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寻找“钥匙”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13106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1—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3]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把优秀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评价标准总结为“真自主、语味浓、情趣足、效度高”十二字决,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与学界同仁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真自主 语味浓 情趣足 效度高    学界对一堂优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的评价标准很多,众说不一,道理都很充分,我认为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有,即真自主、语味浓、情趣足、效度高。  一、真自主  真自主,就是追求
摘 要: 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作了生动、逼真的描绘,特别是对于女主人公阿兰的描写,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阿兰身上具有勤劳、勇敢、坚韧的特征,她的一生也正是封建社会女性人生的缩影,同时阿兰的经历也可被视为一个封建社会女人的史诗。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阿兰 勤劳 坚韧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赛珍珠是一位既陌生又熟悉的美国作家。她创作了许多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作品
摘要: 本雅明是一位博学大家,他的思想丰富,见解独到。在代表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雅明选取了独特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本文简要对其进行论述,论述本雅明式的现代性。  关键词: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现代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思想家,1940年自杀,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不是依据学科分类来安置主题,而是根据好奇心
摘 要: 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的教学方法中得到激发的。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大的求知欲。要想让高中生喜爱历史课,就必须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motivati
摘 要: 中学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而不是“学会”。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积极地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习能力 培养    在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提升的今天,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学校教育的任务已愈来愈艰
摘 要: 三学期制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突破传统二学期制的瓶颈,给高校注入更多的活力。但三学期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和改革,才能发挥它的预期目标。本文基于南京理工大学实施三学期制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主要探讨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施的效果,并初步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改革 三学期制    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
摘 要: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最著名作家福克纳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的是杰弗生镇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是对美国南方衰败的真实写照。作者着重刻画了三位女性形象—— 康普生太太、凯蒂、小昆丁。本文主要通过这三位女性形象来探析从祖母、母亲到女儿这三代女性人物在传统的南方社会中受到了非人道的压制和摧残和对男权社会的几种态度和采取的行动。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女性形象 反抗  
摘 要: 《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都有关于刘邦的记载。对于这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开国君主,《史记》和《汉书》在其形象塑造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两书对刘邦的称谓,对史料的处理方式,以及对项羽的态度的不同进行比较,从而论证《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  关键词: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高帝纪》 汉高祖刘邦 形象塑造 批判精神    《史记》
摘 要: 舞蹈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艺术特点与描绘,把观众引入到艺术想象的空间,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情感。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一种情感的共同体验。只有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地统一,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  关键词: 舞蹈教学 情感教育 意境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
吴永斌 1975年3月生,民革党员,副教授,湖北理工学院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欧阳中石先生访问学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湖北青联委员、黄石市青联常委,黄石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黄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石政协书画摄影室副主任。被中国书协评为“向人民汇报——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获书法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