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贵在点拨。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点拨有适量点拨、适度点拨和适时点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这些点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点拨 适量点拨 适度点拨 适时点拨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贵在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了然于心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一拨,学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难。教师如何诱导和启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将思维导向深入,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越过障碍,流畅思维,体现了教师的点拨艺术。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点拨。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那么,教师该如何恰到好处的点拨呢?下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一、适量点拨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含义深刻,常有显隐题旨之功,聚光凝神之能,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一些重点段节即为题旨所在。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处一点,立片言以居要,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两个副词至关重要,前者表推测,后者表肯定,两个副词连用,不矛盾吗?教师若能抓住这两个副词点拨,引导学生准确领会其用意,学生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当时那个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的病态社会就会有深刻认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会有透彻的理解。
又如《岳阳楼记》第五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的豁达襟怀和伟大的政治抱负在此段得以体现,前文叙事、写景、抒情均为此而设。教师若能抓住此段作强化性点拨,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不难了。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朱自清的《春》,我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是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会推敲那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想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事物特征,写了光泽,颜色,动态,静态,声音,湖面平静,月光皎洁,渔夫欢快的歌声,渲染了恬静愉悦的气氛。老师紧扣“浮光跃金”一句设疑点析:“跃”字有何含义?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很多学生应该都用石子在河里打过水泡,水面泛起的涟漪会把太阳(或月亮)的影子晃散,一圈圈的波纹像在跃动一样像极了作者的描绘。这样比较自如地让学生联想到春天河水初涨,在晴朗的日子微风吹拂河面,月亮的影子在河水的微波中像跳跃的金色精灵一样,使人产生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适时点拨,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进而激活思维,引路入境,引导学生思考、启迪思维的常用方法之一。要使点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教者必须相机诱导。“愤”“悱”之境就是启发的时机,点拨的时机。学生“山穷水尽”,面临困境,进退维谷时,教师加以诱导点拨,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有一种登岸成功的喜悦和仙人指路的感激。在这种情境下学习知识,其效果可想而知。
我教《荔枝蜜》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荔枝蜜》全文都是写蜜蜂,为什么作者不用“蜜蜂”作题而用“荔枝蜜”作题呢?“这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我随即把问题反抛给大家。课堂上一片沉静,学生进行着紧张的思索。几分钟过去,仍没有人举手回答,此时学生“愤”“悱”之状可掬。我轻轻一点:荔枝蜜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作者又是怎样想到生活的甜美的?经此一点,学生幡然顿悟:荔枝蜜是促使“我”对蜜蜂的认识和感情发生改变的关键,更是引起联想、激发抒情的触发点。以此为题,文章寓意更为深刻,个性更为突出。学生终于走出了困境。
只有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才能使教师思路、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和学生思路同步运行,相互激发,和谐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蔡澄清先生曾说:“一个高明的老师,只要三言片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要一个巧妙地暗示,就能使学生在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点拨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化的点拨。课堂提问是点拨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这些艺术化的点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点拨 适量点拨 适度点拨 适时点拨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贵在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了然于心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一拨,学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难。教师如何诱导和启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将思维导向深入,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越过障碍,流畅思维,体现了教师的点拨艺术。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点拨。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那么,教师该如何恰到好处的点拨呢?下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一、适量点拨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含义深刻,常有显隐题旨之功,聚光凝神之能,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一些重点段节即为题旨所在。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处一点,立片言以居要,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两个副词至关重要,前者表推测,后者表肯定,两个副词连用,不矛盾吗?教师若能抓住这两个副词点拨,引导学生准确领会其用意,学生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当时那个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的病态社会就会有深刻认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会有透彻的理解。
又如《岳阳楼记》第五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的豁达襟怀和伟大的政治抱负在此段得以体现,前文叙事、写景、抒情均为此而设。教师若能抓住此段作强化性点拨,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不难了。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朱自清的《春》,我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是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会推敲那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想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事物特征,写了光泽,颜色,动态,静态,声音,湖面平静,月光皎洁,渔夫欢快的歌声,渲染了恬静愉悦的气氛。老师紧扣“浮光跃金”一句设疑点析:“跃”字有何含义?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很多学生应该都用石子在河里打过水泡,水面泛起的涟漪会把太阳(或月亮)的影子晃散,一圈圈的波纹像在跃动一样像极了作者的描绘。这样比较自如地让学生联想到春天河水初涨,在晴朗的日子微风吹拂河面,月亮的影子在河水的微波中像跳跃的金色精灵一样,使人产生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适时点拨,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进而激活思维,引路入境,引导学生思考、启迪思维的常用方法之一。要使点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教者必须相机诱导。“愤”“悱”之境就是启发的时机,点拨的时机。学生“山穷水尽”,面临困境,进退维谷时,教师加以诱导点拨,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有一种登岸成功的喜悦和仙人指路的感激。在这种情境下学习知识,其效果可想而知。
我教《荔枝蜜》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荔枝蜜》全文都是写蜜蜂,为什么作者不用“蜜蜂”作题而用“荔枝蜜”作题呢?“这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我随即把问题反抛给大家。课堂上一片沉静,学生进行着紧张的思索。几分钟过去,仍没有人举手回答,此时学生“愤”“悱”之状可掬。我轻轻一点:荔枝蜜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作者又是怎样想到生活的甜美的?经此一点,学生幡然顿悟:荔枝蜜是促使“我”对蜜蜂的认识和感情发生改变的关键,更是引起联想、激发抒情的触发点。以此为题,文章寓意更为深刻,个性更为突出。学生终于走出了困境。
只有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才能使教师思路、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和学生思路同步运行,相互激发,和谐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蔡澄清先生曾说:“一个高明的老师,只要三言片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要一个巧妙地暗示,就能使学生在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点拨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化的点拨。课堂提问是点拨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这些艺术化的点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