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曾经为他带来无比荣耀的诗文、学术世界,找到让灵魂休憩的场所
田园早已无法归去,纷乱的世事又必须去应付。如履薄冰的郭沫若,一转身,在那曾经为他带来无比荣耀的诗文、学术世界,仿佛再一次感受到,这里似乎是唯一可以让灵魂休憩的场所。诚可记者,非《英诗译稿》、《李白与杜甫》莫属。或许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发现,这个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文化名人,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渴望,这个第一文人脆弱的灵魂深处,怎样埋藏着无法泯灭的文人气息。 《英诗译稿》大约作于1969年的春天。郭沫若所依据的原本,是日本友人山宫允编选并加日文译注的《英诗详译》。该书是英日对照诗集,共选录英美诗人的短诗约60首。1956年该书出版后,山宫允曾赠送郭沫若一册。十多年以来,郭沫若闲暇时,或许常常抚读吟咏,却很少向人提及,更没有流霹出翻译之意。
或许现实世界的风刀霜剑屡屡相逼,或许无法抗拒的苦痛难以释怀,终于在爱子郭世英死去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垂垂老矣的郭沫若,颤抖着握笔之手,在无人知晓的另一个世界,开始了寻找心灵抚慰的历程。《英诗译稿》既不是为了出版,也不是为了示人,而是真正发自郭沫若内心深处的独语,是文人高官郭沫若心灵的另一个侧面。郭沫若的译作,直接写在山宫允《英诗详译》一书的空白处,约有五十首,而且还有不少的批注。译作既未誊抄,也未整理,他死去之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女儿郭平英、郭庶英,曾经录出《春之女神着素装》等十首,在1980年发表。1981年,由郭沫若的后人整理后,全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定名为《英诗译稿》。
细细观察,郭沫若的译诗和批注,仿佛应对着他本身的双重睦格。其批注,多为居高临下、随意挥洒的率性点评;其译作,更像一个浸润其中的沉迷歌者在吟哦。或许正是在随意点评、任性褒贬之中,或许正是在两种语言进行置换的创造中,郭沫若的心灵获得了的共鸣,痛苦,得到了的缓释。
毫无疑问,曾经感叹自己“恐怕再也写不好诗了”的郭沫若,在经历了狂风巨浪的冲刷,在垂垂老矣的暮年,在大洋彼岸异国诗人的诗作中,终于又感到了诗神的召唤,终于又找到了那放逐已久的湮灭的自我,终于在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遐想与寄托。
外交部用上了郭沫若的学术成果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皇皇巨著丛中,一部别有异样、别赋心声的作品。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于1971年10月。其写作时间还没有定论,一说从1967年酝酿到1969年正式写成,一说《英诗译稿》完成后,就开始写作,到1970年初夏完成。对于《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出版间世情况,知情者寥寥。该书既无前言,也无后记,故其写作动机、写作过程之类情况,人们自然无从得知,猜测亦颇多。
据《郭沫若学术论辩》一书说,这部著作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中苏两国在珍宝岛的武装冲突。当时苏联为侵华罪行辩解,诡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域,在18世纪40年代就臣服于沙皇。当时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副部长余湛,就此历史争议问题,奉命走访郭沫若,郭沫若告知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碎叶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外交部在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部文件——驳苏联政府1969年6月13日声明》中,就用上了郭沫若的学术成果:“八世纪,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巴尔喀什湖南的碎叶河上的碎叶。”以铁的史实,驳斥了苏联人的叫器。由此,人们也知道郭沫若写了一部《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的出版,颇令时人侧目。但在文禁森严的时代,鲜有公开评价者。“文革”结束之后,论者骤增,,但多为批评之声,盖源于该书对“诗圣”杜甫的贬低,以及对该书写作动机的猜测。时至今日,对《李白与杜甫》辩驳和评论,仍屡见不鲜。统观之,多数论者着眼之处,是该书鲜明的“扬李抑杜”旨向。有人说,毛泽东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而不喜欢杜甫,郭沫若“扬李抑杜”,是打着反潮流的旗号,投上之所好。有人反驳说,郭沫若本身就一贯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早就反感“千家注杜,一家注李”的学术局面,故而大做翻案文章,与毛泽东关系不大。还有人说,郭沫若对杜甫也有过公允的评价,但因反对把杜甫当作“圣人”、“图腾”,故有矫枉过正之举。
可以说在此问题上,论者纷纭、莫衷一是。粗略来看,人们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以同情的态度追源溯流,为郭沫若的“扬李抑杜”辩解;一派因《李白与杜甫》的“抑杜”和“悦上”倾向,痛加驳斥。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围绕着对“李、杜”孰优孰劣的评价,来切入这部著作的。或者说,大多数人是从学术的视野,以专业的眼光来考量《李白与杜甫》。因为在人们眼中,《李白与杜甫》首先是一部学术著作。这当然没有什么错。看看该书对李白出生地、家世的考证,对李白家室的索引,对李白政治活动的梳理,对李杜思想和信仰的考释,甚至对李杜疾病和死因的研究,等等,无——不是学术问题。
可是,细细品读《李白与杜甫》,似乎总让人感到,它和正宗的学术研究,总有些南辕北辙。要知道,李杜之所以为后世敬仰,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光焰万丈长”。但是,该书并没有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比较两人诗作孰优孰劣,并以此来证明“扬李抑杜”的正确性。这<以乎有失学术常理。尽管书中有对不同学术观点的驳议,但往往是信笔所至,缺乏在学术上继往开来的意图。简单来说,《李白与杜甫》有些不按学术常规出牌。按正统的学术常理来看,《李白与杜甫》颇有野狐禅的味道。
是否能让我们换一种眼光呢?
仔细琢磨,《李白与杜甫》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学术套路切入历史人物,而是选择了一些自己“有话要说”的问题,走进李杜的世界。并且,郭沫若以自己的兴趣点为转移,边议边叙,边叙边议,洋洋洒洒,任意发挥,看起来像是借串联起来的学术资料,进行一种独特的创作。从这个角度说,该书更像是一部片断式的李杜传记。当然,这也不是一吝嗵常意义上的李杜传记,而是一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隐喻之作。
其实,已经有识者对此做出了判断,这些判断,或许才真正逼近了郭沫若写作《李白与杜甫》的真实意图。或许,在学术上的承前启后,根本就没有成为郭沫若的主要动机,学术追求和学术真理也没有成为《李白与杜甫》的圭臬。以古况今、借古言志,向来是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传统,浸润其中如郭沫若者,屡遭变故如郭沫若者,大概不会仅仅止步于学术的趣味。或许,在世人推崇备至的李杜身上,郭沫若看到了与己相似的人生脉络。或许,在这两个名垂青史的文学人物身上,郭洙若看到了自己心灵和精神追求的痕迹。他要借这两个历史人物,来述 说、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这不能不使我们想起他写《蔡文姬》时的呼喊:“蔡文姬就是我!”如果说,历史剧《蔡文姬》是郭沫若自证身世、寻求角色认同的象征性作品;那么,《李白与杜甫》一书,则是郭沫若以学术为依托,对自我进行剖析、对灵魂进行审视的寄寓之作。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曾经这样解释李杜诗作中颠倒事实的现象:“把历史事实前后错综,这是诗人的常用手法(写诗不是在写史),不足为异。”又对李白的诗言志情形,作这样的理解:“李白在游幽州的当时非常伤心,伤心他自己知而不能言、言而无人听。……只是把地上的舞台移到了天上或者把今时的人物换为了古时,在现实的描绘上,加盖了一层薄薄的纱幕而已。”’如果我们也从这样的视角审视《李白与杜甫》,会看到什么呢?
还是先让我们到《李白与杜甫》的世界,去寻找郭沫若灵魂深处留下的蛛丝马迹。或许,让郭沫若大发感慨的,首先应该是李杜的共性和同样的不得志:
生在封建制度的鼎盛时代,他们两人也都未能完全摆脱中国的庸人气味。
从忠君思想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时,李白和杜甫的态度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同,是他们始终眷念着朝廷;不同,是李白对于朝廷的失政还敢于批评,有时流于怨悱;杜甫则对于朝廷的失政讳莫如’深,顶多出以讽喻。
他们的功名心都很强,都想得到比较高的地位,以施展经纶,但都没有可能如意。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或许郭沫若发现了自我世界的不同侧面,看到了自己的灵魂,在两人身上有了不同映射。“扬李”,是否是因为作者在李白身上看到了自己颇为珍视的那个自我形象?或者,作者进一步联想到了作为文人的自我?还是让我们沿着《李白与杜甫》的叙事线索,对作者的分析、判断、引申和发挥,进行细细的回味。在涉及李白的家事、家庭、和亲人的关系时,郭沫若是这样认识和引申的:
一方面他想提高自己的门第以获得一定的权势,这一意识便结想而为凉武昭王九世孙的传说。另一方面却又使他能保持着一定的平民性,能和中下层的民众接近,有时仿佛还能浮云富贵而粪土王侯。又庸俗又洒脱,这就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李白对于他的家室的感情也非常认真。
李白尽管南北漫游,登山临水,求仙访道,饮酒赋诗,仿佛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然而他对于自己的幼儿幼女是非常关心的。
……他认为宗氏能和前妻的子女和睦相处。
对于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对于李白在实际政治中的真实位置,对李白的政治心理,郭沫若作了精辟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
其实李白的值得讥评处是在他一面在讥刺别人趋炎附势,而却忘了自己在高度地趋炎附势。
和他视被征召为十分光荣一样,他也视被谗逐为十分遗憾。
唐玄宗眼里的李白,实际上和音乐师李龟年、歌舞团的梨园子弟,是同等材料。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司马迁曾经说过:“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其实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帮闲献技而已。
李白的性格是相当矛盾的,他有时表现得很清高,仿佛颇有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但他对于都门生活乃至宫廷的生活却又十分留恋。
然而李白的心境始终存在着矛盾。他一方面明明知道朝廷不能用他;但另一方面他却始终眷念着朝廷。
李白是被夹在两种私心之间遭受到灾难,他对于李 的忘公谊而急私忿固然早就失望,而对于肃宗李亨的先安内而后攘外也是十分痛心。但他不敢明言,却屡屡借题讽喻。
李白豪放,写了不少忧馋畏讥、愤世嫉俗之作,有时非常沉痛,非常激烈。这其实就是打中蜂窠的弹子了。
对李白的惺惺相惜,并没有妨碍作者对李白作出清醒而真实的判断。所以,郭沫若以伤感的笔触,述说着李白的悲惨结局,似乎也预言着自己的恐惧:“要之,永王的迅速败亡,是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又一次大失败,而且失败得更惨,更加突如其来。他虽然没有被杀,但浔阳的监狱在等待着他,夜郎的流窜在等待着他,迅速的衰老和难治的疾病在等待着他,李白所表演的悲剧逐步地快要接近尾声了。”
也许基于对李白命运的清醒判断,使郭沫若对于李白的迷信和觉醒,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虽然怀抱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教条;“兼善”的希望,他没有达到;“独善”的实际,却害了他的一身。他在“独善”方面,是深深陷没在道教的泥沼里,直至他的暮年。
读李白的诗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李白从农民的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当然,也是他有了觉醒,才能体会到农民生活的真谛。
“云游雨散从此辞”,最后告别了,这不仅是对于吴筠的诀别,而且是对于神仙迷信的诀别。想到李白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与世长辞了,更可以说是对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的诀别。李白真像是“了然识所在了”。
然而,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的当代,要说已经觉悟得那么彻底,也是不可能的。他还有不少的牵挂,而且也无心去斩断那些牵挂。“向暮春风杨柳丝”,就是那些千丝万缕的牵挂的“丝”了。
这首诗,我认为是李白最好的诗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总结。这里既解除了迷信,也不是醉中的豪语。人是清醒的,诗也是清醒的。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也“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
然而,李白觉醒了,生命却已是尽头。作者清醒了,生命还有几年可以“向暮春风杨柳丝”?
如果说郭沫若是怀着深深的同情走入李白,那么对世人景仰的“诗圣”杜甫,作者似乎就有些嫉恶如仇、鄙薄不已。或许,作者在杜甫身上,看到了那个热衷于仕途而不能自拔的政客郭沫若的影子;或许,借贬抑杜甫,文人郭沫若对政客郭沫若,展开了深刻的自我批判。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郭沫若是如何的批判杜甫:
旧时代的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的确是很少见的。但是,使人民受到这样的灾难到底是谁的责任?应该怎样才能解救这种灾难?诗人却是讳莫如深,隐而不言;而只是怨天十艮地,只是对于受难者一味的劝解和安慰。故诗人的同情,应该说是廉价的同情;他的安慰,是在自己安慰自己;他的怨天恨地,是在为祸国殃民者推卸责任。
杜甫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人,六首诗中所描绘的人民形象,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经过严密的阶级滤器所滤选出来的驯良的老百姓,驯善得和绵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这种人正合手地主阶级、统治阶级的需要,是杜甫理想化了的所谓良民。
杜甫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总想一呜惊人,一举而鹏程九万里。但这种希望,他一辈子也没有达到。很强的功名心不能落实,结果可以化为很强的虚荣 心。杜甫也就为这种毛病所侵犯,他的虚荣心也十分惊人。
他不愿意做小官,但实际上他也缺:少办事务的才干。
大诗人不耐烦做刀笔小吏的神态,写的活现。天气满热,饭都吃不下;晚上既多蝎子,秋后反而又多苍蝇;真是叫人发狂大叫了。公文堆满案头,不断地来麻烦我。朝南望,华山上的青松横躺在狭窄的山谷上,多么自在呵!我恨不得打着赤脚去踏上深厚的坚冰呵!可以看出诗人是多么不耐烦!
杜甫毕竟只是诗人而不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虽然没有成功,但作为诗人他自己是感到满足的。
李白在去世前从迷信中觉醒了,而杜甫则一直没有觉醒,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杜甫是淑世心切的人,以契稷自比,想拯救天下苍生,但朝廷既重视道教,即使不是出于信仰的虔诚,你也非歌颂道教不可。
杜甫和这样的人相周旋,而且倚为东道主,因而有时也昧着良心大加吹捧。
把一位飞扬跋扈、在国难期间穷欢极乐的地方军阀,竞公然毫无保留地歌颂起来。
岑参只是在美化朝廷,杜甫则美化了自己,又美化了朝廷。朝廷有了杜甫那样好的谏官,正足证明朝廷有知人之明和用贤之美。这样的朝廷还不休明吗?但实际是怎样呢? 不必要再长篇引述了。不要说比附,也不要说影射,更无需说对号入座,只要想一下古诗“山色有无间”蕴含的意味和境界就可以了。对郭沫若自身来说,或许“扬李抑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这两个历史人物身上,既发现了同一个“自我”,又看到了两个不同“自我”的精神影像。同—个“自我”,正如论者所说:李杜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怨恨和待价而沽的清高;李杜都是忠君主义者,都是神佛崇拜者。”或者说,在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李白、杜甫身上,郭沫若看到了同样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自我——文人从政的郭沫若。两个不同“自我”的精神影像,可以说,是文人郭沫若和政客郭沫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仅湎的真实写照。李白,更多地寄托着文人郭沫若的所思所想;杜甫,更多地负载着政客郭沫若的所欲所求。或许可以简单的说:“扬李”,是为热衷于政治的文人郭沫若,进行自我辩解,在顾影自怜中进行自我安慰;“抑杜”,是对热衷于政治的文人郭沫若,进行自我否定,在贬损非议中进行自我解剖。郭沫若内在精神世界的矛盾,士与仕双重身份的心灵纠葛,都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身上,获得了强烈的共鸣。
《李白与杜甫》之所以没有前言后记,作者也没有多余的解释辩驳,是否是作者欲借历史人物的命运多舛、历史人物的抑郁不得志,来抒发自己沉痛的隐曲之声?是否是像武则天的无字碑那样,功过是非任凭世人解说?或许,当年指示科学院影印《李白与杜甫》的陈伯达,在详读了郭沫若的大作后,终于品出了其中的真味,最终不敢上呈毛泽东、周恩来。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说,《李白与杜甫》是生命渐逝的郭沫若,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在一个无法打开心扉的时代,在一个文网星罗棋布的时代,为自己、也为后世留下的一部隐秘的心灵自叙传。
田园早已无法归去,纷乱的世事又必须去应付。如履薄冰的郭沫若,一转身,在那曾经为他带来无比荣耀的诗文、学术世界,仿佛再一次感受到,这里似乎是唯一可以让灵魂休憩的场所。诚可记者,非《英诗译稿》、《李白与杜甫》莫属。或许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发现,这个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文化名人,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渴望,这个第一文人脆弱的灵魂深处,怎样埋藏着无法泯灭的文人气息。 《英诗译稿》大约作于1969年的春天。郭沫若所依据的原本,是日本友人山宫允编选并加日文译注的《英诗详译》。该书是英日对照诗集,共选录英美诗人的短诗约60首。1956年该书出版后,山宫允曾赠送郭沫若一册。十多年以来,郭沫若闲暇时,或许常常抚读吟咏,却很少向人提及,更没有流霹出翻译之意。
或许现实世界的风刀霜剑屡屡相逼,或许无法抗拒的苦痛难以释怀,终于在爱子郭世英死去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垂垂老矣的郭沫若,颤抖着握笔之手,在无人知晓的另一个世界,开始了寻找心灵抚慰的历程。《英诗译稿》既不是为了出版,也不是为了示人,而是真正发自郭沫若内心深处的独语,是文人高官郭沫若心灵的另一个侧面。郭沫若的译作,直接写在山宫允《英诗详译》一书的空白处,约有五十首,而且还有不少的批注。译作既未誊抄,也未整理,他死去之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女儿郭平英、郭庶英,曾经录出《春之女神着素装》等十首,在1980年发表。1981年,由郭沫若的后人整理后,全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定名为《英诗译稿》。
细细观察,郭沫若的译诗和批注,仿佛应对着他本身的双重睦格。其批注,多为居高临下、随意挥洒的率性点评;其译作,更像一个浸润其中的沉迷歌者在吟哦。或许正是在随意点评、任性褒贬之中,或许正是在两种语言进行置换的创造中,郭沫若的心灵获得了的共鸣,痛苦,得到了的缓释。
毫无疑问,曾经感叹自己“恐怕再也写不好诗了”的郭沫若,在经历了狂风巨浪的冲刷,在垂垂老矣的暮年,在大洋彼岸异国诗人的诗作中,终于又感到了诗神的召唤,终于又找到了那放逐已久的湮灭的自我,终于在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遐想与寄托。
外交部用上了郭沫若的学术成果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皇皇巨著丛中,一部别有异样、别赋心声的作品。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于1971年10月。其写作时间还没有定论,一说从1967年酝酿到1969年正式写成,一说《英诗译稿》完成后,就开始写作,到1970年初夏完成。对于《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出版间世情况,知情者寥寥。该书既无前言,也无后记,故其写作动机、写作过程之类情况,人们自然无从得知,猜测亦颇多。
据《郭沫若学术论辩》一书说,这部著作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中苏两国在珍宝岛的武装冲突。当时苏联为侵华罪行辩解,诡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域,在18世纪40年代就臣服于沙皇。当时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副部长余湛,就此历史争议问题,奉命走访郭沫若,郭沫若告知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碎叶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外交部在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部文件——驳苏联政府1969年6月13日声明》中,就用上了郭沫若的学术成果:“八世纪,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巴尔喀什湖南的碎叶河上的碎叶。”以铁的史实,驳斥了苏联人的叫器。由此,人们也知道郭沫若写了一部《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的出版,颇令时人侧目。但在文禁森严的时代,鲜有公开评价者。“文革”结束之后,论者骤增,,但多为批评之声,盖源于该书对“诗圣”杜甫的贬低,以及对该书写作动机的猜测。时至今日,对《李白与杜甫》辩驳和评论,仍屡见不鲜。统观之,多数论者着眼之处,是该书鲜明的“扬李抑杜”旨向。有人说,毛泽东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而不喜欢杜甫,郭沫若“扬李抑杜”,是打着反潮流的旗号,投上之所好。有人反驳说,郭沫若本身就一贯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早就反感“千家注杜,一家注李”的学术局面,故而大做翻案文章,与毛泽东关系不大。还有人说,郭沫若对杜甫也有过公允的评价,但因反对把杜甫当作“圣人”、“图腾”,故有矫枉过正之举。
可以说在此问题上,论者纷纭、莫衷一是。粗略来看,人们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以同情的态度追源溯流,为郭沫若的“扬李抑杜”辩解;一派因《李白与杜甫》的“抑杜”和“悦上”倾向,痛加驳斥。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围绕着对“李、杜”孰优孰劣的评价,来切入这部著作的。或者说,大多数人是从学术的视野,以专业的眼光来考量《李白与杜甫》。因为在人们眼中,《李白与杜甫》首先是一部学术著作。这当然没有什么错。看看该书对李白出生地、家世的考证,对李白家室的索引,对李白政治活动的梳理,对李杜思想和信仰的考释,甚至对李杜疾病和死因的研究,等等,无——不是学术问题。
可是,细细品读《李白与杜甫》,似乎总让人感到,它和正宗的学术研究,总有些南辕北辙。要知道,李杜之所以为后世敬仰,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光焰万丈长”。但是,该书并没有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比较两人诗作孰优孰劣,并以此来证明“扬李抑杜”的正确性。这<以乎有失学术常理。尽管书中有对不同学术观点的驳议,但往往是信笔所至,缺乏在学术上继往开来的意图。简单来说,《李白与杜甫》有些不按学术常规出牌。按正统的学术常理来看,《李白与杜甫》颇有野狐禅的味道。
是否能让我们换一种眼光呢?
仔细琢磨,《李白与杜甫》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学术套路切入历史人物,而是选择了一些自己“有话要说”的问题,走进李杜的世界。并且,郭沫若以自己的兴趣点为转移,边议边叙,边叙边议,洋洋洒洒,任意发挥,看起来像是借串联起来的学术资料,进行一种独特的创作。从这个角度说,该书更像是一部片断式的李杜传记。当然,这也不是一吝嗵常意义上的李杜传记,而是一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隐喻之作。
其实,已经有识者对此做出了判断,这些判断,或许才真正逼近了郭沫若写作《李白与杜甫》的真实意图。或许,在学术上的承前启后,根本就没有成为郭沫若的主要动机,学术追求和学术真理也没有成为《李白与杜甫》的圭臬。以古况今、借古言志,向来是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传统,浸润其中如郭沫若者,屡遭变故如郭沫若者,大概不会仅仅止步于学术的趣味。或许,在世人推崇备至的李杜身上,郭沫若看到了与己相似的人生脉络。或许,在这两个名垂青史的文学人物身上,郭洙若看到了自己心灵和精神追求的痕迹。他要借这两个历史人物,来述 说、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这不能不使我们想起他写《蔡文姬》时的呼喊:“蔡文姬就是我!”如果说,历史剧《蔡文姬》是郭沫若自证身世、寻求角色认同的象征性作品;那么,《李白与杜甫》一书,则是郭沫若以学术为依托,对自我进行剖析、对灵魂进行审视的寄寓之作。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曾经这样解释李杜诗作中颠倒事实的现象:“把历史事实前后错综,这是诗人的常用手法(写诗不是在写史),不足为异。”又对李白的诗言志情形,作这样的理解:“李白在游幽州的当时非常伤心,伤心他自己知而不能言、言而无人听。……只是把地上的舞台移到了天上或者把今时的人物换为了古时,在现实的描绘上,加盖了一层薄薄的纱幕而已。”’如果我们也从这样的视角审视《李白与杜甫》,会看到什么呢?
还是先让我们到《李白与杜甫》的世界,去寻找郭沫若灵魂深处留下的蛛丝马迹。或许,让郭沫若大发感慨的,首先应该是李杜的共性和同样的不得志:
生在封建制度的鼎盛时代,他们两人也都未能完全摆脱中国的庸人气味。
从忠君思想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时,李白和杜甫的态度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同,是他们始终眷念着朝廷;不同,是李白对于朝廷的失政还敢于批评,有时流于怨悱;杜甫则对于朝廷的失政讳莫如’深,顶多出以讽喻。
他们的功名心都很强,都想得到比较高的地位,以施展经纶,但都没有可能如意。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或许郭沫若发现了自我世界的不同侧面,看到了自己的灵魂,在两人身上有了不同映射。“扬李”,是否是因为作者在李白身上看到了自己颇为珍视的那个自我形象?或者,作者进一步联想到了作为文人的自我?还是让我们沿着《李白与杜甫》的叙事线索,对作者的分析、判断、引申和发挥,进行细细的回味。在涉及李白的家事、家庭、和亲人的关系时,郭沫若是这样认识和引申的:
一方面他想提高自己的门第以获得一定的权势,这一意识便结想而为凉武昭王九世孙的传说。另一方面却又使他能保持着一定的平民性,能和中下层的民众接近,有时仿佛还能浮云富贵而粪土王侯。又庸俗又洒脱,这就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李白对于他的家室的感情也非常认真。
李白尽管南北漫游,登山临水,求仙访道,饮酒赋诗,仿佛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然而他对于自己的幼儿幼女是非常关心的。
……他认为宗氏能和前妻的子女和睦相处。
对于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对于李白在实际政治中的真实位置,对李白的政治心理,郭沫若作了精辟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
其实李白的值得讥评处是在他一面在讥刺别人趋炎附势,而却忘了自己在高度地趋炎附势。
和他视被征召为十分光荣一样,他也视被谗逐为十分遗憾。
唐玄宗眼里的李白,实际上和音乐师李龟年、歌舞团的梨园子弟,是同等材料。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司马迁曾经说过:“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其实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帮闲献技而已。
李白的性格是相当矛盾的,他有时表现得很清高,仿佛颇有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但他对于都门生活乃至宫廷的生活却又十分留恋。
然而李白的心境始终存在着矛盾。他一方面明明知道朝廷不能用他;但另一方面他却始终眷念着朝廷。
李白是被夹在两种私心之间遭受到灾难,他对于李 的忘公谊而急私忿固然早就失望,而对于肃宗李亨的先安内而后攘外也是十分痛心。但他不敢明言,却屡屡借题讽喻。
李白豪放,写了不少忧馋畏讥、愤世嫉俗之作,有时非常沉痛,非常激烈。这其实就是打中蜂窠的弹子了。
对李白的惺惺相惜,并没有妨碍作者对李白作出清醒而真实的判断。所以,郭沫若以伤感的笔触,述说着李白的悲惨结局,似乎也预言着自己的恐惧:“要之,永王的迅速败亡,是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又一次大失败,而且失败得更惨,更加突如其来。他虽然没有被杀,但浔阳的监狱在等待着他,夜郎的流窜在等待着他,迅速的衰老和难治的疾病在等待着他,李白所表演的悲剧逐步地快要接近尾声了。”
也许基于对李白命运的清醒判断,使郭沫若对于李白的迷信和觉醒,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虽然怀抱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教条;“兼善”的希望,他没有达到;“独善”的实际,却害了他的一身。他在“独善”方面,是深深陷没在道教的泥沼里,直至他的暮年。
读李白的诗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李白从农民的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当然,也是他有了觉醒,才能体会到农民生活的真谛。
“云游雨散从此辞”,最后告别了,这不仅是对于吴筠的诀别,而且是对于神仙迷信的诀别。想到李白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与世长辞了,更可以说是对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的诀别。李白真像是“了然识所在了”。
然而,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的当代,要说已经觉悟得那么彻底,也是不可能的。他还有不少的牵挂,而且也无心去斩断那些牵挂。“向暮春风杨柳丝”,就是那些千丝万缕的牵挂的“丝”了。
这首诗,我认为是李白最好的诗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总结。这里既解除了迷信,也不是醉中的豪语。人是清醒的,诗也是清醒的。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也“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
然而,李白觉醒了,生命却已是尽头。作者清醒了,生命还有几年可以“向暮春风杨柳丝”?
如果说郭沫若是怀着深深的同情走入李白,那么对世人景仰的“诗圣”杜甫,作者似乎就有些嫉恶如仇、鄙薄不已。或许,作者在杜甫身上,看到了那个热衷于仕途而不能自拔的政客郭沫若的影子;或许,借贬抑杜甫,文人郭沫若对政客郭沫若,展开了深刻的自我批判。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郭沫若是如何的批判杜甫:
旧时代的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的确是很少见的。但是,使人民受到这样的灾难到底是谁的责任?应该怎样才能解救这种灾难?诗人却是讳莫如深,隐而不言;而只是怨天十艮地,只是对于受难者一味的劝解和安慰。故诗人的同情,应该说是廉价的同情;他的安慰,是在自己安慰自己;他的怨天恨地,是在为祸国殃民者推卸责任。
杜甫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人,六首诗中所描绘的人民形象,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经过严密的阶级滤器所滤选出来的驯良的老百姓,驯善得和绵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这种人正合手地主阶级、统治阶级的需要,是杜甫理想化了的所谓良民。
杜甫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总想一呜惊人,一举而鹏程九万里。但这种希望,他一辈子也没有达到。很强的功名心不能落实,结果可以化为很强的虚荣 心。杜甫也就为这种毛病所侵犯,他的虚荣心也十分惊人。
他不愿意做小官,但实际上他也缺:少办事务的才干。
大诗人不耐烦做刀笔小吏的神态,写的活现。天气满热,饭都吃不下;晚上既多蝎子,秋后反而又多苍蝇;真是叫人发狂大叫了。公文堆满案头,不断地来麻烦我。朝南望,华山上的青松横躺在狭窄的山谷上,多么自在呵!我恨不得打着赤脚去踏上深厚的坚冰呵!可以看出诗人是多么不耐烦!
杜甫毕竟只是诗人而不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虽然没有成功,但作为诗人他自己是感到满足的。
李白在去世前从迷信中觉醒了,而杜甫则一直没有觉醒,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杜甫是淑世心切的人,以契稷自比,想拯救天下苍生,但朝廷既重视道教,即使不是出于信仰的虔诚,你也非歌颂道教不可。
杜甫和这样的人相周旋,而且倚为东道主,因而有时也昧着良心大加吹捧。
把一位飞扬跋扈、在国难期间穷欢极乐的地方军阀,竞公然毫无保留地歌颂起来。
岑参只是在美化朝廷,杜甫则美化了自己,又美化了朝廷。朝廷有了杜甫那样好的谏官,正足证明朝廷有知人之明和用贤之美。这样的朝廷还不休明吗?但实际是怎样呢? 不必要再长篇引述了。不要说比附,也不要说影射,更无需说对号入座,只要想一下古诗“山色有无间”蕴含的意味和境界就可以了。对郭沫若自身来说,或许“扬李抑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这两个历史人物身上,既发现了同一个“自我”,又看到了两个不同“自我”的精神影像。同—个“自我”,正如论者所说:李杜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怨恨和待价而沽的清高;李杜都是忠君主义者,都是神佛崇拜者。”或者说,在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李白、杜甫身上,郭沫若看到了同样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自我——文人从政的郭沫若。两个不同“自我”的精神影像,可以说,是文人郭沫若和政客郭沫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仅湎的真实写照。李白,更多地寄托着文人郭沫若的所思所想;杜甫,更多地负载着政客郭沫若的所欲所求。或许可以简单的说:“扬李”,是为热衷于政治的文人郭沫若,进行自我辩解,在顾影自怜中进行自我安慰;“抑杜”,是对热衷于政治的文人郭沫若,进行自我否定,在贬损非议中进行自我解剖。郭沫若内在精神世界的矛盾,士与仕双重身份的心灵纠葛,都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身上,获得了强烈的共鸣。
《李白与杜甫》之所以没有前言后记,作者也没有多余的解释辩驳,是否是作者欲借历史人物的命运多舛、历史人物的抑郁不得志,来抒发自己沉痛的隐曲之声?是否是像武则天的无字碑那样,功过是非任凭世人解说?或许,当年指示科学院影印《李白与杜甫》的陈伯达,在详读了郭沫若的大作后,终于品出了其中的真味,最终不敢上呈毛泽东、周恩来。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说,《李白与杜甫》是生命渐逝的郭沫若,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在一个无法打开心扉的时代,在一个文网星罗棋布的时代,为自己、也为后世留下的一部隐秘的心灵自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