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1—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3]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1—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3]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