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落实到语文教学策略上,要通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加强诵读教学、加强教学互动等方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随着高中语文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左右摇摆的现象,没有有效统一。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偏废,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小学、初中阶段更加成熟,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不断发展并渐趋完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人文”两大任务要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语文的工具性主要强调学生对文学词类、句式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是无法脱离人文性的语言环境的。比如,在讲述文言文时,很多文言文词汇、句式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脱离文章的语言环境,单纯进行字词、句式的解读,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如文言文中“走”的意思在现代白话文中并不是走路的含义,而和“跑”的意思有些相似,所以在理解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不能脱离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正确地解读文章,就需要联系文本相关的写作背景、人文因素等,否则容易产生理解的偏差。
其次,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语文的人文性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隐含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当中,学生是无法脱离语文的语言文字等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的,必须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理解文本的人文性。比如,在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思想内涵时,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意义与用法之后,才知道文章的意思,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性与人文性。总之,语文的人文性不是空中楼阁,老师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语文人文性的教育,促使他们形成高效的学习方式,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实质性、全方位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地将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呢?
首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与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类比导入等课堂导入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故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赤壁景色的纪录片,以及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积累丰富的人文素养,这样便有效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吟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并且感受人文的熏陶,拓宽自身文学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泛读断句、研读深思、感悟理解的诵读,熟练掌握文章的语文知识,并在诵读中不断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升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就像一个个“容器”,老师不断往里面填塞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老师纯讲解无法有效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特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而人文性则是语文学科的必备属性,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而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主要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不断推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金鑫.对我国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2(1).
[2]余虹.关于语文的“话语性”阐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随着高中语文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左右摇摆的现象,没有有效统一。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偏废,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小学、初中阶段更加成熟,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不断发展并渐趋完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人文”两大任务要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语文的工具性主要强调学生对文学词类、句式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是无法脱离人文性的语言环境的。比如,在讲述文言文时,很多文言文词汇、句式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脱离文章的语言环境,单纯进行字词、句式的解读,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如文言文中“走”的意思在现代白话文中并不是走路的含义,而和“跑”的意思有些相似,所以在理解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不能脱离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正确地解读文章,就需要联系文本相关的写作背景、人文因素等,否则容易产生理解的偏差。
其次,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语文的人文性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隐含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当中,学生是无法脱离语文的语言文字等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的,必须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理解文本的人文性。比如,在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思想内涵时,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意义与用法之后,才知道文章的意思,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性与人文性。总之,语文的人文性不是空中楼阁,老师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语文人文性的教育,促使他们形成高效的学习方式,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实质性、全方位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地将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呢?
首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与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类比导入等课堂导入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故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赤壁景色的纪录片,以及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积累丰富的人文素养,这样便有效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吟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并且感受人文的熏陶,拓宽自身文学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泛读断句、研读深思、感悟理解的诵读,熟练掌握文章的语文知识,并在诵读中不断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升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就像一个个“容器”,老师不断往里面填塞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老师纯讲解无法有效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特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而人文性则是语文学科的必备属性,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而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主要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不断推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金鑫.对我国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2(1).
[2]余虹.关于语文的“话语性”阐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