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教材的深度解读提升备课的质效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要同时兼顾教材、课标、学生。那怎么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呢?下面笔者以二上《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分享一下具体过程。
  一、在追问中读深教材。
  分析教材时一个总的原则是“问题视角”,也就是带着问题去看教材。带着问题看教材其实就是用一种审辨性思维对教材进行解读,在不断去追问与澄清中引发更深刻地思考和理解。能提出问题,说明有思考,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们拿到一个课题,可以这样提问,“教材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素材?意图何在?为什么出示这句话?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多个版本的素材不一样?哪个版本的素材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内容形成相关的数学思考?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线索去编排?它遵循了学生怎样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符合学生怎样的心理特点?它这样的编排是否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相关的数学本质、发展他们的数学思考同时有利于老师组织相应的教学?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提问获得更好的认知和理解的。
  比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它的基础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已经相当熟练。后续内容是有余数除法问题的分析(周期问题)和竖式计算。周期问题需要的学生完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或者说是模型,那这节课就得突破;竖式计算的错误则集中在余数,所以本节课“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必须要深刻感知。
  教材是这样的:首先情境图是分物品,“每人分3片饼干”“每人分4个草莓”透露出来在初步介入余数的概念时,采用的是“包含除”这种平均分的形式,那我们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不从“等分除”入手?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的话,我们会发现对于为什么会剩余,确实是借助“包含除”比借助“等分除”更易于学生理解及表达。等分除相对繁琐的点在于平均分方式的多元性,可以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继续往下看红点1,“我用○分一分”,透露出学法:直观操作。黄色区域小男孩的“10片饼干吗,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3人,还剩1片”一句话简洁、完整地描述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这也是我们上课需要培养学生作答的标准。小博士的蓝色区域是除法算式及读写。其中人、片、余数分别用红色标注,为什么要这样?按照我们日常习惯,红笔标注多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备课时需要怎么设计环节加以强化?再来看红点2,继续分草莓,依次变动总数,按同样的标准去平均分,并分别出示了直观图及对应的算式,黄色区域是探索出的规律“余数都比除数小”。规律的发现应该突破的?基本的肯定是观察、不完全归纳。但这对规律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本质的,这个规律要想真正理解,关键的点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余数?”所以相對于很多设计把重点放在“探究规律”,“余数的产生”匆匆带过,我们反而要均衡两个内容。所以只要粗略分析下来,其实对整节课就有了一个整体把握,本节课的两个重点也就是核心问题:一是余数的意义,二是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备课模板中的两个活动。备课时要注意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直观操作的过程,切实感受余数的产生过程。这就完成了对教材的一个基本的、粗略的分析。
  二、借助课标和学情来研究细节。
  课标中一要关注学法: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生生互动;二要关注相关的核心素养,具体到本节课,可以对接哪些呢?数形结合的思想(摆、画);推理能力(不完全归纳—严谨论证)创新意识(编题、模型思想)。
  研究学情,猜测这节课学生可能的障碍在哪,课堂如何突破?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集中在以下几点:障碍1:有余数除法与一般除法的割离,也就是说,孩子们虽然通过操作能找到答案,会列算式,但他们会受余数影响,不认为这是平均分或者没有之前的平均分建立联系,所以在设计上,我通过问题“求可以分给几人,其实就是求什么”把学生的思维打通,让他们建立联系,明白都是平均分,只是平均分的结果不同而已。障碍2:对于余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通过直观操作的层面,没有深入理解本质。也就是通过动手分一分他们知道被剩下了,而没有思考为什么被剩下?或者操作过程中暗藏的思维过程“每次都要对比剩下的○够不够4”没有被他们重视。老师可以设计问题“分完了吗?这里还有1个,怎么不分了?”来引发学生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一是对余数的意义理解更清晰,二是为后续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做了铺垫。障碍3: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可以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但运用起来就迷糊。究其原因,是对与结论的得出停留在观察规律的层面,而对规律的产生根源没做深入分析。解决策略:1是沟联情境,每个算式都追问“余数为什么被剩下”,引发学生关注本质“剩余的数量(即余数)达不到再分一次的标准(即除数),所以被剩下”。2是对于“16÷4”为什么没剩余了,也就是从有剩余到无剩余的拐点处理上多多着力,多角度理解(操作、推理)。三是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追问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难点突破,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一定是透彻的。事实也证明,后续练习中本部分内容学生都能灵活处理,出错较少。本节课上完,学生回家主动跟家长讲解了,我觉得这也说明我们把课上到孩子心里去了,让他们感受到了知识本身的魅力。
  三、精选、改编练习题。
  准备练习题时,需要“甄选练习、优化方法、深入处理”。每个练习都有其使命,要突破什么问题;方法上怎么优化,达到效益最大化?处理过程中怎么追问,让学生思维更深入。本节课我的练习设计如下:1、(必考基础题)知识点:余数和除数关系2、(必考拓展题)知识点:余数和除数关系。3、拓展题:(被忽略的思维价值:抽象---直观)沟通等分除,对比不同情况下算式的单位。
  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但相信在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中,遗憾会越来越少!
  山东省肥城市龙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实践是核心所在,只掌握科学理论知识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理论教学转为实践。同时,在素质教育下,要求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强化动手能力。基于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明确动手能力培养原则的基础上,探究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學阶段,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类课程,涉及知识内容众多。通过良
期刊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面临难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初中体育教师要认清现实,给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发展。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个人主义,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合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团队精神;重要性;分析措施  一、分析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加强了主题阅读教学的力度,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适应教育的影响较深,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教师需要借助新课改的力量进行教学策略的强化。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新高考下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然后再进一步探讨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主题阅读;教学
期刊
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核心素养的时代,就我们整个基础教育都要以核心素养形成发展为宗旨。课堂教学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价值、意义。简单来说课堂为什么而教。为核心素养为教。  什么叫核心素养,简单地说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
期刊
【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紧紧跟随教育教学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而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具备一个健康身体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体育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游戏;应用分析  一、合理设计应用体育游戏,保证体育游戏应用的有效性  想要保证体育游戏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于学校输送的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相关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因此,相关技工院校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视力度,并且以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具体的课程教学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技工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问题  前言:現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企业与企业之间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同时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法也都迎来了多种改变。在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数学知识收获。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1 适当预习内容  在帮助学生们进行有效性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深刻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科学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模式探究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做出重要指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并且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得以优化,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影响下,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营造德育氛围;有效策略  一、优化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德育氛围  在营造德育氛围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师生关系更加优化。因此,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有效的关心。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教师
期刊
【摘要】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重心。当前学前教育存在课程定位上的功利化,课程实施上缺乏系统化、课程内容编排不平衡、课程评价上比较片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需要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构建幼儿园课程评价机制,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幼教;课程质量;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度化,也越来越普遍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