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和“汉学主义”刍议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外汉学的直接参与者之一,我一向关注中国学界三十年来关于“汉学”研究以及近来关于“汉学主义”的相关讨论。该说的似乎都说了。可是,鉴于“汉学”和“汉学主义”论题依然具有的现实性,我还是想就相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我想谈的是两个问题:一、“汉学”与“中国学”之争;二、“汉学”和“汉学主义”。本文虽然也涉及一些理论问题,但更多的是就学科概念以及相关问题讨论中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谈一些感想。
  一、“汉学”与“中国学”之争
  海外中国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学界趋之若鹜。人们亦围绕这个研究方向或学科之名各抒己见,名称之争似乎从未停止过。说到底,一切都关乎“汉学”或“中国学”的界定问题。三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概念万花筒,这在现有的学术机构、期刊、集刊或丛书名中可见一斑:“汉学”、“中国学”、“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国际汉学”、“国外汉学”、“世界汉学”、“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等。其实,汉学或中国学本来就指外国学人所从事的中国研究。
  业内人士都知道,学科意义上的“汉学”(Sinologie,Sinology)源于法国(以雷慕萨于一八一四年担任法兰西学院开设的“汉文与鞑靼文、满文语言文学讲座”的第一任教授为标志),“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或China studies)专利则在美国。因此,有人将汉学区分为“传统汉学”和“现代汉学”(“新汉学”),其原因也是传统汉学以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为主,重视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人文科学专题,且为文本中的中国;现代汉学则以现实和实用为指归,注重社会科学研究,比如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这种划分来自美国。中国研究在“二战”后的美国蓬勃发展,并最终确立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霸主地位,这给了美国人足够的底气来同“老欧洲”的汉学保持距离。当然,美国人不会完全不知道,汉学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范式,“二战”后的欧洲汉学已不再是近代以前的中国语言文学等人文科学研究了。
  至于“中国学”与“汉学”没有差别,“中国学”与“汉学”截然不同,“汉学”包蕴“中国学”,“中国学”涵盖“汉学”等等。每种说法仿佛都有一定的依据,可是,为何几种说法都能成立呢?究竟哪一种更可取呢?还有人偶尔提出学科名称问题,这说明名称之争和分歧依然存在。顺便提一句:我们今天所用的对应Sinologie的“汉学”概念,源于江户时代的日本,相对于“兰学”,即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洋学”(“西洋之学”)。
  另外,汉学是外国人所从事的学术,为什么在他们那里没有就“汉学”或“中国学”问题进行过如此热闹的讨论?美国的Chinese studies挂靠在不同科系,这同“二战”后美国以“区域研究”(area studies)重组人文、社会学科有关,有其知识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这不是传统Sinology的栖身之地。或者,美国人认为Chinese studies涵盖Sinology。更有人以为,“汉学”是一门过了气的学问,“中国学”才是希望所在。这些人不一定知道,Sinologie(法、德)、Sinology(英)这个由半拉丁半希腊词源组成的概念,原义就是Chinese studies或China studies。不可否认,美国人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欧洲概念“翻译”成Chinese studies,是想用一个新的名称来彰显“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或者突出战后美国所取得的确实可观的成就。尤其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年轻的美国学者一般不愿自称汉学家,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做理论的,或者至少是比较文学家。但是如前所述,美国学界提出Chinese studies之时,法、德等国的Sinologie早就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那里的汉学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专注古代,而是逐渐将目光转向当代和过去不久的中国事物和发展状况。德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佛兰阁就已经视汉学为研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学科。
  的确,传统汉学侧重于中国语言文学,就同西方许多传统的语文学学科一样。但是汉学似乎一开始就有所不同,并非纯粹的语文学。纵观欧洲汉学,我们始终能够看到汉学之“无所不包”的中国问题研究。因此,所谓的人文科学取向与社会科学取向的两派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历史幻象。纵观当今欧洲在Sinology名下和美国在Chinese studies名下所从事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两种取向之分也是失当的。不少人刻意采用欧洲“汉学家”和美国“中国学家”之名号,其实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而已。当今西方的不少大学将汉学设置在东亚研究之内,其“区域研究”亦即跨学科特色是很明显的,它涉及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法学、社会学和语言文学等诸多领域。
  在学院派汉学之初和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学术研究中并不存在我们今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严格区分,许多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还没问世。并且,谈论海外汉学,各国情形有别,发展也极不平衡,因此,很难一概而论。对那种硬性区分欧洲汉学和美国中国学的做法,我只能说,美国有很好的人文科学取向的汉学成果,欧洲有很好的社会科学取向的中国学成果,而且不只是在当代。如果今天还有人为孰是孰非而感到疑惑,那我只想指出:“Sinologie/汉学”从来就是Chinese studies,亦即“中国学”。
  二、“汉学”和“汉学主义”
  “Sinologie/汉学”概念在中外辞书中的释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是狭义还是广义或不同释义,自然反映出论者对“汉学”的不同认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辞书中的“汉学”定义,未必符合汉学历史和现状。美国学者用“中国学”来与“汉学”相区别,显然更多地受到狭义汉学释义的影响。据本人有限的阅读,“汉学主义”(Sinologism)还未收入辞书。这个新概念顯然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产物,约产生于二十世纪最后几年,释义当为“汉学中的东方主义”。周宁的《汉学或汉学主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四年第一期)一文,是国内学界较早论述汉学主义的力作。该文最为耀眼之处,是其一以贯之的意识形态批判特色。
  “汉学主义”的理论依据是后现代、后殖民理论,如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理论,福柯的话语理论,尤其是萨义德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学说,“汉学主义”便是由此演绎而出的。其主要论点是:汉学与其说是一门学问或知识系统,毋宁说是“想象”、“神话”和“意识形态”。它所塑造的“文化他者”话语,不仅表述知识,而且显示权力,体现出汉学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之间的一种关系。汉学是西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且贯穿始终。因此,近年来的“汉学热”由于缺乏学科批判意识而造成一种“自我汉学化”和“学术殖民化”动向,中国学术有可能成为西方文化霸权话语的工具。这一切最终导致对汉学知识和“汉学叙事”之合法性的质疑。应该说,周宁君的问题意识,他对意识形态话语特征的嗅觉,对西方现代性“大叙事”所营造的“文化他者”形象的解剖和分析,都是值得称道的。另外,他把汉学看做一种叙事,一种选择、表现、结构、生成意义的话语,以及他对西方中心主义之学术观念的认识,多少有其合理之处。这里我想就“汉学主义”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萨义德对“东方主义”之系统的、全方位的批判,为解析殖民话语提供了影响深远的分析模式,也为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他的理论明显忽略了东方学的复杂性,主题先行却很成功地挖掘了论据,以至于能区别对待不同的历史发展,一概而论地进行历史和文化比较。后来,斯皮瓦克(G. Ch. Spivak)和巴巴(H. K. Bhabha)等人的理论,试图修正为跨学科、跨国界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建构指引方向的《东方学》中的一些观点,萨义德本人的晚期著述也对自己的前说有所变通。但从萨义德“东方主义”推演而出的“汉学主义”的总体判断是,它对“汉学叙事”之意识形态本质的批判,先天带有“东方主义”在不少问题上的特色,难免有一偏之见。
  在此,我们首先需要辨析“汉学”同“东方学”的关系。尽管《东方学》对汉学略有涉猎,萨义德也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汉学属于东方学,但是这种隶属关系并不是那么可靠的。一七九五年成立于巴黎的“东方语言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小时候,日子是亘古不变的节奏,简单,琐碎,却温情脉脉。大把闲置的时光里,我喜欢搬一条宽宽的凳子坐在院子树荫下做作业,暖暖的阳光里,祖母坐在老式的旧木凳上,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她突然哼起了歌,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似有一种沧桑感,也不知道她哼的是什么,我忍不住问她:“嫲嫲,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祖母一惊,头一低,眼睛从针线里移出来:“哎!什么歌也不是,哼着好玩!我年纪大了,一辈子都是在穷苦
严冬的一个下午,刘大柱被一股冷风推上公交车。车厢里开有暖气,一股暖意蔓遍全身,这使得在小城浪荡多年的他,竟生出几分不舍。他乘车前往火车站,就要离开这里,回乡下老家了。  车子开动后,刘大柱习惯性地四下睃巡,猛地看见了疤脸。疤脸见到他一愣,但很快镇静下来,冰冷的眼光里夹杂着几分嘲弄,佯作无意地晃过来,轻蔑地猛“咳”一声,一口浓痰唾到他脚边,然后朝后挤去。  刘大柱心里清楚,疤脸是个狠角儿,之所以恼恨
那一年,从老屋搬出去的时候,能拿的东西,大到一个柜子,小到一副碗筷,都打包收拾妥当,通通装到待发的卡车上。转到后院的时候,我忽然看到母亲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那棵迎风挺立的柿子树。  我知道母亲的心思,于是试探着问母亲:“要不要也将柿子树挖了带走?”  母亲缓过神来,然后用温和的目光看着那棵柿子树,许久才说:“留着吧,它不光可以陪伴老屋,而且以后在外想念故乡的时候,只要看到身边的树,就会想到老屋这棵柿子
复仇案件,在古今中外的司法史上都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特殊案件类型,因其不仅涉及一般意这样的关系,是可以让温葆深暗助吴云办理私密事务的。再回到吴云 “时术皞翁”的称呼上。“时术 ”“皞翁”对应姓氏,对应的就是字号。皞,《康熙字典》引《广韵》释为 “明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光明洁白之貌 ”,则“皞”与“明”同义,而温葆深恰好字 “明叔 ”,大概不完全是个巧合。  “时术皞翁”影射 “温明叔 ”,
5月21日至22日,美丽的山水洲城长沙,《时代邮刊》迎來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读者、发行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时代邮刊·新时代”长沙笔会。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绍权、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欧阳勋出席笔会并讲话。《时代邮刊》总编辑唐韶南主持会议。《时代邮刊》执行总编罗满元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刊物的成长历程。鲁迅文学奖得奖作家、湖南省
邓萃雯至少有4个角色深入人心:《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的姚小蝶、《金枝欲孽》中的如妃、《巾帼枭雄》中的康宝琦与《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的郑九妹。姚小蝶将她推上事业高峰,如妃令她在大起大落后再度翻红,康宝琦与郑九妹则让她连获两届香港无线电视台(以下简称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成为TVB第一人。  邓萃雯33年的演员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入行挣钱又出国留学、意外走红却大起大落、重整旗鼓后判若
垃圾堆积在几乎每栋奥斯芒式公寓楼的门口,引发街巷中的造山运动,恶臭四散。城市停止了运转,连地铁也不再通行。如果你的抽水马桶坏了,对不起,请忍耐。邮政都关门了,更别说银行和商场。没地方买糖,没地方购烟,没地方听天气预报。但这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在有些街区,催泪瓦斯的浓烟还在升腾,哪怕你住在五层也难以幸免。是的,这是一九六八年五月中下旬的法国巴黎。  一九六八年的 “五月风暴 ”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关于
张健雄是一位欧洲研究学者,长年浸染在西方文化之中,又经常游学海外,亲身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他的随笔集《当东方相遇西方》,正是长期浸染在西方文化中的体悟。  我读这本书时首先感慨作者的知识之渊博和涉猎之广泛,这使他在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时进退自如,许多材料仿佛信手拈来,何况他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和发散性,常常会将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放在一起加以对比,然而所得出的结论又让你心悦诚服。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文
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利用假期到美国一些城市作短暂的游览,这两个国家的社会状况使我深有感触。回国后,很想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写出来,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然而我对别人写的这方面的报导文章和书籍,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  最近,偶然看到新出版的张彦同志所著《一个驻美国记者的见闻》一书,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书中写的事情,我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作者以担任记者的有利条件,在美国跑遍东西南北,接触三教九流
吴冠中一生最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鲁迅对于吴冠中来说,是灯塔,是路引,是精神导师。今天,人们不仅仅能在《野草》《鲁迅诗意图》和《鲁迅的故乡》等作品中,看出吴冠中对鲁迅的致敬,还能从吴冠中坚持艺术探索的性格中,看见鲁迅对他的深刻影响。吴冠中写道:“鲁迅先生说过因腹背受敌,必须横站,格外吃力。我自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