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舆论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舆论引导的重要区域。高校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时代,有引领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舆论引导力显得极为必要。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研究高校加强舆论引导力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力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多元价值观通过网络迅速拓展到各个领域,无论年龄、身份,价值观均受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接触什么样的环境,逐步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为此,高校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高校加强价值观引导的方式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等方式,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校舆论引导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和实施性出发,舆论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能量,实现对大学生内在动力的提升。为此,大学应加强舆论流量和舆论发展的关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通过舆论引导发挥高校育人的作用,将舆论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随着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高校舆论宣传应注重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同时注意舆论引导的可操作性和可发展性。
二、高校引导舆论的原则探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高校舆论引导主要方式有舆论宣传、大众动员、板报展览、课余活动等。随着新媒体的到来,高校舆论引导方式发展为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方式。无论是传统高校舆论引导还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必须注重价值观取向的正确性,即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和宣扬马克思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高校舆论工作,使舆论引导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
2.重视学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进行舆论宣传工作,最终的受众群体是“人”,為此,高校在开展舆论引导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研究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态,围绕师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积极做出应对,使舆论引导切实可行、扎实有效,从而加强引导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吸引师生愿意参与到宣传活动中。
3.注重内在动力的培养,坚持方向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舆论引导是为学校服务和学生服务的,因此在引导时要注重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通过正确的方向并结合切实可行的引导艺术,加强舆论引导的实际可操作性,以鲜活的理论引导师生的情感,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提升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分析
1.注重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高校舆论引导需要从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舆论引导。高校舆论引导应以价值观为基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展开,在高校中开展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例如,2018年5月4日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对于世界的贡献无需赘述,全国各大媒体均展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宣传马克思的事迹以及《共产党宣言》,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具有极高的价值。如高校能运用PBL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中宣讲十九大报告内容、以新媒体为渠道开展师生讨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为此,高校应注重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及实效性,建立多元化的舆论引导阵地。
2.舆论引导是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如单纯的宣传理论则显得鼓噪乏味,仅宣传实例则出现深度不够的现象
为此,加强理论指导,典型实例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方式。例如,进行典型宣传可以宣传理论内容,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宣传,并通过宣传国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改进和人物报道提升学生的认知。
3.用好新媒体,增强舆论引导力
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新媒体,开设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一方面是正面宣传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的阵地,加强学生的网络政治教育,同时搭建高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解决学生诉求。另一方面,当出现网络舆情时,高校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微博发声,及时抢占话语权,实现舆论引导。
4.提升舆论可读,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性
舆论引导只有被大家所接受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舆论要有丰富报道内容,增加新闻信息量,抓好针砭时弊的评论。例如,提供新闻信息、应急信息、公益平台、智库信息等,不断的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校园智库团等分析评论当前的时政热点,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来自学校的声音和专家观点。同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校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
高校舆论引导力的表现手法上也应力求灵活多样。形式服务于内容,注意根据内容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将舆论赋予崭新的“包装”,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引人入胜。
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他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出现舆论危机时才能够从容面对,从而真正发挥舆论的引导力。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力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多元价值观通过网络迅速拓展到各个领域,无论年龄、身份,价值观均受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接触什么样的环境,逐步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为此,高校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高校加强价值观引导的方式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等方式,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校舆论引导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和实施性出发,舆论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能量,实现对大学生内在动力的提升。为此,大学应加强舆论流量和舆论发展的关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通过舆论引导发挥高校育人的作用,将舆论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随着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高校舆论宣传应注重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同时注意舆论引导的可操作性和可发展性。
二、高校引导舆论的原则探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高校舆论引导主要方式有舆论宣传、大众动员、板报展览、课余活动等。随着新媒体的到来,高校舆论引导方式发展为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方式。无论是传统高校舆论引导还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必须注重价值观取向的正确性,即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和宣扬马克思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高校舆论工作,使舆论引导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
2.重视学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进行舆论宣传工作,最终的受众群体是“人”,為此,高校在开展舆论引导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研究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态,围绕师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积极做出应对,使舆论引导切实可行、扎实有效,从而加强引导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吸引师生愿意参与到宣传活动中。
3.注重内在动力的培养,坚持方向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舆论引导是为学校服务和学生服务的,因此在引导时要注重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通过正确的方向并结合切实可行的引导艺术,加强舆论引导的实际可操作性,以鲜活的理论引导师生的情感,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提升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分析
1.注重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高校舆论引导需要从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舆论引导。高校舆论引导应以价值观为基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展开,在高校中开展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例如,2018年5月4日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对于世界的贡献无需赘述,全国各大媒体均展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宣传马克思的事迹以及《共产党宣言》,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具有极高的价值。如高校能运用PBL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中宣讲十九大报告内容、以新媒体为渠道开展师生讨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为此,高校应注重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及实效性,建立多元化的舆论引导阵地。
2.舆论引导是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如单纯的宣传理论则显得鼓噪乏味,仅宣传实例则出现深度不够的现象
为此,加强理论指导,典型实例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方式。例如,进行典型宣传可以宣传理论内容,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宣传,并通过宣传国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改进和人物报道提升学生的认知。
3.用好新媒体,增强舆论引导力
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新媒体,开设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一方面是正面宣传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的阵地,加强学生的网络政治教育,同时搭建高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解决学生诉求。另一方面,当出现网络舆情时,高校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微博发声,及时抢占话语权,实现舆论引导。
4.提升舆论可读,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性
舆论引导只有被大家所接受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舆论要有丰富报道内容,增加新闻信息量,抓好针砭时弊的评论。例如,提供新闻信息、应急信息、公益平台、智库信息等,不断的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校园智库团等分析评论当前的时政热点,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来自学校的声音和专家观点。同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校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
高校舆论引导力的表现手法上也应力求灵活多样。形式服务于内容,注意根据内容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将舆论赋予崭新的“包装”,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引人入胜。
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他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出现舆论危机时才能够从容面对,从而真正发挥舆论的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