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好动,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课堂上,他们都跃跃欲试,总想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在新课标实施7年后,有一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新《语文课堂标准》在前言中规定了四条语文课堂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呢?
  一、打开窗户,慧眼识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眼睛收集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中引起思维。所以学生要善于动眼观察,并且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为了教学的需要,辅以许多精美的插图。
  插图是把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是代表这个人、事、景、物的特定概念,图上的每一处,都具有视觉形象性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插图来自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如果对插图进行精心指导和启发,就能找到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七年级上册《陌上桑》配有一副插图,楚楚动人的罗敷亭亭玉立在画面正中,其他人处于画面四周:“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结合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明白这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二、开动机器,活跃思维
  人的大脑好比机器的发动机,必须全面开动起来,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语文思维就是指主题在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包括对交际对象、情景的辨识、判断,听读内容的领悟、把握,说写目的、思路的确定与调整。
  学生在观察、朗读的基础上,就要多动脑筋,思考作者从画面和文字内容反映出来的写作目的,从表面现象深入本质,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情景交融,心花怒放
  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文章,或扼足叹腕,或潸然泪下,或心花怒放,这是文章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情感体验。学生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内心活动或者景物、环境等的生动描写,认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读解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在对话中全方位多角度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读者的感知、悟解中,作者、文本和读者真正打成一片,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然而也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篇文章,有的同学读来朗朗上口兴味盎然,觉得受益匪浅;而另一些同学却感觉到茫然不解索然无味,这除了与个人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关之外,还与个人的情感体验有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精彩的文章中吸取知识的乳汁,牵发敏锐的情感,真正的“心动”起来。
  四、亲身体验,动手操作
  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具有语文技能。所谓语文技能,是通过反复实践在个体身上形成较稳固的语文动作方式和语文心智活动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增强语言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比如学生要想写好春天的景物,就必须走进大自然,去倾听鸟儿的叫声,触摸大自然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丽,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俗话说“站在门外看,终是门外汉”。同样的道理,学生要想记好一次活动,比如运动会、义务劳动、游园活动等,就必须亲身去体验,并且亲自动手操作,感知活动的劳累与欢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和力度,从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那种闭门造车、天马行空式的胡编乱造,可能写出科幻故事来,却不可能写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美散文来。
  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劳动技术,而且有意识地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声情并茂,展示才艺
   即使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也喜动而不喜静。教师不可一讲到底,而是要创造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对情节的再创造来达到教学目的。这一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放飞神奇的想象,激发敏捷的神思,从而使他们很自然的理解领悟相关的知识。
  比如学习果戈里的《钦差大臣》这一课,我先避开人物个性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自由组合成戏剧小组演这场戏。学生对此表现极大的热情,改编台词,化妆表演,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学生在激情的表演中,自然领悟了钦差大臣的虚伪性格。
  六、精心勾勒,笔下生花
  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写口生。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可以动手写作。写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常练习,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常用的方式有:
  ①随笔。在活动中或有灵感时,立即在随身自带的笔记本记下想好的句子,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
  ②日记。每天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感受、内心秘密等,作为一种练笔的方式。
  ③写信。经常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封书信,介绍学习生活表达思念之情。既密切了亲朋关系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④作文。正式动笔写作文之前,先对所写内容进行构思,再列一个或详细或简略的提纲,然后动手写作。写作过程中需精心勾勒,提炼素材,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文章完成后反复斟酌,认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语文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与个性特点,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融于学生自行参与、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一定要由死变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应尽最大可能让课堂的学习经历令学生们激动难忘,同时又要让学生在其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其他文献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它学科十分必要,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真正把语文学好,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叶圣陶老人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下面
期刊
在小语自辅教学中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为好?卢仲衡先生提出的“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 式在数学自辅教学中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小语自辅教学的实验中,证实了将五要素灵活运用同样也 是行之有效的。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是主要的五个教学环节。它的作用是:“启”,即提 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含激起学生自学的心理动力,引起思维的渴望。“读”,把在启这个环节上提出的
期刊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许多教师为此虽孜孜以求,但“高投低效、无所适从”的事实,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究其原因,语文教学的流弊现象严重干扰了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致效率始终不尽人意。   下面就针对语文教学流弊,谈谈三点对策窍门:     一、把兴趣引进堂——让他自己活动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
期刊
一、开放选材,让学生“言之有物”    作文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学生面对作文唉叹:“没什么可以写呀!”是生活单调,还是确实没什么可写?当然不是。其实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生活,而是发现。  鲁迅先生说:“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必须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的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重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中吸取,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培养
期刊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中,这种新理念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新感悟和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新反思。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将新理念融会贯通,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搭建快乐的学习平台,就成了教学实践中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都要分别穿插编排几首古诗词。学生的朗读、背诵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让他们记住精美的诗句和传世的箴言,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更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见,加强古诗词教学多么重要。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积累。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记
期刊
这几天的暑期培训,我们学习了《有效教学》这本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我在这本书中认真学习了 “追问”这个词。前段时间,我听常州西新桥小学的封齐明老师在品课时运用过这个词。现前后联系,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追问”写点体会。   “追问”这个词出自南朝周弘正的《和庾肩吾入道馆》:“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追问”字典的解释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可见追问的目的把问题彻底弄清楚、理明白,因此,追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澄清这样说:“创新就是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创新,就是独立创造,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另走新路;创新,就是破旧立新,创造特色。”深入推广新目标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佳温床。  一、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  于漪老师曾呼吁:为了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语文教师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踏上新的
期刊
摘要:探究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收获探究的成果等方面来进行。  主题词:小学语文 个性 探究 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
期刊
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特别是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政治试卷以开卷形式进行,试题灵活性强,覆盖面广。  因而既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又要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就更大,.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