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29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地灌输知识,缺乏历史与实际的联系,只会让学生感到历史的久远和陌生。如果教学中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历史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就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百家争鸣”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因人物众多、思想和主张各异,如果纯粹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会让学生学得晕头转向。如果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易于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如果让孔子、庄子、韩非子做你们的老师,你觉得他们会用什么方式处理犯错误的同学·你觉得他们的处理方法谁的最好·为什么·如果让你处理,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情境,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能立刻吸引学生的兴趣,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研究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强化知识学习,而且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发现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历史的价值。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指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微视频等,为学生呈现、再现历史中的人和事,以生动、直观的视频、图片、问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杜绝“今天我们学习第xx课,主要目标.....”的导入方法,在课的伊始就讲究艺术,以生动的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历史课堂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例如,七年级历史的第一-课应注 重激趣,改变直奔主题讲新课的做法,而是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猜猜看,历史会讲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讲秦始皇,讲孔子,讲曹操和诸葛亮,讲董存瑞炸碉堡....然后 ,教师再让他们说说其中一一个历史故事,有的说孔子的《论语》, 有的讲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有的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教师把历史课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课堂教学中也应融入趣味元素,为课堂增趣。例如,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科举制度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如果你当时担任吏部官员,你在选拔官员上会采用什么标准·这样的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有效互动,真正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突出史为今用。
再者,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不仅给学生视觉的享受,也利于学生从插图中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应适当给以点拨。例如,商鞅变法是“秦统-中国”的难点,巧妙运用教材中的“商战图”可以为枯燥的历史知识增添趣味。教师根据这幅‘商战图”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告诉学生图中正中间席地而坐的就是秦孝公,他与几个大臣辩论改革的问题;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根据每- 一个人物的表情等猜猜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让教材中的插图“活’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畅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伴随教学体制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日渐丰富化,其中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在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盛唐气象”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用多媒体将盛唐时期的史料、图片等引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些与盛唐相关的历史趣事,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探究。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探索性问题,如盛唐有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让学生在探索中更好地把握歷史内涵。
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可以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可以与历史“面对面交流”,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特殊节假日8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历史问题开展辩论活动,或者让学生讲相应的历史故事。在历史教材后面的“活动与探索”内容中,有很多问题都具有辩论意义,教师可以以这些问题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历史问题,便于他们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借助团队的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同学生的具体状况相结合,指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具体状况等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分组,让不同小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如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状况以及教学内容,将他们分成五个小组,各组学生分别从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萍浏醴起义中选出一个研究对象,通过小组活动,掌握起义时间、领导人、影响及意义等,最后各组学生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与其他小组学生共同分享。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 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结论:总之,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应与现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通过“以史为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预见未来,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有效课堂的“支点”,让历史课堂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潘荣信.浅析如何打造师生互动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6(25):107.
[2]李苏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6(07):121.
[3]庞超飞.乡土资源与中学课堂的结合——以杭州塘栖古镇为例[J].文教资料,2016(02):193-19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29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地灌输知识,缺乏历史与实际的联系,只会让学生感到历史的久远和陌生。如果教学中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历史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就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百家争鸣”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因人物众多、思想和主张各异,如果纯粹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会让学生学得晕头转向。如果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易于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如果让孔子、庄子、韩非子做你们的老师,你觉得他们会用什么方式处理犯错误的同学·你觉得他们的处理方法谁的最好·为什么·如果让你处理,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情境,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能立刻吸引学生的兴趣,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研究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强化知识学习,而且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发现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历史的价值。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指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微视频等,为学生呈现、再现历史中的人和事,以生动、直观的视频、图片、问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杜绝“今天我们学习第xx课,主要目标.....”的导入方法,在课的伊始就讲究艺术,以生动的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历史课堂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例如,七年级历史的第一-课应注 重激趣,改变直奔主题讲新课的做法,而是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猜猜看,历史会讲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讲秦始皇,讲孔子,讲曹操和诸葛亮,讲董存瑞炸碉堡....然后 ,教师再让他们说说其中一一个历史故事,有的说孔子的《论语》, 有的讲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有的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教师把历史课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课堂教学中也应融入趣味元素,为课堂增趣。例如,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科举制度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如果你当时担任吏部官员,你在选拔官员上会采用什么标准·这样的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有效互动,真正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突出史为今用。
再者,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不仅给学生视觉的享受,也利于学生从插图中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应适当给以点拨。例如,商鞅变法是“秦统-中国”的难点,巧妙运用教材中的“商战图”可以为枯燥的历史知识增添趣味。教师根据这幅‘商战图”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告诉学生图中正中间席地而坐的就是秦孝公,他与几个大臣辩论改革的问题;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根据每- 一个人物的表情等猜猜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让教材中的插图“活’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畅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伴随教学体制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日渐丰富化,其中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在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盛唐气象”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用多媒体将盛唐时期的史料、图片等引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些与盛唐相关的历史趣事,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探究。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探索性问题,如盛唐有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让学生在探索中更好地把握歷史内涵。
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可以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可以与历史“面对面交流”,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特殊节假日8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历史问题开展辩论活动,或者让学生讲相应的历史故事。在历史教材后面的“活动与探索”内容中,有很多问题都具有辩论意义,教师可以以这些问题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历史问题,便于他们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借助团队的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同学生的具体状况相结合,指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具体状况等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分组,让不同小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如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状况以及教学内容,将他们分成五个小组,各组学生分别从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萍浏醴起义中选出一个研究对象,通过小组活动,掌握起义时间、领导人、影响及意义等,最后各组学生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与其他小组学生共同分享。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 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结论:总之,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应与现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通过“以史为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预见未来,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有效课堂的“支点”,让历史课堂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潘荣信.浅析如何打造师生互动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6(25):107.
[2]李苏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6(07):121.
[3]庞超飞.乡土资源与中学课堂的结合——以杭州塘栖古镇为例[J].文教资料,2016(0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