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一个在“假”字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水平先不去说,胸无理想、不知道德为何物,耳濡目染先懂得了弄虚作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不真”,学生首当其冲,而中国教育本身成了一场场“作秀”中的最大受害者,后果甚至可能“葬送中国的未来”。因此,有识之士曾建议以打假为突破口,重新认识与推动教育改革。
求真务实是治学根本。这些年来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训,如何可以不记取?教育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社会早有意见,但至今更多地限于说说而已。相关部门还是一味给自己歌功颂德,不分析问题,不作深入研究,也很少见到有改进的方案出台。如此下去,如何了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一个人巧言令色是没有仁德的。同样,教育如果花样百出,一样不是真教育。当下的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出名,各种手段花样百出,表面的热闹却难掩教育理念、内容、手段的贫瘠。
“假特色”层出不穷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一些学校管理者挂在嘴边的常用语。很多的管理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校的质量就是学生考试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于是大家都在加班加点,都在开夜车,都在变着法子逼学生。方法大家都差不多,于是乎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课堂,这个时候,部分管理者就把眼光投向了“特色”,于是所谓的艺体特色、国学特色、双语特色等等纷纷出炉。这些学校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何谓特色。其实学校特色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单独的学科,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堆积,学校特色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独有的文化积淀,特色不可复制。
现在很多学校的特色是一些假特色,当下的学校教育,有的人打着特色的旗帜,把学校变成了一个“秀场”,其目的在于宣传,在于吸引眼球,为名为利的功利性目标十分明确。学校搞一些所谓的特色教育活动,而参与的学生毕竟只有少数,大部分学生与“专家”一样沦为看客,充当台上学生的鼓掌者。这样的活动关注的只是个别的孩子,这与“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宗旨背道而驰。
过份热衷于牌匾
一些学校管理者过份热衷于各种牌匾。深圳一所高级中学校门口大大小小的牌子挂了三四百个,有人笑称“牌匾帝”。这些牌匾对于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学校为何喜欢把这些牌子挂在校门口,无外乎就是想告诉别人自己学校取得的成绩。这些牌匾真的有意义吗?很多人都知道某些牌匾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有的甚至是需要用人民币买来的。一些骗子也充分利用某些管理者急于拿牌子的心态,搞一些诸如“中国百强学校”“实验学校”的牌子去忽悠人,某些校长则把牌子挂在校门口丢人现眼。
起跑阶段被绊倒
创新学校评价体系喊了很多年,有些人于是想出了一些点子,于是乎“红马甲”“绿领巾”也这样新鲜出炉了。这些学校管理者美其名曰为了督促学生,却不知道这是反教育的行为,标签式的评价方式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红马甲”“绿领巾”“五道杠”等贴标签式的管理,有的甚至给学生分为“好孩子榜”“坏孩子榜”,孩子从小就被老师贴了标签。这种贴标签式的德育既侵犯了学生尊严,又阻碍学生向上进取的通道,同时,也会带来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欺负,家长的失望。“冠冕堂皇”的心灵暴力,将孩子绑上了耻辱柱,造成的是一辈子的伤害。事实上,标签式的德育管理不是创新,而是被历史抛弃的刺字枷锁在天真孩童身上的重演。
如果说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这些被贴了标签的学生就在起跑阶段被绊倒。
花样百出非教育
名校是如何打造出来的?有些学校管理者不是内强素质,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水平,而是走捷径,利用一些报刊杂志做有偿宣传,以为这样外树形象就可以成名,就可以成为“名校长”,就可以名利双收。一些无良媒体也充当起帮凶、同犯,在媒体上大肆报道,不过这些有偿宣传的模式基本一样:先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再谈领导班子,然后谈德育管理,接着就是教育教学成绩,最后把灌水的校长简历附在文章背后,当然,这样的有偿报道开始还能吸引眼球,后来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把这样的报道扔进了垃圾桶。
花样百出非教育。当下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放下追求名利的心态,那么各种反教育的行为依旧会层出不穷。商品需要打假,其实我们的教育更需打假英雄,把那些反教育行为清理出教育界,中国的教育才会有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德成中英文学校)
求真务实是治学根本。这些年来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训,如何可以不记取?教育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社会早有意见,但至今更多地限于说说而已。相关部门还是一味给自己歌功颂德,不分析问题,不作深入研究,也很少见到有改进的方案出台。如此下去,如何了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一个人巧言令色是没有仁德的。同样,教育如果花样百出,一样不是真教育。当下的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出名,各种手段花样百出,表面的热闹却难掩教育理念、内容、手段的贫瘠。
“假特色”层出不穷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一些学校管理者挂在嘴边的常用语。很多的管理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校的质量就是学生考试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于是大家都在加班加点,都在开夜车,都在变着法子逼学生。方法大家都差不多,于是乎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课堂,这个时候,部分管理者就把眼光投向了“特色”,于是所谓的艺体特色、国学特色、双语特色等等纷纷出炉。这些学校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何谓特色。其实学校特色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单独的学科,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堆积,学校特色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独有的文化积淀,特色不可复制。
现在很多学校的特色是一些假特色,当下的学校教育,有的人打着特色的旗帜,把学校变成了一个“秀场”,其目的在于宣传,在于吸引眼球,为名为利的功利性目标十分明确。学校搞一些所谓的特色教育活动,而参与的学生毕竟只有少数,大部分学生与“专家”一样沦为看客,充当台上学生的鼓掌者。这样的活动关注的只是个别的孩子,这与“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宗旨背道而驰。
过份热衷于牌匾
一些学校管理者过份热衷于各种牌匾。深圳一所高级中学校门口大大小小的牌子挂了三四百个,有人笑称“牌匾帝”。这些牌匾对于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学校为何喜欢把这些牌子挂在校门口,无外乎就是想告诉别人自己学校取得的成绩。这些牌匾真的有意义吗?很多人都知道某些牌匾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有的甚至是需要用人民币买来的。一些骗子也充分利用某些管理者急于拿牌子的心态,搞一些诸如“中国百强学校”“实验学校”的牌子去忽悠人,某些校长则把牌子挂在校门口丢人现眼。
起跑阶段被绊倒
创新学校评价体系喊了很多年,有些人于是想出了一些点子,于是乎“红马甲”“绿领巾”也这样新鲜出炉了。这些学校管理者美其名曰为了督促学生,却不知道这是反教育的行为,标签式的评价方式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红马甲”“绿领巾”“五道杠”等贴标签式的管理,有的甚至给学生分为“好孩子榜”“坏孩子榜”,孩子从小就被老师贴了标签。这种贴标签式的德育既侵犯了学生尊严,又阻碍学生向上进取的通道,同时,也会带来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欺负,家长的失望。“冠冕堂皇”的心灵暴力,将孩子绑上了耻辱柱,造成的是一辈子的伤害。事实上,标签式的德育管理不是创新,而是被历史抛弃的刺字枷锁在天真孩童身上的重演。
如果说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这些被贴了标签的学生就在起跑阶段被绊倒。
花样百出非教育
名校是如何打造出来的?有些学校管理者不是内强素质,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水平,而是走捷径,利用一些报刊杂志做有偿宣传,以为这样外树形象就可以成名,就可以成为“名校长”,就可以名利双收。一些无良媒体也充当起帮凶、同犯,在媒体上大肆报道,不过这些有偿宣传的模式基本一样:先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再谈领导班子,然后谈德育管理,接着就是教育教学成绩,最后把灌水的校长简历附在文章背后,当然,这样的有偿报道开始还能吸引眼球,后来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把这样的报道扔进了垃圾桶。
花样百出非教育。当下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放下追求名利的心态,那么各种反教育的行为依旧会层出不穷。商品需要打假,其实我们的教育更需打假英雄,把那些反教育行为清理出教育界,中国的教育才会有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德成中英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