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让学生爱上思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年来,思品课都是以呆板、死记硬背为特点,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思品课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向学生“教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上,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追逐时代前沿,用鼓舞人心的内容突出知识的前瞻性;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情调内容的实效性;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弱化理论的抽象论证,强化事例的哲理分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奋斗成就未来”时,为了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感悟中解除思想困惑,提升道德层次,我组织学生围绕“把餐桌上的剩余饭菜打包回家,是小气吗?”这一主题进行畅所欲言的讨论,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再建议学生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做出行为选择。第一,我们在酒楼用餐时,把“买单”后的事物打包,这是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我们去其他餐桌打包,就会受到嘲笑和制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否对食物拥有所用权。所以,我们只能带走自己的东西。第二,纵观社会现实,有的人不知不觉有贪图小便宜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这告诉我们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做一个受人尊敬和欣赏的中学生。第三,深圳市某公司要把两位出众的人员裁掉一个,总经理经过反复考察,从一位员工离开宿舍后,总是关掉电灯和电脑这一细节处发现他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这才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说明现代社会更注重从日常生活琐事中发现和选拔人才。我们中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志趣高雅、品格高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现代人。
  二、更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解决“怎么教”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状况、心理特点、思想动态,在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力争采取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激发学生寻找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在怀疑的基础上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愉悦、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中,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协作能力,激发创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诱导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氛围里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意义是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寻找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欢快而富于激情的竞争氛围,利用学生“机灵而富有创见”这一优势,组织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某些带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帮助学生消除疑惑,培养能力,拥有智慧,提高觉悟。如在学习“要善于调节情绪”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下雨时,她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晴的时候,她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就这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故事讲到这里,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它平铺直叙的讲下去,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的问题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有的学生劝老太太换个角度想问题:雨天想大儿子的伞店生意兴隆,晴天想小儿子洗染店顾客盈门;有的建议让大儿子和小儿子联合起来,晴天,一起经营洗染店,雨天,一起经营伞店;甚至还有的学生建议大儿子扩大经营项目,买防晒雨伞,小儿子引进新技术,购买烘干机。这样不管晴天还是雨天,两兄弟都能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增加观赏性与参与性强的“情境表演”。根据初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这一实际,我们让学生根据“情境表演”使自己的表现欲得到释放,让参与表演的学生从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和热烈的掌声中体验成功的自豪、满足、振奋等情感,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从而又到每一个学生情绪高昂的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教学的快乐,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
  (三)组织学生进行充满活力的“课堂辩论”。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导学生开启思维的闸门,迸发智慧的浪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加深知识的理解。而课堂辩论这一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师设置诸如“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这些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相关的辩题,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在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适度的上网,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从中吸取知识,扩大视野,自觉抵制网上不良文化的影响,使上网成为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另外,在“怎样考查”这一问题上,科学的检测方式应该是既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和吸收水平,更要突出学生运用自己的只是精华和智慧潜力快速选择最佳方法解决事物矛盾的能力。因此,在考查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从义务教育是“发展人”而不是“选拔人”的本质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考试氛围和考试环境。
  总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的教育。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教育方式的交互使用,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从而引导学生在亲自时间和体验“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探究问题”的乐趣中,成为事业上有执著追求、品德上能严格自律的完整的人。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我认为教学中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借助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识字  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的效率取决于对记忆材料的理解。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差,理解
英语学习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常常会听到:“我怕学英语”和“我最讨厌学英语”之类的话。这些话典型地代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害怕与厌恶学英语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是学生在长期的困惑和挫折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健康情绪。它表明学生的自信心、自强意识与自卑、自弃心理之间发生矛盾,引起学习兴趣与情绪的不平衡。学生对学习英语采取应付或逃避的方式,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如不及时消除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是构建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不是“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这么简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有力而巧妙的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是阅读教学的载体,而文本才是其中的内容。这形式与内容又必须是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认
最近学校组织听课,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就越差,我不禁要问:孩子,上课时你们为什么不愿举手?我们都知道,课堂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发言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我们要想办解决这一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明白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举手发言,原因有很多種,常见的有以
摘要: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关键词:小学生 数感培养 数感发展    教学数感是指个体在实际情境中对书和运算知识的意识,它也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自觉性。它有很广阔的范围,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理解数的意识,能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较大的数或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由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储存量大、图文并茂、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交互功能强大、操作也不会太复杂,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直观,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作用。生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来促进教学,进行生物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然而,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
【摘 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说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关键词】设疑 质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解
《小足球赛》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描写了一幅油画上的画面:画的是一个不是足球场的足球场上孩子们比赛情景的一角:守门员在认真守门,“观众”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球赛。作者通过对画上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了比赛场面的激烈,表现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这都可通过文章的题眼“小”字来感知和体会。在解析本课题目时,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画家在画上所画上的,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是不是一场足球赛呢?这一问
摘要:如何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学习动力的内外因素作了阐述,既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外因),更强调自我实现的需要(内因),把学生的兴趣与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持久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需要 自主学习    需要是成功的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忽视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