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获取知识产生渴望,从而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下述几条途径营造学生良好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课堂上不要吝啬你鼓励的话语。学生需要成功,而教师鼓励的话语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甜甜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有了鼓励性的话语引导,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也许学生的注意力会被一些偶发事件吸引,作为老师若是一味责骂,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去关注,那我们可以采用一个不点名的笑话来提醒他们,或在他们困倦时讲一个故事,让他们放松一下……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学生的回答却是泛滥陈旧的见解,走音跑调的演唱。这时候,教师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喜之处予以鼓励。
(2)课堂上多一些尊重和理解。音乐教学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当学生难以完成老师的要求时,我们要打消他们厌烦的念头,积极引导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回答问题。而出现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可喜的一面,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思考,教师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应根据学生实际心理活动进行仔细分析。
(3)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和竞争。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且可以和学生做朋友。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舞蹈、一起探讨欣赏的曲目……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如此和谐氛围的基础上,再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主求知、积极思维、勇于实践,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追赶的学习氛围。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实际。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学行为。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制定得太高,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例如,在教授《美丽的黄昏》这首三声部歌曲的时候,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三部轮唱,而这一要求让我们的学生难以快速完成。所以,在制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采用了做游戏——“学声音”,教师开始唱歌曲第一乐句,学生隔一小节进入,一边倾听,一边按顺序模仿。接着又做游戏——“找朋友”,教师唱一个音,学生唱出上方三度音,一起感受二声部的效果,然后再唱三声部合唱。采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愿学,也乐学。
(2)教学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也需要把教材选择搭配,吃透教材重新组合,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重难点,以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是有个性和创造性的。
(3)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例如在教授《银色的桦树林》时,目标的重难点是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而实际教学中,恰恰切分节奏却准确无误唱好了;而歌曲的前四小节和后七小节上音高极其简练,音区较低,中间八小节由五个音构成音区较高,学生很难把握好。所以,在教学目标对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教师制订计划也要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落实,并当做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和讨论教学也成为了众多音乐老师喜欢运用的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入门学习新知识,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联想,也活跃了教学气氛,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有所收获。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如在《捉泥鳅》课上,我先将雨后田野里的一些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创设了一个雨后捉泥鳅的情境,让学生先感受田间嬉戏的快乐,再让他们学习歌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某一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跳柴歌》课上,教完歌曲后和学生一起跳竹竿舞,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主动模仿教师的脚步动作。在他们一起尝试跳一跳之后,我请学生互相讨论,除了可以变换脚步,还可以变换什么让舞姿更加优美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得出了可以把手上的动作节奏加快或变慢,并对老师说想来尝试一下新的节奏练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都提高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们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使其更有弹性,更有人性化。音乐是情感的教育,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让我们把握住每一节音乐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有效起来、“情调”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课堂上不要吝啬你鼓励的话语。学生需要成功,而教师鼓励的话语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甜甜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有了鼓励性的话语引导,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也许学生的注意力会被一些偶发事件吸引,作为老师若是一味责骂,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去关注,那我们可以采用一个不点名的笑话来提醒他们,或在他们困倦时讲一个故事,让他们放松一下……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学生的回答却是泛滥陈旧的见解,走音跑调的演唱。这时候,教师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喜之处予以鼓励。
(2)课堂上多一些尊重和理解。音乐教学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当学生难以完成老师的要求时,我们要打消他们厌烦的念头,积极引导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回答问题。而出现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可喜的一面,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思考,教师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应根据学生实际心理活动进行仔细分析。
(3)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和竞争。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且可以和学生做朋友。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舞蹈、一起探讨欣赏的曲目……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如此和谐氛围的基础上,再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主求知、积极思维、勇于实践,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追赶的学习氛围。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实际。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学行为。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制定得太高,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例如,在教授《美丽的黄昏》这首三声部歌曲的时候,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三部轮唱,而这一要求让我们的学生难以快速完成。所以,在制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采用了做游戏——“学声音”,教师开始唱歌曲第一乐句,学生隔一小节进入,一边倾听,一边按顺序模仿。接着又做游戏——“找朋友”,教师唱一个音,学生唱出上方三度音,一起感受二声部的效果,然后再唱三声部合唱。采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愿学,也乐学。
(2)教学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也需要把教材选择搭配,吃透教材重新组合,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重难点,以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是有个性和创造性的。
(3)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例如在教授《银色的桦树林》时,目标的重难点是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而实际教学中,恰恰切分节奏却准确无误唱好了;而歌曲的前四小节和后七小节上音高极其简练,音区较低,中间八小节由五个音构成音区较高,学生很难把握好。所以,在教学目标对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教师制订计划也要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落实,并当做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和讨论教学也成为了众多音乐老师喜欢运用的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入门学习新知识,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联想,也活跃了教学气氛,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有所收获。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如在《捉泥鳅》课上,我先将雨后田野里的一些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创设了一个雨后捉泥鳅的情境,让学生先感受田间嬉戏的快乐,再让他们学习歌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某一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跳柴歌》课上,教完歌曲后和学生一起跳竹竿舞,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主动模仿教师的脚步动作。在他们一起尝试跳一跳之后,我请学生互相讨论,除了可以变换脚步,还可以变换什么让舞姿更加优美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得出了可以把手上的动作节奏加快或变慢,并对老师说想来尝试一下新的节奏练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都提高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们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使其更有弹性,更有人性化。音乐是情感的教育,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让我们把握住每一节音乐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有效起来、“情调”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