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有:颠倒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思想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意识形态思想来讲,既不是“背叛”也不是“断裂”,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和升华,也称之为演化与超越。这种演化与超越主要表现为: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关键词】 马恩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两位哲学大师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又一部经典哲学巨著。《形态》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同时,还彻底地清算了以前的哲学思想,用实践的科学观点促就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是一种兼具抽象性、思辨性甚至虚假性于一身的思想体系。马恩用“意识形态”这个哲学术语来概括他们在《形态》中批判的对象——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此来揭示当时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意识存在的抽象性和颠倒性,为进一步探析资本主义社会并初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
在《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的“Ⅲ”中,但是在其他几部分中也有所涉及。马恩在对意识形态思想的描述过程中,有力地批判了德国哲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颠倒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
(一)颠倒的“意识形态”
马恩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来阐释颠倒的“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马恩针对当时德国哲学具有的“从天国降到人间”的虚假性和颠倒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认为包括道德、宗教、法律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产物。因此,道德、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产物。人要想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考察,就必须回归到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意识相对于“现实的人”来讲并非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意识。
《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虚假性和颠倒性两个方面的特征。所谓的虚假性是指“虚假的观念体系”,而这个“虚假的观念体系”主要通过“颠倒性”来体现。这种颠倒性主要体现在意识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颠倒以及思想与现实关系的颠倒。这种颠倒性让人们误以为纯粹的思想批判是完全可以替代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的,因此也就无需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反抗和斗争。马恩在书中一再强调他们的哲学与德国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哲学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他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德国当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可以归结为德国哲学的“颠倒性”,而这种德国哲学的“颠倒性”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3]从一种“无前提”的人出发,是当时普遍的哲学特征。另一方面在于,“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4]这种批判彻底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它的出发点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而是“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5]。而马恩与之恰恰相反,他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6]马恩认为,意识形态不是“怪像”,不是“幽灵”,不是虚构的幻象世界,它其实是对人类物质生活、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只有回归到现实社会、回归到物质生产关系,一切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才能摆脱德国哲学与当时现实社会相脱离的局面。
(二)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
在《形态》中,“意识形态”包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所谓统治阶级的思想,马恩在《形态》中有言简意赅的表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无疑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9]意识形态——“虚假的概念”,它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形成的。因为意识形态在观念上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表现,也可称之为当时社会现存统治关系的上层建筑。马恩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0]因此,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观念的上层建筑。
如此,在精神活动中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在物质活动中也无疑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意志,特指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这一层面,也是当时宣扬的社会意识。将本阶级利益普遍化、大众化并赋予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无疑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最常用的统治方法。马恩是这样总结的,“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11]因此,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虚伪性以及鲜明的阶级性就被凸显的淋漓尽致了。 (三)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2]因此,进行革命的阶级在开始阶段就必须把自己作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代表推向全社会。只有这样,革命阶级才能为自己的革命思想打造坚实地舆论基础和有利可图的卖点。把自己的理想诉求绘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想的蓝图,完全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宣传伎俩。革命阶级效仿统治阶级,把自己的革命思想赋予正义的力量来动员全体群众并挑战旧社会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阶级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13]这表明虽然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在起源时有虚假意识的层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全体成员的一种普遍诉求或共同利益。由此看来,革命阶级意识形态消失的方法也就极其简单了,“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14]
二、《形态》对《手稿》在意识形态思想方面的发展
马恩与旧哲学彻底划清界限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形态》可以说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发展以及自我总结。在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却各抒己见,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生断裂的证明。那么,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形态》,马克思思想这种发展与总结是合乎逻辑与历史的规律的呢,还是对自己思想的“背叛”或者说思想上的“断裂”呢?在笔者看来,《形态》对于《手稿》来讲既不是“背叛”也不是“断裂”,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和升华。这种积极的扬弃也可以说成是演化与超越,是马恩对自己之前产生的不成熟的思想的“自我进化”。它主要表现在在三个方面: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一)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虽然把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人”身上,但是这个“人”并不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是“异化的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5]
而在《形态》中,马恩重新阐明了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人在进行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时,一方面必然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又要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改造整个自然界。因而人不仅源于自然,更源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马恩将“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以此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把人的解放思想奠定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而不是带有“虚假性和颠倒性”的“意识形态”上面。
(二)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这个词汇完美地解释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关系。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所在,但在生产劳动私有制下却呈现非正常的现象——“异化”。这种“异化”的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以及人与人四个方面的异化。马克思认识到异化是造成人的类本质发生变化,是使人陷入被剥削被奴役境地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8] 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私有制是发生“异化”的根源。“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19]
但在《形态》中,马恩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用分工理论阐明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相互结成生产关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定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0]“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21]分工导致劳动者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相分离,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去,而是像动物式的为了生存而被迫地进行片面的生产。劳动者付出活的劳动资本家却独享劳动的成果,劳动者不断为资本家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自己却生活在永无天日的黑暗之中。受分工制约的劳动者在进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的起源他们,但是他们自身却不能驾驭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这也就是最终引发的劳动异化,人失去了自由的类本质,变成了被奴役被剥削的人。个人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是隶属于机器大工业,在私有制条件下片面抽象地发展,成为抽象的个人。因此,马克思认为要使个人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能够自由自觉的互动——必须消灭分工这一导致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三)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哲学术语,是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次提出的哲学基本范畴。他们对这些基本范畴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形态》中是这样阐述的,“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22]
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就写道,“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23]因为国民经济学与法、道德、政治等等紧密相连,所以他又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是陷入意识形态领域而无法自拔。所以说,马恩在《形态》中批判的“意识形态”,恰恰是他们在《手稿》中所坚持的“观念决定意识形态”的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因此要理解马克思思想,需通过对其思想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梳理,而不能割裂其思想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总之,从《手稿》到《形态》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形态》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一次全面性的总结,并非自我对立,也没有发生断裂,而是一种演化和超越。他们在对一般的意识形态——当时德国哲学——的批判过程中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得出意识形态是人类的产物——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对自己思想的批判与发展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大理论成果———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创造了丰厚的思想基础。只有立足于社会现实物质基础,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消灭社会分工,消除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生存的目的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共产主义才能在“现实的运动中”逐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20] [21] [2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15] [18] [19] [2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养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白晓丽,女,汉族,山东沂南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马恩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两位哲学大师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又一部经典哲学巨著。《形态》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同时,还彻底地清算了以前的哲学思想,用实践的科学观点促就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是一种兼具抽象性、思辨性甚至虚假性于一身的思想体系。马恩用“意识形态”这个哲学术语来概括他们在《形态》中批判的对象——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此来揭示当时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意识存在的抽象性和颠倒性,为进一步探析资本主义社会并初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
在《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的“Ⅲ”中,但是在其他几部分中也有所涉及。马恩在对意识形态思想的描述过程中,有力地批判了德国哲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颠倒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
(一)颠倒的“意识形态”
马恩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来阐释颠倒的“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马恩针对当时德国哲学具有的“从天国降到人间”的虚假性和颠倒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认为包括道德、宗教、法律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产物。因此,道德、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产物。人要想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考察,就必须回归到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意识相对于“现实的人”来讲并非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意识。
《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虚假性和颠倒性两个方面的特征。所谓的虚假性是指“虚假的观念体系”,而这个“虚假的观念体系”主要通过“颠倒性”来体现。这种颠倒性主要体现在意识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颠倒以及思想与现实关系的颠倒。这种颠倒性让人们误以为纯粹的思想批判是完全可以替代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的,因此也就无需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反抗和斗争。马恩在书中一再强调他们的哲学与德国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哲学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他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德国当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可以归结为德国哲学的“颠倒性”,而这种德国哲学的“颠倒性”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3]从一种“无前提”的人出发,是当时普遍的哲学特征。另一方面在于,“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4]这种批判彻底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它的出发点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而是“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5]。而马恩与之恰恰相反,他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6]马恩认为,意识形态不是“怪像”,不是“幽灵”,不是虚构的幻象世界,它其实是对人类物质生活、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只有回归到现实社会、回归到物质生产关系,一切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才能摆脱德国哲学与当时现实社会相脱离的局面。
(二)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
在《形态》中,“意识形态”包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所谓统治阶级的思想,马恩在《形态》中有言简意赅的表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无疑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9]意识形态——“虚假的概念”,它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形成的。因为意识形态在观念上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表现,也可称之为当时社会现存统治关系的上层建筑。马恩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0]因此,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观念的上层建筑。
如此,在精神活动中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在物质活动中也无疑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意志,特指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这一层面,也是当时宣扬的社会意识。将本阶级利益普遍化、大众化并赋予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无疑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最常用的统治方法。马恩是这样总结的,“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11]因此,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虚伪性以及鲜明的阶级性就被凸显的淋漓尽致了。 (三)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2]因此,进行革命的阶级在开始阶段就必须把自己作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代表推向全社会。只有这样,革命阶级才能为自己的革命思想打造坚实地舆论基础和有利可图的卖点。把自己的理想诉求绘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想的蓝图,完全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宣传伎俩。革命阶级效仿统治阶级,把自己的革命思想赋予正义的力量来动员全体群众并挑战旧社会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阶级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13]这表明虽然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在起源时有虚假意识的层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全体成员的一种普遍诉求或共同利益。由此看来,革命阶级意识形态消失的方法也就极其简单了,“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14]
二、《形态》对《手稿》在意识形态思想方面的发展
马恩与旧哲学彻底划清界限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形态》可以说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发展以及自我总结。在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却各抒己见,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些学者认为《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生断裂的证明。那么,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形态》,马克思思想这种发展与总结是合乎逻辑与历史的规律的呢,还是对自己思想的“背叛”或者说思想上的“断裂”呢?在笔者看来,《形态》对于《手稿》来讲既不是“背叛”也不是“断裂”,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和升华。这种积极的扬弃也可以说成是演化与超越,是马恩对自己之前产生的不成熟的思想的“自我进化”。它主要表现在在三个方面: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一)由“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虽然把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人”身上,但是这个“人”并不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是“异化的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5]
而在《形态》中,马恩重新阐明了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人在进行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时,一方面必然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又要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改造整个自然界。因而人不仅源于自然,更源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马恩将“人的本质”思想发展为“现实的个人”思想,以此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把人的解放思想奠定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而不是带有“虚假性和颠倒性”的“意识形态”上面。
(二)用分工理论和私有制来共同解释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这个词汇完美地解释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关系。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所在,但在生产劳动私有制下却呈现非正常的现象——“异化”。这种“异化”的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以及人与人四个方面的异化。马克思认识到异化是造成人的类本质发生变化,是使人陷入被剥削被奴役境地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8] 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私有制是发生“异化”的根源。“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19]
但在《形态》中,马恩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用分工理论阐明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相互结成生产关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定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0]“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21]分工导致劳动者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相分离,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去,而是像动物式的为了生存而被迫地进行片面的生产。劳动者付出活的劳动资本家却独享劳动的成果,劳动者不断为资本家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自己却生活在永无天日的黑暗之中。受分工制约的劳动者在进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的起源他们,但是他们自身却不能驾驭这种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这也就是最终引发的劳动异化,人失去了自由的类本质,变成了被奴役被剥削的人。个人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是隶属于机器大工业,在私有制条件下片面抽象地发展,成为抽象的个人。因此,马克思认为要使个人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能够自由自觉的互动——必须消灭分工这一导致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三)由批判“意识形态”转化为批判社会现实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哲学术语,是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次提出的哲学基本范畴。他们对这些基本范畴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形态》中是这样阐述的,“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22]
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就写道,“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23]因为国民经济学与法、道德、政治等等紧密相连,所以他又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是陷入意识形态领域而无法自拔。所以说,马恩在《形态》中批判的“意识形态”,恰恰是他们在《手稿》中所坚持的“观念决定意识形态”的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因此要理解马克思思想,需通过对其思想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梳理,而不能割裂其思想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总之,从《手稿》到《形态》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形态》是马恩对其早期思想的一次全面性的总结,并非自我对立,也没有发生断裂,而是一种演化和超越。他们在对一般的意识形态——当时德国哲学——的批判过程中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得出意识形态是人类的产物——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对自己思想的批判与发展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大理论成果———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创造了丰厚的思想基础。只有立足于社会现实物质基础,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消灭社会分工,消除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生存的目的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共产主义才能在“现实的运动中”逐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20] [21] [2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15] [18] [19] [2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养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白晓丽,女,汉族,山东沂南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