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Learning to do》价值观,给我们以新思维,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这种价值观应成为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选择与定位。这对高频率快节奏生活中打拼的人们,追求和选择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须有一个框定打拼的定力,这个定力应该是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文化。而《Learning to do》价值观对企业价值观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Learning to do》 价值观 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
一、《Learning to do》价值观
《Learning to do》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 to do》价值观,从《Learning to do》的角度为切入点,突出强调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理念,主题鲜明,喻意深刻、内涵丰富,时代感强。它强调的中心价值观是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Learning to do》价值观给我们以新思维,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这一价值观对我们思考问题应具有一定启迪。我们都很清楚,在21世纪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尤其是当这些挑战是来自传统的思维和习惯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变革就更加重要,特别是价值观的变革更是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要带动一个真正的变革,必须首先变革我们自身中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由于全球化创造了一种迅速延展的跨文化交流的环境,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和谐地共同生活与工作,不管一个人生活在何种经济形态下,价值观是头等重要的。21世纪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谐共处,从而实现世界的和平,这已是人类思考和行为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提出来,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精神。这一时代精神,无论是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业文化价值观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四个尊重’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尊重。劳动的主体是人,知识为人所掌握,创造是人的知识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人才是勤于劳动和勇于创造的人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归根到底就是尊重人。”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Learning to do》倡导的价值观就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并提倡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达到“内化于情感,外化于行动”,这与“四个尊重”达到了和谐有机的统一。
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而这些烙印可以从多维度体现。具体为:
从价值观是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及社会主导价值观演变的历程角度影响人们的文化诉求;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主导趋向,以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形成人们的价值行为趋向,使人们在无意识之中确立起“自我接受”的价值观念,并形成惯常的价值行为习惯。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价值观的影响,如人们常常会观察他人的言行,从中思考其利弊干系,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使人们的生活更趋于现实而具体,如自觉不自觉地会考虑“效益”、“成本”等经济账,最终得出“合算与不合算”即“值与不值”的结论。并将其“合适选择”运用于自身的思考与行为中,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其选择多从个体受益多少为价值判断,对集体或社会的受益多少认为可忽略不计,认为市场经济讲效益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有些人将其作为千真万确的真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职业岗位中的现实利益更为突显,如在一些人看来,做“分外”工作是不可思议事情,是绝对不能干的傻事。而对分内的工作也不能使自己不合算,如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契而不舍得做实做细这份工作,那可就太亏了,因为在他/她的价值观念里,应该是少予多取才是合算的,也是自己“聪明能干”的体现。这种人的价值观导致的价值行为,会严重的磋商爱岗敬业者的积极性,会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长此以往,会销蚀积极的价值观而引导消极的价值行为。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而提出的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它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等。现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指企业员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一个企业的兴衰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又引导着企业行为方向。而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只有在共同的“尊重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真理和智慧”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并在其引导下的企业行为,才能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因此,企业若只顾自身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必将出现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既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影响企业自身形象而使企业生命衰竭。将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价值观运用在经营过程中,严把商品进货关,保证商品质量,将“顾客是上帝”理念落实在行动上,提高服务档次,满足顾客的需求与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一致的。企业的价值观应是建立在“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的基础上。因为任何企业的行为都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是与人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的,行动从思想中来,而思想从价值选择中来。因此《Learning to do》“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一致的。而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正是企业价值观文化渗透于企业行为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奎苏姆宾主编. 余祖光译.《学会做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周治华:《全面理解“四个尊重”》人民网,2005年5月25日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第31页
[关键词] 《Learning to do》 价值观 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
一、《Learning to do》价值观
《Learning to do》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 to do》价值观,从《Learning to do》的角度为切入点,突出强调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理念,主题鲜明,喻意深刻、内涵丰富,时代感强。它强调的中心价值观是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Learning to do》价值观给我们以新思维,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这一价值观对我们思考问题应具有一定启迪。我们都很清楚,在21世纪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尤其是当这些挑战是来自传统的思维和习惯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变革就更加重要,特别是价值观的变革更是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要带动一个真正的变革,必须首先变革我们自身中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由于全球化创造了一种迅速延展的跨文化交流的环境,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和谐地共同生活与工作,不管一个人生活在何种经济形态下,价值观是头等重要的。21世纪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谐共处,从而实现世界的和平,这已是人类思考和行为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提出来,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精神。这一时代精神,无论是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业文化价值观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四个尊重’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尊重。劳动的主体是人,知识为人所掌握,创造是人的知识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人才是勤于劳动和勇于创造的人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归根到底就是尊重人。”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Learning to do》倡导的价值观就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并提倡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达到“内化于情感,外化于行动”,这与“四个尊重”达到了和谐有机的统一。
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而这些烙印可以从多维度体现。具体为:
从价值观是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及社会主导价值观演变的历程角度影响人们的文化诉求;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主导趋向,以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形成人们的价值行为趋向,使人们在无意识之中确立起“自我接受”的价值观念,并形成惯常的价值行为习惯。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价值观的影响,如人们常常会观察他人的言行,从中思考其利弊干系,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使人们的生活更趋于现实而具体,如自觉不自觉地会考虑“效益”、“成本”等经济账,最终得出“合算与不合算”即“值与不值”的结论。并将其“合适选择”运用于自身的思考与行为中,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其选择多从个体受益多少为价值判断,对集体或社会的受益多少认为可忽略不计,认为市场经济讲效益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有些人将其作为千真万确的真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职业岗位中的现实利益更为突显,如在一些人看来,做“分外”工作是不可思议事情,是绝对不能干的傻事。而对分内的工作也不能使自己不合算,如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契而不舍得做实做细这份工作,那可就太亏了,因为在他/她的价值观念里,应该是少予多取才是合算的,也是自己“聪明能干”的体现。这种人的价值观导致的价值行为,会严重的磋商爱岗敬业者的积极性,会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长此以往,会销蚀积极的价值观而引导消极的价值行为。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而提出的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它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等。现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指企业员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一个企业的兴衰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又引导着企业行为方向。而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只有在共同的“尊重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真理和智慧”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并在其引导下的企业行为,才能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因此,企业若只顾自身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必将出现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既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影响企业自身形象而使企业生命衰竭。将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价值观运用在经营过程中,严把商品进货关,保证商品质量,将“顾客是上帝”理念落实在行动上,提高服务档次,满足顾客的需求与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一致的。企业的价值观应是建立在“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的基础上。因为任何企业的行为都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是与人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的,行动从思想中来,而思想从价值选择中来。因此《Learning to do》“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一致的。而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正是企业价值观文化渗透于企业行为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奎苏姆宾主编. 余祖光译.《学会做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周治华:《全面理解“四个尊重”》人民网,2005年5月25日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