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高中思想史教学教条化和简单化倾向的策略选择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理论思辨的学科。但受制于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和教材体例,教师在讲授思想史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从固有模式出发,以概念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很可能是索然无味、乏善可陈。如何化解思想史教学中的教条化、简单化倾向一直是一些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些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部分教学案例为例简单谈谈化解高中思想史教学简单化和教条化倾向的策略选择和方法路径。
  一、回归思想者本身:消除历史教学教条化的有效途径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和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不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当注意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在讲授思想史时,教师大多会从社会背景入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固然是一种很好的解释路径,却忽视了思想者本身的思考,极易出现思想史教学中“人”的缺失,从而使思想史教学模式化、教条化。
  实际上,任何思想的形成,除去社会环境外,还与思想者个人的思考路径有着很大的关联,思想史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思想史本身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有它内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过程中找到从上一个阶段转变到下一个阶段的线索。”[2]对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而言,其形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是思想者在长期思考之后对社会问题的抽象概括和理性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者本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讲述三民主义的缺陷——孙中山为什么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时,教师总是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来概括其基本缺陷。这种表述是阶级史观下的一句经典概括,也是分析近代历史的基本方法,有其合理性。但在教学中如若简单使用、频繁使用很容易使思想史教学呈现出教条化、模式化的倾向,更无法说明三民主义的复杂性和思想者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孙中山是伟大的政治家,而非纯粹的理论家。政治家的特征是既有政治原则又能随环境和时局的变化采取随机应变的策略,从而以让步和妥协的方式来达到自己和集团的政治目的。孙中山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就是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第一,这是一种革命策略的考虑。孙中山不是不反帝,而是等国家强大后再反帝。“我们现在要脱离奴隶的地位……推翻满清二百多年来的专制统治,恢复我汉室的山河,再把国家变强盛;那时自然可以和外国讲平等了。”[3]
  第二,这也是对历史教训的汲取。“今日之中国何以必须革命? 因中国之积弱已见之于义和团一役, 二万洋兵攻破北京。”[4]八国联军侵华几乎使中国亡国,殷鉴不远,制定这样的策略实际上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借鉴。
  第三,这也是一种现实的无奈。1895年,孙中山筹划广州起义失败后便遭清政府通缉,被迫长期流亡海外,稳固的国内革命根据地始终无法建立起来。孙中山不得不在海外,尤其是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从事革命活动。因此,作为革命者的孙中山不可能在其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反帝口号。
  在实践中,正是这种暂时的妥协策略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它让帝国主义未能找到干涉中国革命的借口。
  可见,孙中山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是革命者对现实深入思考的结果,而非简单的理论概括。一句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显然无法说明历史的复杂性,也无法还原思想者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思想是人的产物,“思想要有事实表现,事背后要有人主持。如果没有了人,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靠不住的。”[5]所以,讲授思想史时一定要回到历史的现场,“神入”历史人物,“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6]对思想史的讲授而言,教师如能带领学生神入历史,让“人”回归思想本身,从思想者本身来解读思想史将会对思想史内容有着一番新的认識。
  二、回归原始文本:化解历史教学简单化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我们所面对的思想体系,都是思想者经过理论思辨、理性思考而得出的最终结论。实际上,任何一套完整思想体系的形成都有其清晰可见的逻辑路径、发展脉络。但受制于教材体例,这种逻辑路径、发展脉络并没有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而是语焉不详、概念模糊,仅有一个相对简单的结论。教师在处理这样的内容时,如若仅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以概念来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就容易出现简单化的倾向。学生自然无法体会到思想者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尽管我们已无从得知而且也不可能重现思想者的理论思维过程,但是借助于思想者留下来的原始文本,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思想者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原始文本出发恰是化解高中思想史教学简单化倾向的重要途径。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为了消除资本主义弊端,缩小贫富差距而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也是三民主义中最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在讲述该部分内容时,教师一般会用“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这12个字来概括民生主义的基本内涵。但如何“核定地价”?为什么涨价部分一定要归公?民生主义如何消除贫富不均?教师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少或者基本没有涉及。教师讲解浅尝辄止,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自然也是一知半解,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倾向非常明显。但若在教学中引用孙中山论述民生主义的原始文本,这一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以下便是笔者选取的文本资料:
  材料一:地价都是由地主报告到政府,政府照他所报的地价来抽税。许多人以为地价由地主任意报告,他们以多报少,政府岂不是要吃亏么……但是政府如果定了两种条例,一方面照价抽税,一方面又可以照价收买……所以照我的办法,地主如果以多报少,他一定怕政府要照价收买,吃地价的亏;如果以少报多,他又怕政府要照地价抽税,吃重税的亏。在利害两方面互相比较,他一定不情愿多报,也不情愿少报,要定一个折中的价值,把实在的市价报告到政府。   ——孙中山《三民主义》[7]
  如何“核定地价”?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知“核定地价”是由地主申報来完成的。但地价申报会出现申报不实的现象,为了避免地主的申报不实,孙中山主张按地主申报的“地价”购买土地,地主自然不会少报;另外,孙中山还主张按地主申报的价格来征税,地主自然不会多报。权衡利弊,地主所报的地价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而是一个实在的土地价格。
  材料二:就是从定价那年以后,那块地皮的价格再行涨高,各国都是要另外加税,但是我们的办法,就要以后所加之价完全归为公有。因为地价涨高,是由于社会改良和工商业进步。中国的工商业几千年都没有大进步,所以土地价值常常经过许多年代都没有大改变。如果一有进步,一经改良,像现在的新都市一样,日日有变动,那种地价便要增加几千倍,或者是几万倍了。推到这种进步和改良的功劳,还是由众人的力量经营而来的;所以由这种改良和进步之后所涨高的地价,应该归之大众,不应该归之私人所有。
  ——孙中山《三民主义》[8]
  为什么说涨价的部分一定要归公?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知地价的上涨源于社会事业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而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工商业的发展则是众人努力经营的结果。所以说涨价部分应归之于大众,而非私人占有,即所谓的“涨价归公”。
  材料三:文明城市实行地价税,一般贫民可以减少负担,并有种种利益。像现在的广州市,如果是照地价收税,政府每年便有一宗很大的收入。政府有了大宗的收入,行政经费便有着落,便可以整理地方。一切杂税固然是可以豁免,就是人民所用的自来水和电灯费用,都可由政府来负担,不必由人民自己去负担。其他马路的修理费和警察的给养费,政府也可向地税项下拨用,不必另外向人民来抽警捐和修路费。
  ——孙中山《三民主义》[9]
  为什么说“涨价归公”会使贫富差距缩小?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知土地收入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政府可以依靠这笔收入从事公共事业建设,减少一般民众的赋税负担,从而缩小贫富差距。
  可见,民生主义并非“平均地权”四个字那么简单,而是有着自身的逻辑路径。通过这样的文本展示和教学分析,民生主义的逻辑路径便被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解了思想史教学中的简单化倾向。
  历史论著是前人研究的心得,它为我们提供了入门的线索和理解的基石。“这是一种参考,但不能代替阅读史料。只有通过搜集和检阅史料,才能发现前人认识的偏差,才能发现新的意义和新的领域。”[10]对思想史的教学来说亦当如此,回归原始文本方可看清思想的本质,掌握发展的脉络。
  从思想者本身和原始文本出发解读思想史的本质就是教师利用史学的学术性、教师的专业性促使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并促进学生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获得的是对历史的真实体悟,而不是游离于历史边缘的空洞说教。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课堂气氛良好、学生参与度较高。思想史教学的教条化和简单化倾向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迎刃而解。
  【注释】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原序》,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页。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98页。
  虞森:《编选历史故事,“神入”历史人物——以人教版选修4<秦始皇>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3期。
  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
  孙中山:《三民主义》,第194页。
  孙中山:《三民主义》,第195页。
  李良玉:《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其他文献
这几天,疫情频传好消息,但让人担心的坏消息也越来越多。据报道,2月23日,西湖景区结束临时封闭后迎来首个周末,加上温度适宜,西湖边和湖滨商圈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了。到中午12点,杭州植物园已有2000多人。下午4点,断桥游客量达到5100人次。  还有更夸张的,2月21日,四川广元的利州广场,市民扎堆喝坝坝茶,有市民拍视频称“人山人海全是脑壳,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类似场景每每刷屏。对此,一时间
2019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1]。这也呼应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中心”[3]的理念。中、高考试题都呈现出命题情境化特点。2020年广东省历史中考
1. 阅读下面一段报道,续写几句评论。(不超过50字)  2007年暑假期间,香港嘉诺撒小学六年级学生覃婉琪,参加了香港小童群益会组织的第二届“我的祖国”征文比赛。比赛中致信国家总理温家宝,商讨改革中国“黄金周”的办法,建议多设立一些比“黄金周”时间短些的“小黄金周”。此信获得了征文比赛的大奖。后来征文组委会还在11月初通过有关机构把此信寄给温总理。无独有偶,2007年3月两会期间,江西赣州滨江第
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学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植民族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统编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中,对民族关系史的有关内容叙述做了较大调整。中学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叙述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并在教学中准确解读相关内容,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民族团结观念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一、教材民族关系史内容调整的背景 
春节期间,我回了一趟桑植老家。  桑植,位于湖南西北边陲,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从我现在居住的小区到老家屋门口,刚好整整500公里。如果路上不超速、不堵车、不停留的话,自驾回家需要8个半小时。  这次回去,当汽车由乡道拐入村道后,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原来3.5米宽的村道已经拓宽至5.5米,不仅硬化成了水泥路,而且还在道路沿线加装了防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立夏以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水宽乡100名乡、村、组三级“田长”,一边巡查耕地,一边帮扶留守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户复垦抛荒耕地。截至目前,全乡共整治抛荒耕地170多亩,复垦率达100%。  水宽乡位于芷江县东部山区,有耕地1.9万多亩,其中水稻1.1万多亩。为加强田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今年初,水宽乡作为芷江县“田长制”
[真题再现]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
正确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旨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和基石,而要真正“读懂教材”,领悟教学内容密码又绝非易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的教学,多是从“民族关系”视角切入,然后从政治变迁到民族战和,再到价值讨论,基本出不了政治交往、战争交合、经济交流的范畴。但部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将这节课置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之中,单从单元标题已经透露出从“
近期,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侵袭,诸多大江、大湖已处超警戒水位,防汛救灾形势骤紧,全国同胞为之揪心。当此之时,更需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保一方安澜,保百姓安宁。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一直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势平缓,降水集中,受灾尤为频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汛情、灾情异常严重。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了暴雨预警;7月12日,鄱阳湖
新世紀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019年9月,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在6省市试用,到2020年9月,广东等十余省市加入,目前已有20个省市的高中采用新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确实做到了微言大义,但如何在课时有限、而内容庞杂中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理解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学专业内容,相信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