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青豆情结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吃熏青豆的季节,记忆深处的甘淳、清香漫溢开来,颊齿间顿觉濡满柔韧的香甜。熏青豆,朱家角人称炙毛豆,是水乡朱家角金秋季节里特有的小吃。我觉得特有,—是在朱家角众多琳琅满目、品种各异的小吃中,它是最具有特色的。干爽、小巧、晶莹、碧绿、翡翠般,咀嚼起来柔中有刚,软中有韧,清香溢口,余味无穷,百吃不厌。真是吃了还想吃。二是只有金秋时节,特别是中秋以后,一种名叫“牛踏扁”的扁青鲜毛豆荚上市时,剥出它的嫩肉来,经特殊加工之后才制成的一种小吃。别的季节没有,别的品种的毛豆子也熏制不出如此正宗的熏青豆。三是我这个并非朱家角土生上长的朱家角人,对水乡朱家角三十六年不能割舍的情缘和感悟。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秋天,应朋友之邀第一次来到水乡朱家角。一到朱家角即被碧波荡漾、稻海逐浪,三里长街,古色古香的环境和人文景观所吸引,犹以放生桥的跨度、高度、五孔拱形的结构和气度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老家在浦东,也不能说不是稻米水产之乡,也不能说我不爱自己的老家。然而朱家角水乡的恢宏、大度、厚实确实是老家不能比拟的。潜意识里喜欢上朱家角这么一个地方,不知是冥冥中的安排还是溟潆中的清醒,反正觉得那是那个年代难以寻找到的桃花源。
  踏进朋友家的客厅,画梁雕栋,庭院深深,古朴幽静。—株足有上百年树龄的丹桂挺拔、粗壮,枝繁叶茂,以庭院里厚实的土地为根基,向院墙外展放球形树冠的同时,展放着翠绿和芬芳。
  刚坐定,朋友清健的老祖母随即送来一杯清茶,一碟咸菜苋,一碟熏青豆。我除了受宠若惊般忙不迭地感谢外,剩下的只有惊异。第一次领略了水乡朱家角淳厚的待客之道。如果现在你上朱家角去作客,招待你的,除了茶水依旧,热情依旧,外加各式精美的糕点、水果、巧克力之外,唯独会少了咸菜苋、熏青豆,少了古朴和淳厚。我拿起一粒熏青豆把玩着,碧绿、晶莹、小巧、玲珑,皱起来的皮似鬼斧神工般的微型雕刻、凝固的抽象画,真不知水乡朱家角的人们是如何摆弄出来的。面对一盘翡翠般的微雕艺术品,真不忍心咀嚼它。在 朋友的纵容下放一粒入口,轻轻地一咬,一股淡淡的清香伴着一丝淡淡的烟火味在口中弥漫开来,有一点咸,淡淡的,有一点甜,也是淡淡的。再放一粒在口中,慢慢地咀嚼,仔细地品味,舌根深处仿佛生出了大地青青的芳香和柔柔的阳光般清新味道,隽永,经久不去,渐渐地在脑海深处定格。
  菜苋,嫩毛豆子,并非什么奇特的东西,几乎到处都有,非常土也非常本分。水乡朱家角的人们却能使这些很土的东西,很本分地提升,绵延在历史的长河中,潜移默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牵挂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两年后我终于落户朱家角。一个灿烂的秋天亦亲历了一次熏制熏青豆的全过程。首先要挑选上好的、饱满的“牛踏扁”嫩毛豆荚,剥出扁扁的毛豆子。毛豆肉碧绿,豆衣青白,豆面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凹痕。与其说好似牛蹄踏过留下的印痕,故称“牛踏扁”,还不如说像姑娘的笑靥,整个显得玲珑剔透、晶莹可爱。接着将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加上一定量的盐在沸水中煮成七成熟之后,捞出来,放在—个铁丝编织成的筛子里,搁置在炭灰上即真正开始了熏炙。熏炙时,火不能旺,有热无烟、有火无焰。过去在农村里,一般常用砻糠、木屑点火熏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朱家角镇上百姓已大多改用煤球炉熏制。铁丝筛里烙有姑娘笑靥的嫩毛豆子在热力和手工不停地翻炒作用下,慢慢地皱皮、收缩、内聚起所有能量,以青绿诱人的外表,柔韧干爽的个性呈现在众人面前。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劳作,嫩毛豆肉才终于熏制成炙毛豆——熏青豆。嚼一粒碧绿晶莹的翡翠在口,顿感柔韧软糯满口溢香。这是妻子的杰作,虽然操作得并非炉火纯青,但也深得朱家角水乡母亲的真传。后来妻子还熏制过现在流行的甜味熏青豆,也很到位。
  熏制熏青豆费功费时,非认真不可。任何环节上出现小小的差错则前功尽弃,即使勉强弄成也尽失原始风味。我以为水乡朱家角熏制熏青豆的气度和过程,完全是一种闲适,一种修养,一种情操的陶冶,一种品性的提升,是水乡朱家角特有的文化,又何尝不是水乡朱家角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历练和升华的象征。现在街巷里有时出现的一些“反季节”的熏青豆,其实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的幽灵,并非是水乡朱家角的传统。
  取一碟熏青豆,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品香茗,啜碧粒,咀嚼人事沧桑、情感春秋,或慨或叹,祥和融乐。
  撮一把熏青豆,牵着亲人的手,月街巷、夜漫游,调节身心促进情感,或笑或嗔,解烦解愁。
  即使是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只要有一盘熏青豆,温馨相对,亲情凝聚,唧爵的不仅仅是熏青豆,品味的可是人生,沿袭的应该是朱家角水乡文化的传承了。
  我的孩子们现在不在朱家角工作,但他们仍然非常喜欢水乡的一切,特别是朱家角的熏青豆。每年到了熏青豆的季节,总要回朱家角带上十来斤,慢慢享受。他们从小就受着朱家角民风民俗的熏陶,从骨子里浸润着水乡文化的情愫。事实上水乡朱家角就是以恢宏的胸怀,包容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热爱它的人们,又大度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自己的儿女,辐射着水乡文化的精髓。像我和我的孩子们。
  水乡朱家角是个好地方,天运不已,水流不息,物生不穷。水乡朱家角平静不轰轰烈烈,持久不半途而废,沉着不焦躁,内敛不张扬,秉着宁静致远的意韵,清馨幽雅的魅力,创造着恬淡秀美的自然风光,绵延着代代相传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
  朱家角水乡的熏青豆,名不见经传,然而韵味纯真淳厚,悠远绵长。
其他文献
定居巴黎后,对法语中的一个空间名词——“广场”(Place),觉得有点蹊跷。在汉语中的“广场”,顾名思义,广场者广也,指的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可以举行大型集会的空旷场所。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个,面积在数万至数百万平方米以上;譬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广州的海珠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等。巴黎却有很多Place(广场),不仅把阔大的8公顷面积的协和广场叫广场,还把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弹丸之地也叫广场,岂不是形象大于本
期刊
青春时光,恰巧遭遇中国电影的淡季。小学二年级时,“文革”开始。命运多舛的中国电影,是首当其冲被认定要大大地革一回命的。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在“文革”前的1964年,就批判了《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影片,继而又把《林家铺子》、《不夜城》等十部电影打成了“大毒草”。电影的淡季,其实早早就已出现。一是投拍的新电影不多,二是题材狭窄且品种单一。到了“文革”后,国产故事片基本上就处于停产
期刊
芙蓉姐姐们的狂欢    芙蓉姐姐第一次上报是这样的:“既没有任何预告,也没有任何起因,一个叫‘芙蓉姐姐’的人成为中国网络上的热门人物。”   芙蓉姐姐的人物介绍是这样的:“芙蓉姐姐”,一个来自陕西,游荡在清华、北大的边缘人。2005年初,“芙蓉姐姐”令人叫绝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被清华、北大以及国内无数个BBS转载,顿时成为今年中国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的物。“芙蓉现象”引来议论狂潮。有人
期刊
太阳收工了。  月亮接替了太阳的工作,静静地悬挂在半空中,给夜幕下一切活动的物体以照明。  我挑着一担柴急急地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本可以不这么晚的,我肩上这担柴老早就割好了。只怪那一坡的柴实在太喜人,有半人高且密实。今天是暑假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返校了,我想把这一坡的柴都放倒,让母亲日后直接来挑干柴。因此,只顾低了头挥舞镰刀,让那一片片的柴在我的镰刀下齐齐躺下,却没有抬头看那轮红日,是早早落到后
期刊
去年11月28日晚刚过10时,正当抗议总统竞选舞弊的浪潮席卷乌克兰首都基辅之时,郊外内务部(MVD)各基地响起了警报。1万多士兵爬上卡车。大多数士兵戴着头盔,佩带盾牌和警棍。3000名士兵带着枪枝。许多人戴了黑色面罩。不到45分钟,他们分发了弹药和催泪瓦斯,风驰电掣地冲出基地大门。基辅正在走向可怕的冲突:这种苏式镇压可能会引发内战。然而,乌克兰秘密机构这时出手了。    当湿漉漉的雪花飘落于聚集在
期刊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那是老话。其实,一方土地也养一方树。在上海这方沃土上,就养有品种繁多、杂七杂八的树,它们仪态万方,各极其致,稍微整理一下,竟有20多种:楝、椿、榆、榉、朴、梓、柞、皂荚、合欢、刺槐、桂、枣、柏、杨、谷、柿、枫杨、乌桕、桑、桃、梅、银杏等等,灌木中有槿、黄杨、冬青、酱梅等等。还有不少我叫不上树名的乔木、灌木。梓树材质精细光滑,用来做家具台面最适宜了,它还是刻章用的好材料。被俞平伯先
期刊
1965年,风调雨顺,吃穿不愁,但1965年的话题,却显得沉重。那一年出生的婴儿,如今已到不惑之年。怎样做到不惑?就是要增长知识。我们总该有些长进,才对得起40年来,一日三餐的白米饭。  历史家写史,与文学家写史,总归不同,一路走去,不但步步要考据,而且攻瑕索垢,剖璞呈玉,态度冷静端方,不耍浪漫脾气。这就使读者,觉得可靠,放心。  但有时,上挂下连,生发开去,疑问免不了还是有的。  这一回,是因为
期刊
听徐小凤的经典老歌,读书架上落满尘埃的旧书,给中学时一直要好的同窗用稿纸写信,逃一些无关痛痒的课,夜深对着电脑屏幕打字。这是我简洁明了的生活构成。很多时候,无须别人言明,我也知道自己是个多么了无生趣,甚至于刻板的人。然而在文字面前,我甘愿并铁了心地只做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人。  或许我的骨子里真的如许多熟识的人所说的那样——浸透着满满的忧伤。尽管我知道忧伤毫无用处,却常常冷不丁地被它袭击,如遭雷电
期刊
拿起梅莉莎·班克荣获美国《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奖的《少女渔猎手册》,看到勒口上说它可与菲尔丁的《BJ单身日记》媲美,就把这部七章的小说当作都市言情文学来读,期待里面有个百无聊赖的单身普通女孩,在类似《傲慢与偏见》的情节中找到自己的“达西先生”——奥斯汀笔下的求偶之舞很经典,而走类似套路的电影版BJ,给人印象也相当深刻。可书名中的“渔猎”二字,又不免让人疑心在纽约工作的女主人公简·罗森纳尔有点《
期刊
金嗓子周璇的《夜上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陈子善说:“这首脍炙人口的《夜上海》是大上海的‘音乐风俗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灯红酒绿的都市风光和香醇浓郁的海派风情,从而成为上海的—首‘标志性歌曲’,也是上海的一张‘音乐名片’。”  词作者范烟桥,几乎做过一个才子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一一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大学教员,副刊编辑;写过小说,编过教材,擅长行萆,能绘墨梅,懂美食,写剧本,填歌词……  他的名字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