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深秋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德·E·伯德(1888—1955),美国探险家,最早乘飞机抵达南极和北极点的人。本文节选自他在南极基地独自生活5个月写下的自传《孤身一人》。
  晚上在墻上大幅的行事历上删去一天,是我每天最后一桩例行公事;而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确认前一天是否涂去了。夏去秋来,地面上白昼日消,夜色从四面八方而来。自2月底以来,太阳就已从每天周游的天空落下,夜里日落逐渐提前,早上日出相对地一天比一天延后,如今,白昼在这纬度上只剩两星期不到,太阳只是一颗似乎无力升出地平线的巨大球体,沿着地平线滚动几个钟头,烟雾迷离看不十分真切,正午过后不久便在北面消失。我怅然凝望,好像目送渐行渐远的情人。
  这天天色晶莹剔透,温度约为-50℃,南风轻吹,让皮肤有一种炙烧的感觉。天空光线日日消褪,从南极轴掩来的夜色,正午便已紫气当空。当天九点二十分日出,但几乎一直贴在地平线上,好像红色大车轮,在罗斯冰盾边缘上滚了两个半小时,到了正午时分,日出和日落翕然相合,再滚动约两个半小时之后,渐渐沉入地平线下,只留下一片殷红。这景象宛如日蚀,冰盾上笼着人间罕见的微光,落日犹如大火坑般冲出漫天红焰,照得雪地上红光潋滟。
  在美国,我常见的是日出东方,经过上方天空,垂直落下西方地平线。但是此地的太阳活动的规则全然不同。春天时,第一次日出在正午,最后一次日落在子夜;秋天时,有一个半月是天天日出日落,接下来四个半月是日不落,也不行经天空,只是跟地平线几乎平行的滚动,高度绝不会超过33.5°;秋天的第一次日落在子夜,之后日落的日常时间在正午,接下来的四个半月没有日出,反而渐渐下沉到地平线下13.5°,然后再缓缓上升。我现在所处的正是白昼只剩奄奄一息的期间。
  有些人以为,极地之夜是戏剧性地陡然降临,其实不然。不是突然阻隔白昼,也不是倏地降下黑夜,而是有如滔滔不绝的浪潮一般,渐进累积而成的结果。夜如潮,每天冲进一点,待的时间也久一点;日如岸,每天缩小一点,直到最后全部被潮水淹没。因此,旁观者非但不会感到仓促,反而觉得像是一件无可估量的大事,以亘古如一的毅力终至完成。白昼的消失是渐进的过程,由微光的介入来调节,当你抬头望去时,白昼已逝,但又不是完全消失;日落地平线之后许久,太阳仍然投射出微弱的白昼之光,你可以循着光线看到它在地平线下的活动。
  这时,平日疏忽的感觉变得极为细腻敏感,那是最美妙的时刻。你可以站在冰盾上,只需眼观、耳闻和体感。清晨白雾迷离,深邃难测,举目见不着任何东西;你也许会被雪面波纹绊倒,也许会绕冤枉路以避开根本不存在的障碍,也许要靠恍如拔地而起的巨大电杆——实则是细竹标——来辨识自己身在何处。我敢打包票,在这样的日子里,仪器百叶箱准会变得像轮船般庞大。在这样的日子里,东北角的苍穹尽成罗斯冰盾岸头,绝壁千例,纤毫毕露,景色壮绝,前所未见。当然,这只是海市蜃楼,但未曾见过如此景象的人定会指天为誓,坚信它真实不虚假。午后的景象是如此晶莹剔透,你甚至不敢出声,免得它片片碎落。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曾亲睹天空有如小球体般碎裂,化成片片虹光飘然而下——冰晶滑过太阳表面。冰雨一落,地平线上蓦地涌出一道白光,划过太阳中心,随即形成第二道光影,水平掠过太阳,构成绝佳的十字形。霎时间,两轮细日各呈绿色和黄色,同时向两侧弹去。这幻日光景是最壮观的折射现象,美不胜收,举世无俦。
  一天下午四点,我在华氏冰点下八十九度作每天例行的散步。太阳已降落地平线下,一道紫蓝色的光芒一一颜色之深前所未见——咻地涌现出来,众色齐消,只剩下落日余辉。
  正西方,天顶位一半的地方,金星高悬,宛如晶莹钻石,而对面东方的天际,一枚呈至如同金星般在蓝海紫光中闪烁;在东北方的天空,银绿色的南极光搏动轻颤。罗斯冰盾一片白茫茫,极目所望银灰色一片,单调中又有淡雅虚幻之感。众色消融,天黯星稀,景致显得单调,但这样的光景组合却是妙到极点。
  我驻足聆听虚寂。我的气息结晶掠过脸颊,乘着比耳语还要轻柔的微风飏起,就如悬挂在天上的云彩一般。风向机直指南极。寒意凝住了微风,轻轻转动的风速器也跟着戛然而止。
  白昼将逝,黑夜在安详的氛围下来临。这就是秩序、和谐与静谧的奇异进程和力量。和谐,没错!这是由寂静所生的一种轻柔律动、一种绝佳和弦的调子,也许这就是天籁。能够捕捉这律动,将自己暂时融入其中,于愿足矣。在那当下,人与宇宙合而为一,殆无疑义。这种信念来自极规律、极和谐、极完美的律动,绝不是偶然所致。这样的圆融必有它的深意,绝非偶然衍生。这是一种超越理智的感觉,表明人的绝望乃是毫无来由。宇宙是和谐秩序,不是混沌,人类理所当然地跟白昼与黑夜一样,也是这和谐秩序中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坐小火车去赏花  犍为油菜花的花期是每年2月底至4月上旬,吐着蒸汽的小火车穿梭于花海与层层梯田之间,颇有一番风味。以游客为主的观光车,根据花期的不同,分别会在蜜蜂岩、段家湾等地表演吐气、变軌。    ■ 观光车  ◎ 站点:跃进站—蜜蜂岩站—菜子坝—仙人脚—焦坝站—芭沟站—黄村站  ◎ 发车时间:  旺季:原则上每小时滚动发车,游客较多时根据人数增派车次  淡季:10:30、13:00、15:00
摘要:意义协商是交往与建构的必经过程,也是化学教与学的必然追求,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意义为先的协商可以促进学习者围绕主题与周遭世界进行多维勾连与平等对话,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知识的图式更迭,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意义协商;深度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1-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
泸沽湖幽居于西南一隅,高山圣湖的世外风光,母系王国久远的传说、信仰与浪漫故事,让无数人心驰神往。多年之后,我们已经不再以猎奇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褪去刻板的标签,湖光山色背后的人间烟火,琐碎日常中的生活冷暖,也格外动人。祖母摩梭人的传说  走进这座摩梭传统的四合院,正前方就是祖母屋,另外三面是两层的木房,一楼是牲口圈,二楼是卧室,包括姑娘们的花房,可以从一侧的木楼梯走上去。  天色已经暗下来,家中的
吴冠中在李家山看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说那支离破碎的黄土山山卯,酷似沉睡的雄虎,得意之作《群虎图》随之诞生。绵延不绝的『黄』,是碛口的颜色,也是倔强的意味。但碛口也不乏轻巧活泼的颜色,橘色的布老虎,蓝色的戏衣,点缀在最家常的日子和人群里,说不上有多亮丽,却自有一种亲切、踏实的质感。李婆婆的生意  清中叶,有两位李氏商人在碛口做生意,继而落户于山谷中的村庄,因财宏势大,重建了大半个村子,村子由此更名
笔者多年徒步考察世界各地的古道,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朝拜线路非常感兴趣。2015年开始,我的重点就放在基督教中前往梵蒂冈、耶路撒冷、圣地亚哥三地的朝圣之路上,其中最著名的,是199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圣地亚哥之路。漫长旅途上的星光  很多人了解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从一部叫做《朝圣之路》(The Way)的电影开始的。影片中,
西口路上的悲歌  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雁北的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山阴,以及陕北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榆林、靖边、定边等县,位于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沙漠,土地贫瘠,降雨较少,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百姓生活十分艰难。有民谣唱到:“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饿断腰,女人泪长流。”与之相对的是,一水相隔的内蒙古西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于是,大量山西人开始走西口到内蒙古讨生活。
登山、野营、出外郊游 ,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一只优质的背包可以帮你轻松安置下所有需要随身携带的旅行装备。选择容积和功能都合适的背包就十分重要。它可以携带所有的必要装备,又不至于让你感觉到身体被束缚,专业的背负系统可以将背包的负荷平均分布到全身,让你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令旅途更加安全舒适。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背包与服装风格的搭配,因为背包通常随身携带,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请留意它究竟是给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告别了都城长安,踏上远赴西藏雪域的征程,送亲队伍过咸阳,入河州,走上了一条蜿蜒6000多里的古道。如今,经格尔木、过那曲的青藏铁路运转多年,而与之相距约百公里的唐蕃古道已没入了历史的尘埃,被很多人遗忘于群山之中,但沿途还留存着不少旧时的驿站、城池、寺庙、石刻、村舍等,记载着千百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唐蕃古道和亲之路:唐代公主们的远征  唐蕃古道古时称为“迎佛路”,也叫馒头岭(古
【亲历者说】  于健,知名旅游网站高管,资深玩家,有将近20年民宿经验。  『国际知名品牌能以一己之力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活化,真正成为「旅游磁铁」。个性化OUT!人格化IN!亲切固守OUT!活力前沿 IN!』  于健经常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简短地讲述自己所见证的国内民宿近十年的发展变迁,再怎么精简,基本都要讲上两个小时。于健的母亲和他一样爱旅行,20年来一直“在路上”,于健忽然发现,母亲的几句话,恰
映秀记忆  说到汶川,11年前的那场地震是无法绕过去的。  驾车从成都出发,过了都江堰,沿着都汶高速一直開,就进入了汶川地界。和川西的多彩不同,汶川境内多是石头山,有一种荒凉感。汶川原本就是一个坐落在高山之中的小县城,山地多,平地少,当年地震时,从山上滚下的巨石也给小城带来巨大伤害。地震后,汶川就地重建,地理空间不再满目疮痍,但伤痛留在了心里。  “5·12”地震的震中位于汶川的映秀镇,据后来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