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初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的交流方式,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文化翻译逐渐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分别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化性、创造性和历史性五个特性入手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述了去字梏,重组句和建空间在内的三种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翻译特性视域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
  一、前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实现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要想传播出去,向全世界人们传播和普及,就需要将汉语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让外国人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准确的传播华夏文化、翻译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译文呢?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从翻译本身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化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着手,论述了翻译的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三原则,以便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二、翻译的文化特性
  (一)社会性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说:“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人类是群居动物,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难免会有交流,而翻译活动也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翻译不可能离开人和语言而单独存在,所以说,翻译具有社会性。每个独立的国家或者国际性组织,都会设立外交部,召集双语及多语外交官,这些都能足够证明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也会产生具有国家特点的词汇,比如,像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等等具有中華文化内涵的词汇都可以证明翻译具有社会性,在翻译中就需要准确把握其文化内涵。
  (二)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在世界上生存延续的身份证,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还是造成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翻译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也是交流文化,促进文化交融和碰撞的过程。各个国家和民族通过翻译来交流文化,传递信息,传达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国家,可能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了解不同国家和名族的文化,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例如:中国人往往将狗看成令人讨厌的东西,认为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像“狗腿子”、“狐朋狗友”等等,虽然现在很多家庭养狗作为宠物,但是狗的形象还是具有一定的贬义。而英语文化中,人们却认为狗是人类的伴侣,也有不少与狗有关的称赞之词,比如说“a lucky dog”,就是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幸运。
  (三)符号转化性
  每种语言都是一种不同的符号,翻译就其具体形式来看是在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化,在翻译原文时,要彻底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再重新编排译出译文,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切记不能逐词翻译,使得文章内容枯燥乏味,符号转化性的优点在于使译文显得地道生动使译入语读者容易理解并取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对等的感受和效果。比如在中文和英文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因此汉译英过程中,译者经常造错句,如“北京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许多人翻译成“Beijing now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air problem.”。由于把北京当成了主语和把存在当作了谓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主谓结构,“Beijing exist”这使得主要结构围绕“the existence of Beijing”,“ Beijing exist where”“how long does Beijing exist”,这些意义和原句是完全不同的。
  (四)创造性
  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翻译的创造性,也就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在众多的表达方式里面挑选一个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然后通过原文的构架等尽可能再现原文的意境风貌和内容等。(霍欣琰,2015)。中国有句老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共俗。这句话如果按照字面意思逐字翻译就会让译者束手无策,但是如果在了解了原文含义之后,运用更为通俗的英文来翻译,效果就会好得多,可以翻译为“People within one hundred square miles do not share their way of life, people within one thousand square miles do not share their custom”。同样的,同相同的作品,由不同的译者进行翻译,获得的译文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李治华和雅歌、杨宪益和戴乃迭、英国的霍克斯等都曾翻译过我们的四大名著《红楼梦》,然而却各有千秋、风格各异,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五)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出来的作品内容也是不尽相同。在翻译著作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作者写作时身处的历史环境,要将当时的历史环境还原到原文中,不能使译文与时代背景脱轨。正是由于翻译的历史性,很多我们当时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慢慢得到答案。所以说“翻译无定本”,翻译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又具有不断超越现在、丰富完善的潜力,译者也会逐渐解决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在二战时期,德国的译者们不会将纳粹当成一个贬义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在现在社会却是霸权主义的象征。
  三.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
  (一)去字梏
  在翻译中,要正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必须细心地揣摩作者的意图,要在动态的语境中正确领悟字词的意义,全面地把握上下文的关系。翻译本质上是一种将原文进行转化,并解释含义的过程,它不能一对一的解释,很少有文章可以逐词逐句地翻译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两种语言是完全对应的。因此,直译只能导致翻译出无法令让人信服的语言。例如,“他晚上常常睡得很晚”,许多人会将“睡得很晚”翻译成“sleep late”。在中文的逻辑中,“睡得很晚”相当于“在晚上睡得晚”。英语的“sleep”对应中文“睡”, “late”对应“晚”,所以你可以翻译“睡得晚”成“sleep late”吗?结果是错误的。“He always sleeps late at night”在中国意思是“他总是起得很晚”,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He often stays up late at night”。再比如,成语“少年老成”也不要译出“old”的字眼,而是译成“young but experienced”, 用“experienced”去除字梏,更贴切表达词义。   (二)重组句
  字与句分不开,字词在句子中才有上下意可谈。在翻译时,可以不用拘泥于原文的顺序,在不影响原文立意的情况下,适当通过重组句,是文章内容建立起一个新的框架,是原文的意义得以复活,突出其核心内容,令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用意。比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翻译为”Diamond cuts diamond“,此句从字面上看与原文截然不同,引入了”钻石”这个词,乍一看感觉与原文出入很大,但是仔细思考之后,钻石确实是珍贵的东西,用它来形容优秀的人才也很合适,那钻石碰钻石,优秀之人进行比拼,也是很好的解释了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含义。再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译成“Every man has a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ate of his country”。再看在重组句的模式下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虽然少了与文中兴亡的意象,但是用“fate”更好地把兴亡的意味表达出来,且更符合英文的表述方式。
  (三)建空间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翻译出文章的原意,还要表达出原作的深层韵味,挖掘出作者创作中的隐含意义,建设一个开放的空间,让读者与作者能进行对话关系,领悟到深层次的“意”与“味”。许渊冲教授译的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 A flock of white egrets flies into the blue sky. My window frames the snow -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 My door oft says to eastward -going ships“Goodbye! ”(陈奇敏,2012)单看译文完全跳出原诗的框架,一些词汇也没有翻译出来。但是如果我们在了解了诗词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就会理解译者翻译的用意。译者正是在了解原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关系的前提下,把握住原文的内涵,对诗词内容进行重组和适当的变化,不仅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也把蕴含在文章中的深层意义也表述出来,重新赋予译文生命,使译文既表达出字面意义又传达出字面之外的含义。
  四、结语
  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目的是传达汉语文化,但是也要时刻注意英语的表达方式,一定要遵循英語的表达方式,翻译出地道的英语。本文用具体例子剖析了翻译的本质,即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五大特性,,并提出了翻译实践中应运用到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原则,从而使译者翻译出更加地道的英文,传播更准确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
  [2]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 张绪娥.从移情的角度看春江花月夜及其三个英译[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4.
  [4]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64.
  [5] 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 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5-103.
  [7] 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18-252.
  [8]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0] 曾慧.汉译英中的逻辑关系问题处理[J].科技信息,2008(30).
  [11] 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76-177..
  [12] 霍欣琰.疯狂英语(教师版)[Z].2015-08-15.
其他文献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以往,就业率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但现如今,随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就业率已经不能完全体现教
文章对江西省万安县“三农”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汉斯·费米尔提出翻译目的论,认为译本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目的不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有所不同。电影目前已成为大眾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视片名的翻译具有其特殊性,既要简短明晰,又要具有创新性,能够吸引观众,激发其观影欲望,从而提高票房,实现商业目的。基于此目的,片名翻译应被视为广告翻译,而非普通文本的翻译。笔者将以法国多部电影为例,试图归纳出目的
一些优秀的稳健型私募基金,也能获得远超大盘的收益。虽然高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总是与高风险相伴,但将稳健型私募等同于乌龟是私募投资中的一个误区。所谓稳健型私募,是指向下
期刊
摘 要:目的:熟练维-汉双语者维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切换及其代价。方法:采用词汇判断范式,考察非切换、预期切换和非预期切换三种任务条件下维吾尔语、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结果:(1)熟练维-汉双语者在切换条件比非切换条件的反应时长,错误率高;汉语语言刺激类型下的反应时比维语语言刺激类型下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2)熟练维-汉双语者在维语刺激类型下的任务类型切换代价不显著;在汉语刺激类型条件
本文以2008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为背景,主要研究社会规范改变是否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行为产生影响。检验证据表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机构投资者在持有食品类
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系统化、模块化、层次化的适合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系统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
研究了半无界层状介质自由表面任意形状的面源产生的弹性波场.首先,我们将层状介质中的传递矩阵理论从二维推向三维空间,在频率域研究了任意面源激发的三维弹性波理论问题.然
二次调控政策已经执行2个月,全国性的限购、限贷政策也密集出台。但是,成交量依然处于高位,降价项目依然比较少,站在2010年的尾巴上眺望,楼市的路依然不好走。 Secondary 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