各种新课程培训,都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教师只能安安顿顿收起“寡妇心”,无奈之下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教书匠,真是“哀莫大于心死”。这不仅是一代人的悲哀,也是当今教育的缺憾。由此,学校管理不能厚此薄彼,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中老年教师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惟有一视同仁,才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为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搭建通向成功的平台。校长要主动关心中老年教师群体,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如果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那么“中老年教师就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每个教师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都需要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三、解决心理问题——克服过早引退。大家都熟悉的瑞典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被人们称为乒坛常青树,而中国运动员往往昙花一现引退过早。原来我们的运动员一看到自己竞技水平出现滑落迹象,赶紧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惧怕自己竞技状态的回落,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正视它,下工夫克服它,巅峰状态仍然会不时出现。况且我们做教师的,吃的是经验饭,教书育人靠的是自己学养的积累,和运动员相比还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这样说,我们是越学知识越丰富,底蕴越深厚。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完全有信心走向专业成功的殿堂。
四、解决专业问题——改变术而不攻。医生到底为什么会越老越值钱呢?因为一个医生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用一辈子的精力做一件事,哪有不成功之理?而我们的教师,为何等到五年、十年、二十年、直至退休,如果没有显著的专业成果,成不了一个专家,就只能以自己教了几个有出息的学生为荣,或者开了几堂公开课、写了几篇论文为资本而告老还乡?因为我们在职时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终究成不了学科领域的专家。李吉林的伟大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在于他终生研究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不难发现原来是我们的教师缺少了从一而终的志向和毅力。我们教书就像墙上的芦苇一样随风倒没有生下根来。因此,若要成为学科专家,必须尽早确立科研意识和方向,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随风,不追风,走自己的路,十年磨一剑,再不然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只要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成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叶萍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禁要问问自己,专业发展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如何使自己也能变得像老医生一样越老越值钱呢?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中老年教师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动寻找一些对策,以便改善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
一、解决定位问题——纠正五年现象。校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讲,看一个青年教师能不能成材,就看他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的头五年。是人才,五年之内必会崭露头角,如果五年后,仍然默默无闻,该教师一般定型无所作为了。因为头几年没有家庭的拖累,没有人际关系的羁绊,精力旺盛,自然是做事业的大好时光。但把它作为对一个教师一生事业的评判未免太武断、太过早了些。孔子尚把四十岁作为后生可畏的分界线,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于永正不是到近四十岁才发表处女作,五十岁才到达人生事业的巅峰;支玉恒四十岁刚刚从体育转到语文学科,后来才成为著名特级教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头五年怎能决定人的一生呢?因此中老年教师们,我们没有必要自哀自怜,如果你现在还是默默无闻,绝不能因为这句话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行动着的人是最接近上帝的人,相信成功往往垂青于最有准备的人,即使自己天赋平平,但只要坚持,只要耐心的等待,必然会酿出陈香的美酒。请牢记,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矣。
二、解决机制问题——做到平等对待。“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这句话足够让年轻人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但中老年教师呢,则听了心头自然有种失落感,不由得产生人老珠黄不值钱的感叹。现如今各种校内外公开课,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各种新课程培训,都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教师只能安安顿顿收起“寡妇心”,无奈之下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教书匠,真是“哀莫大于心死”。这不仅是一代人的悲哀,也是当今教育的缺憾。由此,学校管理不能厚此薄彼,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中老年教师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惟有一视同仁,才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为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搭建通向成功的平台。校长要主动关心中老年教师群体,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如果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那么“中老年教师就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每个教师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都需要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三、解决心理问题——克服过早引退。大家都熟悉的瑞典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被人们称为乒坛常青树,而中国运动员往往昙花一现引退过早。原来我们的运动员一看到自己竞技水平出现滑落迹象,赶紧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惧怕自己竞技状态的回落,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正视它,下工夫克服它,巅峰状态仍然会不时出现。况且我们做教师的,吃的是经验饭,教书育人靠的是自己学养的积累,和运动员相比还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这样说,我们是越学知识越丰富,底蕴越深厚。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完全有信心走向专业成功的殿堂。
四、解决专业问题——改变术而不攻。医生到底为什么会越老越值钱呢?因为一个医生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用一辈子的精力做一件事,哪有不成功之理?而我们的教师,为何等到五年、十年、二十年、直至退休,如果没有显著的专业成果,成不了一个专家,就只能以自己教了几个有出息的学生为荣,或者开了几堂公开课、写了几篇论文为资本而告老还乡?因为我们在职时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终究成不了学科领域的专家。李吉林的伟大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在于他终生研究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不难发现原来是我们的教师缺少了从一而终的志向和毅力。我们教书就像墙上的芦苇一样随风倒没有生下根来。因此,若要成为学科专家,必须尽早确立科研意识和方向,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随风,不追风,走自己的路,十年磨一剑,再不然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只要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成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