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天高地阔、包罗万象,非其它所能肩比,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语文课得天独厚,融知识、技能、思想形象于一体,成为特殊的“潜隐课”,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优势。语文课的客观优势首先体现在教材方面,熔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于一炉。诸如人生真谛,自我价值,伦理道德,自我修养和理想情操等教育因素无所不容。
这种潜隐性的“悟道”方式,伴之于学生的兴趣,伴之于文学作品的魅力,伴之于名篇、精品,“文”和“道”的和谐统一客体,无形中减少了或减弱了说教式“传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自然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因文悟道”,显示了语文教育的主动和优势。
【关键词】学科优势 客体 主体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205
语文课天高地阔、包罗万象,非其他学科所能肩比,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语文课得天独厚融知识、技能、思想、形象于一体,成为特殊的“潜隐课”,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优势。
一、文以载道——语文学科的客体优势
语文课的客观优势首先体现在教材方面,熔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于一炉。诸如人生真谛,自我价值,伦理道德,自我修养和理想情操等教育因素无所不容。这些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凝聚于人、事、景物中。使之具备了思想教育,净化灵魂的潜在可能,丰富的信息量,具有强化思想意识而引起思想飞跃的客观可能性。还体现在以“文”载道上,语文课具有载道方式的优势。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传统名篇,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美术形象的真切感和音乐形象的空幻朦胧美。同时,又不像美术形象那么直接可感,而是借助第二信号系统造成的形象,因而具备可以意会,潜移默化的余地;它也不像音乐形象那样空灵易逝,又较之容易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明理悟道,产生“开窍反应”。这种潜隐性的“悟道”方式,伴之于学生的兴趣,伴之于文学作品的魅力,伴之于名篇、精品,“文”和“道”的和谐统一客体,无形中减少了或减弱了说教式“传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自然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因文悟道”,显示了语文教育的主动和优势。
二、细雨渗透——语文学科思想教育之主体
语文课“学文悟道”是与感情因素连在一起的。文学作品都是文情并茂的篇章,教师借助这文质兼美的客体,以情动情,以境染情,为情设境,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让他们带着激情进入意境,化为角色激起感情的共振共鸣,最终达到得其义而信其道,使认识深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质的飞跃,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细雨渗透”式的教育,比起“急流冲刷”的“阵雨式”、“运动式”和“漫流浇注”的“说教式”教育要深刻得多,持久得多。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笔下的景物婉约空灵,生动感人,路是“曲折”、“幽僻”的,树是“蓊蓊郁郁”的,荷塘是“曲曲折折”的,“薄薄的青雾下”,如“梵婀玲上奏出的名曲”,荷叶是“田田”的,荷花是“袅娜”的,如“名珠”、“星星”,而花的“清香”如“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远处的路灯是“瞌睡人的眼”,还有蛙声、蝉声在“热闹”……在“荷塘月色”的整体描写中,作者驱动各种感官“大门”,把各种不同的感受相互交织替代、错落、沟通,使之呈现多重化,视觉、嗅觉中扭织进了听觉,复杂的、矛盾的、难以名状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徐徐流出,含蓄地传递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追求“超脱”而又“颇不宁静”,静谧中的烦闷,空灵中的徬徨,清冷中的凄迷……对课文中这些生动感人的描写,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觉”,教师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开启他们的认识、感觉、表象、记忆、想象、联想中的经验积累,入胜入深,用心去体味情中景,景中情;从而在一定的理性分析中,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尚未完善的“多层面的图式结构”。为什么“月光”(视觉形象)“如梵婀玲上奏出的名曲”(听觉形象)?为什么荷花的清香如“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为什么硬要把视觉、嗅觉上的感受比拟流转到听觉上?为什么“热闹”的蛙声、蝉声作者竟充耳不闻——“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却从月色、花香中捕捉到如此生动的音乐?经分析,使学生的疑惑化为理解,由理解而更加深了感受——花之清香在风中一缕缕隐约的飘漾,如幽隐可捉,而又瞬息即没的歌声;淡淡的月光笼罩在薄雾迷蒙下的荷塘,显得更加安逸、凄迷、如委婉凄诉的提琴小夜曲。“自然景物只有纳入了自己的人生,其中有了人,有了己,才会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种随物游——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作者借“荷塘月色”,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不满,抒写了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体现出文章对学生感化的魅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引导学生发现、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格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章的认识价值(真)、道德价值(善)、审美价值(美),才能一层层地得以显现。
三、海阔天空——语文学科教育左右逢源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教育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也要培养学生扎根农村,献身农村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掘教材教育性因素,联系三农,联系改革中的典型人物,把农民的素质、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与昔时比,与西方国家比,横比、纵比激发学生为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起明确的思想观念和时代意识。
语文课要向外延伸,广泛地开辟第二课堂,举办读书会,演讲会,文学沙龙、文学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振兴中华、为民族复兴发愤读书。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鼓励学生迈开双脚走向社会,与有志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以人民为师,以农村、以社会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内外突破的思想教育途径呈现出的思路:从教育场面上看,由课堂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从观念发展层次看,由明确观念到增强意识,巩固意识,培养感情;从教育主体上看,由外部强化走向自身内化,这是一条符合逻辑,近情合理的思想教育之路。
參考文献
1.《人民教育》
2.《教育时报》
这种潜隐性的“悟道”方式,伴之于学生的兴趣,伴之于文学作品的魅力,伴之于名篇、精品,“文”和“道”的和谐统一客体,无形中减少了或减弱了说教式“传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自然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因文悟道”,显示了语文教育的主动和优势。
【关键词】学科优势 客体 主体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205
语文课天高地阔、包罗万象,非其他学科所能肩比,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语文课得天独厚融知识、技能、思想、形象于一体,成为特殊的“潜隐课”,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优势。
一、文以载道——语文学科的客体优势
语文课的客观优势首先体现在教材方面,熔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于一炉。诸如人生真谛,自我价值,伦理道德,自我修养和理想情操等教育因素无所不容。这些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凝聚于人、事、景物中。使之具备了思想教育,净化灵魂的潜在可能,丰富的信息量,具有强化思想意识而引起思想飞跃的客观可能性。还体现在以“文”载道上,语文课具有载道方式的优势。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传统名篇,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美术形象的真切感和音乐形象的空幻朦胧美。同时,又不像美术形象那么直接可感,而是借助第二信号系统造成的形象,因而具备可以意会,潜移默化的余地;它也不像音乐形象那样空灵易逝,又较之容易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明理悟道,产生“开窍反应”。这种潜隐性的“悟道”方式,伴之于学生的兴趣,伴之于文学作品的魅力,伴之于名篇、精品,“文”和“道”的和谐统一客体,无形中减少了或减弱了说教式“传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自然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因文悟道”,显示了语文教育的主动和优势。
二、细雨渗透——语文学科思想教育之主体
语文课“学文悟道”是与感情因素连在一起的。文学作品都是文情并茂的篇章,教师借助这文质兼美的客体,以情动情,以境染情,为情设境,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让他们带着激情进入意境,化为角色激起感情的共振共鸣,最终达到得其义而信其道,使认识深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质的飞跃,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细雨渗透”式的教育,比起“急流冲刷”的“阵雨式”、“运动式”和“漫流浇注”的“说教式”教育要深刻得多,持久得多。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笔下的景物婉约空灵,生动感人,路是“曲折”、“幽僻”的,树是“蓊蓊郁郁”的,荷塘是“曲曲折折”的,“薄薄的青雾下”,如“梵婀玲上奏出的名曲”,荷叶是“田田”的,荷花是“袅娜”的,如“名珠”、“星星”,而花的“清香”如“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远处的路灯是“瞌睡人的眼”,还有蛙声、蝉声在“热闹”……在“荷塘月色”的整体描写中,作者驱动各种感官“大门”,把各种不同的感受相互交织替代、错落、沟通,使之呈现多重化,视觉、嗅觉中扭织进了听觉,复杂的、矛盾的、难以名状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徐徐流出,含蓄地传递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追求“超脱”而又“颇不宁静”,静谧中的烦闷,空灵中的徬徨,清冷中的凄迷……对课文中这些生动感人的描写,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觉”,教师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开启他们的认识、感觉、表象、记忆、想象、联想中的经验积累,入胜入深,用心去体味情中景,景中情;从而在一定的理性分析中,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尚未完善的“多层面的图式结构”。为什么“月光”(视觉形象)“如梵婀玲上奏出的名曲”(听觉形象)?为什么荷花的清香如“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为什么硬要把视觉、嗅觉上的感受比拟流转到听觉上?为什么“热闹”的蛙声、蝉声作者竟充耳不闻——“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却从月色、花香中捕捉到如此生动的音乐?经分析,使学生的疑惑化为理解,由理解而更加深了感受——花之清香在风中一缕缕隐约的飘漾,如幽隐可捉,而又瞬息即没的歌声;淡淡的月光笼罩在薄雾迷蒙下的荷塘,显得更加安逸、凄迷、如委婉凄诉的提琴小夜曲。“自然景物只有纳入了自己的人生,其中有了人,有了己,才会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种随物游——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作者借“荷塘月色”,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不满,抒写了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体现出文章对学生感化的魅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引导学生发现、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格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章的认识价值(真)、道德价值(善)、审美价值(美),才能一层层地得以显现。
三、海阔天空——语文学科教育左右逢源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教育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也要培养学生扎根农村,献身农村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掘教材教育性因素,联系三农,联系改革中的典型人物,把农民的素质、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与昔时比,与西方国家比,横比、纵比激发学生为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起明确的思想观念和时代意识。
语文课要向外延伸,广泛地开辟第二课堂,举办读书会,演讲会,文学沙龙、文学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振兴中华、为民族复兴发愤读书。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鼓励学生迈开双脚走向社会,与有志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以人民为师,以农村、以社会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内外突破的思想教育途径呈现出的思路:从教育场面上看,由课堂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从观念发展层次看,由明确观念到增强意识,巩固意识,培养感情;从教育主体上看,由外部强化走向自身内化,这是一条符合逻辑,近情合理的思想教育之路。
參考文献
1.《人民教育》
2.《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