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机,同时使课堂充满情趣和艺术的魅力,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44-1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中应多一些有效提问,少一些无效提问,才能实现问题的教学价值,课堂才会有效,因而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策略。
一、导入中要启问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1.导入一般是复习旧知。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地进行反馈调整,因而教师少不了要提问。我们在提问时,对于复习旧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提些面向大众,能让中下学生多回答的问题,一方面让全体学生加强重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要设计一些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给优生去思考,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笔者相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如笔者在新授课前,总会提问几个有关上一节课中学过的重难点方面的问题,请成绩一般或中下的学生来回答,有不足的再请优生给予帮助、补充。
2.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教师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可能出现的迷惑处设置问题,新知与旧知的不同处,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么简便的规律是什么等等,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地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如笔者在一年级教学《统计》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小猴、地上有小狗、小猪、大象、还有生日礼物鲜花、水果。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学生会按照动物的种类来统计。接着可以问学生:它们带来了哪些生日礼物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自动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这样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再如笔者在教学“闰年”这方面的知识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景:“东东今年七岁了,可是为什么他只过过一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7岁和一次的关系,因而后面的教学学生就会很想去尝试探索解决了。
二、新知中要精问
新知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都有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只有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好新知。如教学“十几减9”,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16-9你会算吗?
学生:16-9=7 因为10-9=1 1 6=7
学生:16-9=7 因为16-5=11 11-4=7
学生:16-9=7 因为16-1-1-1-1-1-1-1-1-1=7
学生:16-9=7 因为16-10=6 6 1=7
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7 9=16,所以16-9=7”。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
三、练习中要激问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在练习中设置认知障碍,拓宽问题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诱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跳一跳,摘果子”,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动力。因而可在练习中多提一些思维性的问题或障碍性的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李明买4本作业本用去6元钱,照这样计算,买8本需要多少钱?”学生按照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模式,往往列式为6÷4×8,可6÷4学生暂时不会算,该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另辟蹊径,变换思维方向,多角度地探索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1)倍比法,即6×(8÷4)=12(元)。(2)转化法,即6元=60角,60÷4=15角,15×8÷10=12元。(3)代替法,即先求2本多少钱,6÷2=3元,再求8本多少钱,3×(8÷2)=12元……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思维进行了训练。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要问得有水平,牢牢抓住学生易分散的心还是不容易的,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智慧性的层层设疑提问,促思益智,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但同时对于课堂提问,教师还要把握问题的趣味性,问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让问题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导火索,从而让我们的课堂也焕发出生命的乐感!课堂提问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44-1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中应多一些有效提问,少一些无效提问,才能实现问题的教学价值,课堂才会有效,因而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策略。
一、导入中要启问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1.导入一般是复习旧知。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地进行反馈调整,因而教师少不了要提问。我们在提问时,对于复习旧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提些面向大众,能让中下学生多回答的问题,一方面让全体学生加强重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要设计一些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给优生去思考,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笔者相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如笔者在新授课前,总会提问几个有关上一节课中学过的重难点方面的问题,请成绩一般或中下的学生来回答,有不足的再请优生给予帮助、补充。
2.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教师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可能出现的迷惑处设置问题,新知与旧知的不同处,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么简便的规律是什么等等,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地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如笔者在一年级教学《统计》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小猴、地上有小狗、小猪、大象、还有生日礼物鲜花、水果。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学生会按照动物的种类来统计。接着可以问学生:它们带来了哪些生日礼物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自动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这样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再如笔者在教学“闰年”这方面的知识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景:“东东今年七岁了,可是为什么他只过过一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7岁和一次的关系,因而后面的教学学生就会很想去尝试探索解决了。
二、新知中要精问
新知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都有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只有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好新知。如教学“十几减9”,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16-9你会算吗?
学生:16-9=7 因为10-9=1 1 6=7
学生:16-9=7 因为16-5=11 11-4=7
学生:16-9=7 因为16-1-1-1-1-1-1-1-1-1=7
学生:16-9=7 因为16-10=6 6 1=7
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7 9=16,所以16-9=7”。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
三、练习中要激问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在练习中设置认知障碍,拓宽问题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诱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跳一跳,摘果子”,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动力。因而可在练习中多提一些思维性的问题或障碍性的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李明买4本作业本用去6元钱,照这样计算,买8本需要多少钱?”学生按照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模式,往往列式为6÷4×8,可6÷4学生暂时不会算,该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另辟蹊径,变换思维方向,多角度地探索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1)倍比法,即6×(8÷4)=12(元)。(2)转化法,即6元=60角,60÷4=15角,15×8÷10=12元。(3)代替法,即先求2本多少钱,6÷2=3元,再求8本多少钱,3×(8÷2)=12元……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思维进行了训练。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要问得有水平,牢牢抓住学生易分散的心还是不容易的,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智慧性的层层设疑提问,促思益智,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但同时对于课堂提问,教师还要把握问题的趣味性,问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让问题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导火索,从而让我们的课堂也焕发出生命的乐感!课堂提问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