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前辈王道乾之后,翻译家周克希的译稿今年5月刚被收入了上海图书馆馆藏。这两位译作先后被“经典化”的翻译家,还都曾身兼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之职。
在字体清丽的译稿边上,写满了颜色笔的勾画,有时甚至一字之差,也涂改了两三个墨团,字里行间的斟酌现于纸上。年届七十的周克希,如今仍以一己之力,逐字逐句地推进着始于十年前的普鲁斯特翻译工程。
在译出三卷《追寻逝去的时光》(一译《追忆似水年华》)之后,逐渐熟习了普鲁斯特的笔锋和“腔调”,周克希还是谨遵着给自己定下的一套规矩:遇到稍难的段落,先把译文信手写在纸上,七涂八改上一两遍,再录入电脑打磨改定。这种近乎仪式感的工作方式,让译界晚辈心生敬畏。
说起这保持了三十年的习惯,周克希还会想到最早入行时,老一辈译家在这个“后生”译者身上下的一番工夫,和惊鸿一瞥的耳提面命。
那时,前辈王道乾、郝运等都还在译文社。这两位法语文学翻译界的权威,曾是1949年前的教会学校中法大学前后届(1942级、1943级)的校友。
三十年前,还只是翻译“票友”的周克希,心怀近乎虔敬的想象,拜访译界前辈郝运。“那时郝先生已经翻出了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我想象中,他待在一栋面对草坪的小楼上,精致的大书橱里满满当当都是外文书,喝着咖啡,说不定还抽着烟斗。”
当他真的被带到这个银丝长者面前,却发现其委身于一栋旧式石库门房子低矮的檐下。要抵达郝运先生托庇其间的法语文学世界,得先爬上一条又陡又窄的楼梯,穿过几家合用的厨房,才能望见凌乱堆放着稿纸的案头。
这个携着几经誊抄的译稿的后生没想到的是,他初出茅庐的译作,竟得到了老先生的首肯,“郝先生觉得我的文笔还不错,但化得有点过头”。而从“老先生”案头返还到他手里的译稿,有时会“改得像一张大花脸”。
入得翻译门的周克希,也曾怀揣自身的困惑拜访过王道乾先生。他向王道乾请教该怎么学习文学?“记得在那间光线幽暗的客厅里,王先生沉吟片刻,轻轻地对我说,文学不是靠学习,而是靠感悟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重译风”兴起时,重译了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后,周克希在翻译界和读者中渐渐树立口碑。当时他的主业还是在华东师大数学系教学和带研究生,翻译只能是业余挤出时间来做的副业。而他那一改再改的译法,有时让全家人迁就着他,围着一部书转。在翻译都德的《不朽者》时,甚至上了年纪的父母也帮着誊抄译稿。
1988年大年初一的阴冷早晨,周克希译完《不朽者》的最后一个章节,在清样的末尾写下“译毕”的字样时,却怎么也轻快不起来。这部历时四年的译作,见证了他父母先后离世的忧伤。
到了五十知天命之年的周克希,终于下定决心放下数学教职,入职译文出版社,全身心投入外国文学的编辑与翻译。
在他进入这家有着编辑“化身”翻译家传统的出版社时,身边还有吴岩、任溶溶、戴骢、吴洪这样的成名译者。似乎是冥冥中的巧合,在他担纲一套“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丛书”编辑工作时,亲手续译了王道乾未完成的译稿—法国作家图尼埃的《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退休后翻译普鲁斯特,周克希还保留着当编辑时的习惯,摸爬滚打在不同版本译文的甄别比较中,他手头常备着不同版本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英语译本,其中企鹅版的第一卷的译者,正是今年刚获得布克奖的美国女作家Lydia Davis。周克希说,“翻看他们的译本,就像身边有个随时可以对话的朋友。”
在字体清丽的译稿边上,写满了颜色笔的勾画,有时甚至一字之差,也涂改了两三个墨团,字里行间的斟酌现于纸上。年届七十的周克希,如今仍以一己之力,逐字逐句地推进着始于十年前的普鲁斯特翻译工程。
在译出三卷《追寻逝去的时光》(一译《追忆似水年华》)之后,逐渐熟习了普鲁斯特的笔锋和“腔调”,周克希还是谨遵着给自己定下的一套规矩:遇到稍难的段落,先把译文信手写在纸上,七涂八改上一两遍,再录入电脑打磨改定。这种近乎仪式感的工作方式,让译界晚辈心生敬畏。
说起这保持了三十年的习惯,周克希还会想到最早入行时,老一辈译家在这个“后生”译者身上下的一番工夫,和惊鸿一瞥的耳提面命。
那时,前辈王道乾、郝运等都还在译文社。这两位法语文学翻译界的权威,曾是1949年前的教会学校中法大学前后届(1942级、1943级)的校友。
三十年前,还只是翻译“票友”的周克希,心怀近乎虔敬的想象,拜访译界前辈郝运。“那时郝先生已经翻出了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我想象中,他待在一栋面对草坪的小楼上,精致的大书橱里满满当当都是外文书,喝着咖啡,说不定还抽着烟斗。”
当他真的被带到这个银丝长者面前,却发现其委身于一栋旧式石库门房子低矮的檐下。要抵达郝运先生托庇其间的法语文学世界,得先爬上一条又陡又窄的楼梯,穿过几家合用的厨房,才能望见凌乱堆放着稿纸的案头。
这个携着几经誊抄的译稿的后生没想到的是,他初出茅庐的译作,竟得到了老先生的首肯,“郝先生觉得我的文笔还不错,但化得有点过头”。而从“老先生”案头返还到他手里的译稿,有时会“改得像一张大花脸”。
入得翻译门的周克希,也曾怀揣自身的困惑拜访过王道乾先生。他向王道乾请教该怎么学习文学?“记得在那间光线幽暗的客厅里,王先生沉吟片刻,轻轻地对我说,文学不是靠学习,而是靠感悟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重译风”兴起时,重译了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后,周克希在翻译界和读者中渐渐树立口碑。当时他的主业还是在华东师大数学系教学和带研究生,翻译只能是业余挤出时间来做的副业。而他那一改再改的译法,有时让全家人迁就着他,围着一部书转。在翻译都德的《不朽者》时,甚至上了年纪的父母也帮着誊抄译稿。
1988年大年初一的阴冷早晨,周克希译完《不朽者》的最后一个章节,在清样的末尾写下“译毕”的字样时,却怎么也轻快不起来。这部历时四年的译作,见证了他父母先后离世的忧伤。
到了五十知天命之年的周克希,终于下定决心放下数学教职,入职译文出版社,全身心投入外国文学的编辑与翻译。
在他进入这家有着编辑“化身”翻译家传统的出版社时,身边还有吴岩、任溶溶、戴骢、吴洪这样的成名译者。似乎是冥冥中的巧合,在他担纲一套“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丛书”编辑工作时,亲手续译了王道乾未完成的译稿—法国作家图尼埃的《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退休后翻译普鲁斯特,周克希还保留着当编辑时的习惯,摸爬滚打在不同版本译文的甄别比较中,他手头常备着不同版本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英语译本,其中企鹅版的第一卷的译者,正是今年刚获得布克奖的美国女作家Lydia Davis。周克希说,“翻看他们的译本,就像身边有个随时可以对话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