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复杂工程,但由于教材文本内容的单一,学生学生阅读的有限,生活阅历的浅薄,经常在教学中出现“短路现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
  助读资料恰当、适时的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激活课堂思维。它能促使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深入进行对话,从而实现文本阅读意义,帮助课堂教学的生成。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是治疗探究阅读“短路现象”的一剂良方。
  介入的目的是什么?助读资料什么时间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都要进行周密的思考。
  一、课前介入,做好铺垫
  1、激发兴趣
  课文中有一些离学生距离较远的文章,或是读起来较乏味文章就特别需要教师做好课前的导入,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专注的注意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思维的活跃度。
  2、补充背景
  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没有一定背景的介绍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文本思想。如端木蕻良的《我的故乡》、鲁迅的《雪》、《孔乙己》等文章,背景的补充是十分有必要的。
  3、指导学法
  例如散文的教学。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使它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因此它的阅读难度大大增加。
  二、穿插介入,激活课堂
  1、突破重点
  由于语文课本内容本身的局限,有许多与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学生都无从得知,教师有必要在关键的时候用最恰当的方式教给学生。
  2、解决难点
  课文中有很多难点的突破仅仅靠教材本身是很苍白的,特别是时代久远的作品,学生很难与作者在精神上交流,在视界上融合。关键处引入恰当助读资料会让学生在生命意识上有所触动,在某一个瞬间与作者形成共鸣。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因为他无力改变天下,所以就在这山水之间度过余生。
  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
  这时人物的高贵品质就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3、促进生成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时常会出现肤浅化的现象,表现为百思而不解,茫然而无所措,这需要教师恰当予以引领,或补充事例,或点拨方法,使思维接续上来,阅读深入下去。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助读资料对学生进行点拨引领。
  如史铁生的《我的梦想》中关键句的理解“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学生没有丰厚的人生阅历自然无法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时介入《生病也是生活的体验》中的一段文字:“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了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读完助读资料句子的理解就深入了,学生对幸福的定义也变深刻了。
  三、升华思想,拓展视野
  新课标强调:“学会鉴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心灵世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初一课文《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文章“浅”,但很容易使这节课只有“风度”而没有“温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小溪流身上读出自己、读出社会,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读完浅显的童话时,不失时机的介入诗歌《山泉戒》(节选):
  一道道亮晶晶的山泉,从千尺青峰上飞下来,像一柄劈天的长剑,像一道穿云的虹彩。他用沉雷般的吼声发誓:“一定要奔入大海!哪怕千山万岭拦路,哪怕一路风吹日晒!”他还是不停地向前奔走……
  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语重心长地寄语:生命的价值在不停的追求中得以实现,没有了理想与动力,生命无异于终结,学生自得的体悟,教师恰当的“点睛”,为学生精神的发展播下了一颗饱满的种子!
  总之,只要抓住了最精当的助读材料,把握了最关键的“出场”时机,助读资料一定能催化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具魅力。
其他文献
一、重视阅读的前期指导  1.时间上有保障。除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我把每周五的语文课定为我们雷打不动的阅读课。每到周五,课前的教室总是非常安静,学生早早的坐好捧着书籍贪婪的读着。时间上的保证,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也保证了阅读的效果。  2.书目的选择引而不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体现了其内在的优势。大多数教师都经常为如何提高后进生和学困生的成绩所困惑。后进生之所以成绩难以提高,我觉得除了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不扎实外,还因为他们绝大部分都缺乏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要想改变他们的面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进行新主动学习的质疑意识,而不是“饭来张口
期刊
一、借助注解,疏通诗意  诗词的语言精练,遣词造句有很大的跳跃性,所以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是学生要跨越的第一关。那么,怎样理解字面意义?那就一定要仔细研读注解了。一般来说,注解为学生提供很多信息,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诗词中的生涩用典,了解一些较生僻词的意思。虽然疏通诗词内容,不必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字字落实,但借助注解可以消除阅读的障碍,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期刊
一、介绍背景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法。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或者因年代隔阂,或者因文化历史背景的代沟,往往会使学生形成理解障碍,这时就有必要引述相关背景材料。例如,在教授《观沧海》时,我这样导入: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
期刊
一、民主气氛的形成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
期刊
语文知识是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我在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使这有限的校内课堂学习,在以后一生的社会活动
期刊
一、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促进教育工作。而民主则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越牢固。所以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的关系,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而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的首要任务则是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民主思想,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教与学之间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会作文,爱作文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何其重要。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许多五六年级的孩子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不是东拼西凑就是陈词滥调,一篇文章改头换面用多次。学生怕作文,愁作文,恨作文,成了一种通病。难道我们的学生天生就不会作文吗?不是。只是缺少从小就该养成的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写日记。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放低门槛,明确要求  我们班从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始写日记的
期刊
一、静静地走进文本  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进行丝毫的阅读干预,让学生安静地沉入文本,直接充分地接触读物,进行真实的原生态的阅读。这种回归本真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成为可能。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裕时间,不去打扰,不去提醒,不做任何目标的要求,让学生沉入书中浑然不觉,完全迷醉于作品蕴涵的情智之中,让他们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心灵得以舒展升华。使学生拥有纯属于自己独立的阅读空间,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离开积极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