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有效扩展阅读视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依据实际教学,从课堂激趣、课后推进、成果展示三个方面,提出了有关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实现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0-020-1
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41年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由此可见,阅读整本书意义重大。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日趋功利化,语文教学缺乏阅读应有的趣味性和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
初中语文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由一篇到多篇”“由一篇到整本”“由一本到多本” ,扩大阅读的广度,挖掘阅读的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堂激趣,在快乐中把握文本阅读内容
语文课要少一点理性,多一点情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趣点,把课上得精彩,让学生愿意去学、乐意去学,并乐此不疲!趣味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我自主地阅读。好的阅读内容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趣味性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够让学生更自主更深入地进行阅读。
在学习九上《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抓住最具讽刺性的情节,带领学生进行片段阅读:起先,对着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接着就“笑着”“往门外飞跑。”“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后来,在集上还“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可以让学生模拟范进的动作、语言、神态,对他喜极而疯的场景进行想象,进而追问:“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这是一出喜剧还是悲剧?”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动力,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带着悬念去文本里探原因。毫无疑问,这种阅读对学生是有效的,不仅能快速地把握文本内容,而且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教师再推荐学生去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便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一篇拓展到整本。
二、课后落实,在推进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还应在课后进行推进。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课后的真阅读,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增加课外阅读,同时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識的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内容的认知。
如七下课文《伟大的悲剧》,学生在课上已经完成了课文的初步学习,明确了“悲”在何处,“伟大”指的是什么之后,教师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推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斯科特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的那封绝命书,尝试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写一篇阅读笔记。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深入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和主题。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继续阅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了解决定世界历史的那12个瞬间,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从阅读方法角度,推荐同质类作品,如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探险类小说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在这样的切入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阅读整本书,并由一本到多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
三、成果展示,在分享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完整本书,并不标志着阅读的结束。同样的作品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阅读后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做出及时的总结和归纳,组织学生展开相关活动,让整本书的阅读达到预期或者超过预期的作用。为了检验阅读的成效,让他们的前期阅读得到肯定,获得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后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用成果展示的方式予以推进。如在课堂上进行讲故事比赛、人物评论会、佳篇欣赏会、美文朗读会……在课外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手抄报评比、设计读书卡片比赛等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 群分享阅读感受,师生共同交流并点评。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亮点,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表达欲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分享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整本书阅读,把读书的心得和教学的感悟写下来,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需要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也需要适时适当地进行方法的指引,在师生共度交流中教学相长,一起徜徉书海,吸取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
[2]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基于学情的整本书阅读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0).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初级中学,浙江 余姚315400)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0-020-1
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41年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由此可见,阅读整本书意义重大。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日趋功利化,语文教学缺乏阅读应有的趣味性和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
初中语文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由一篇到多篇”“由一篇到整本”“由一本到多本” ,扩大阅读的广度,挖掘阅读的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堂激趣,在快乐中把握文本阅读内容
语文课要少一点理性,多一点情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趣点,把课上得精彩,让学生愿意去学、乐意去学,并乐此不疲!趣味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我自主地阅读。好的阅读内容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趣味性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够让学生更自主更深入地进行阅读。
在学习九上《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抓住最具讽刺性的情节,带领学生进行片段阅读:起先,对着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接着就“笑着”“往门外飞跑。”“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后来,在集上还“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可以让学生模拟范进的动作、语言、神态,对他喜极而疯的场景进行想象,进而追问:“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这是一出喜剧还是悲剧?”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动力,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带着悬念去文本里探原因。毫无疑问,这种阅读对学生是有效的,不仅能快速地把握文本内容,而且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教师再推荐学生去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便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一篇拓展到整本。
二、课后落实,在推进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还应在课后进行推进。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课后的真阅读,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增加课外阅读,同时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識的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内容的认知。
如七下课文《伟大的悲剧》,学生在课上已经完成了课文的初步学习,明确了“悲”在何处,“伟大”指的是什么之后,教师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推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斯科特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的那封绝命书,尝试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写一篇阅读笔记。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深入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和主题。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继续阅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了解决定世界历史的那12个瞬间,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从阅读方法角度,推荐同质类作品,如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探险类小说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在这样的切入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阅读整本书,并由一本到多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
三、成果展示,在分享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完整本书,并不标志着阅读的结束。同样的作品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阅读后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做出及时的总结和归纳,组织学生展开相关活动,让整本书的阅读达到预期或者超过预期的作用。为了检验阅读的成效,让他们的前期阅读得到肯定,获得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后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用成果展示的方式予以推进。如在课堂上进行讲故事比赛、人物评论会、佳篇欣赏会、美文朗读会……在课外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手抄报评比、设计读书卡片比赛等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 群分享阅读感受,师生共同交流并点评。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亮点,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表达欲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分享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整本书阅读,把读书的心得和教学的感悟写下来,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需要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也需要适时适当地进行方法的指引,在师生共度交流中教学相长,一起徜徉书海,吸取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
[2]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基于学情的整本书阅读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0).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初级中学,浙江 余姚3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