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43-02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人体肠道中有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是人体细胞数10倍。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主要参与生物拮抗(防御感染)、营养吸收与代谢、免疫应答调节等[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明显减少,且其数量减少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密切相关;多种益生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导致的水样泻,在疾病早期使用疗效更明显[2-3]。
研究证实,益生菌除能有效缩短轮状病毒病程1-1.5d外,还具有减少轮状病毒在肠壁的脱落,或促进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及增加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作用[4]。
我院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共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均小于2岁。所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经抗病毒、补液、蒙脱石散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商品名 思连康,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龄: ﹤6个月 500mg 一日2次; 6个月至1岁 1000mg 一日2次; 1岁至2岁 1000mg 一日3次,一次2片;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1998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5]。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能有效缩短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程。
2.1两组平均大便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1.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6天大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平均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道菌群作为宿主内部的“微生物器官”通过维持黏膜正常通透性而维持肠道完整的防御屏障功能;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免疫球蛋白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均衡细胞因子释放而调节肠道炎症反应;通过抑制肠道黏膜过度生成炎症因子并降低系统全身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对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6-7]。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本药口味适宜婴幼儿,应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德鑫。肠道微生态制剂与消化道疾病的防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49.
[2] 刘东海,刘小玲.妈咪爱与思密达连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913-2914.
[3] 陈汶,周晓玲,崔云龙.宝乐安(酪酸梭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6例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4):390-391.
[4] Vrese Mde,Martea PR.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effectcs on diarrhea [J].JNutr,2007,137(2):803-811.
[5] 袁静泊,蒋文锦,蒋皓。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1)12-13.
[6] Backhed F,LeyRE,sonnenburg JL,et al.Host-bacterial mutualism in the human intestine [J].Sciencem,2005,307(5717):1915-1920
[7] Neish AS.Microbes in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9,136(1):65-80.
[8] 王文建,郑跃杰。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人体肠道中有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是人体细胞数10倍。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主要参与生物拮抗(防御感染)、营养吸收与代谢、免疫应答调节等[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明显减少,且其数量减少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密切相关;多种益生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导致的水样泻,在疾病早期使用疗效更明显[2-3]。
研究证实,益生菌除能有效缩短轮状病毒病程1-1.5d外,还具有减少轮状病毒在肠壁的脱落,或促进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及增加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作用[4]。
我院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共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均小于2岁。所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经抗病毒、补液、蒙脱石散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商品名 思连康,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龄: ﹤6个月 500mg 一日2次; 6个月至1岁 1000mg 一日2次; 1岁至2岁 1000mg 一日3次,一次2片;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1998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5]。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能有效缩短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程。
2.1两组平均大便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1.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6天大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平均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道菌群作为宿主内部的“微生物器官”通过维持黏膜正常通透性而维持肠道完整的防御屏障功能;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免疫球蛋白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均衡细胞因子释放而调节肠道炎症反应;通过抑制肠道黏膜过度生成炎症因子并降低系统全身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对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6-7]。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本药口味适宜婴幼儿,应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德鑫。肠道微生态制剂与消化道疾病的防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49.
[2] 刘东海,刘小玲.妈咪爱与思密达连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913-2914.
[3] 陈汶,周晓玲,崔云龙.宝乐安(酪酸梭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6例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4):390-391.
[4] Vrese Mde,Martea PR.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effectcs on diarrhea [J].JNutr,2007,137(2):803-811.
[5] 袁静泊,蒋文锦,蒋皓。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1)12-13.
[6] Backhed F,LeyRE,sonnenburg JL,et al.Host-bacterial mutualism in the human intestine [J].Sciencem,2005,307(5717):1915-1920
[7] Neish AS.Microbes in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9,136(1):65-80.
[8] 王文建,郑跃杰。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