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选用要把握三个“适应”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素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载体。选择不同的学习素材或对相同素材的不同组织,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让数学素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在素材选用上应把握三个“适应”。
  
  一、适应教材
  
  教材中的每道例题、每幅插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选用素材时,要适应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准确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合理取舍、补充或调整,以便揭示数学的本质,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内容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小猴、小猫做星星的例子作为学习素材。这样呈现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但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教材的呈现略显单薄。因此,我在教学时补充小鹿做了70颗星星的数据,使学生在这一具体情境中同时体验“多些与多得多、少些与少得多”。虽然只是在小猴和小猫的基础上增加小鹿做星星的数量,但这并不仅仅是素材容量的增加,而是着眼于教学目标对素材的丰富与完善。
  
  二、适应学生
  
  数学素材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一般来说,低年级数学素材的选用应突出其形象性和生动性,尽可能地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谜语……高年级的数学素材应尽可能地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素材的选用还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但应当注意的是,在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时,不能照搬或平移,而应作“数学化”处理,剔除一些无关因素,最大限度地凸显素材的数学本质。
  
  三、适应教师
  
  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应本着经济、简捷、方便、实惠的原则选用素材。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想想做做”的第3题,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分层呈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因条件所限,采取简单易行的办法,让学生做了三张同样大的纸条,进行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事实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或因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或因条件或技术的限制,对素材的选用和呈现不可能象公开课那样充分、完美。所以,应因地制宜、灵活呈现,让素材“便教利学”。
  另外,在选用数学素材时,还应考虑到素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以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总之,加工或改造教材的目的,不是为了赶时髦、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分式中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其优点是强调了解题思路,数学思想,其不足之处是来得突然,没有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感受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讨新解法。下面谈谈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以飨读者。  分式的定义中明确规定:分母的值不等于零时,分式才有意义。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分子的值为零时
期刊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一样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
期刊
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而,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借助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讲故事、编口诀等方式识记生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
期刊
爱因斯坦在谈到教育时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象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象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现代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以美塑美、以美育人。根据语文课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的特点,可将审美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一、发现美    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的
期刊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学到对未来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的数学知识。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出数学的有价性和实用性。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期刊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汉字,培养学生喜欢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识字教材与传统的识字教材有所不同,其要求的识字量比较大,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地进入阅读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教师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
期刊
在曾经的唯理性作文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传授修辞逻辑、写作技法等知识,忽视培养情感、创造力、磨练意志和人格的完整塑造;过分强调作文教学课堂分析与训练,忽视文学作为承鉴和涵咏人类文化中人文精神载体的艺术性,急功近利,不关心学生身心发展、不遵循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这样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苦不堪言,失去对作文的兴趣,产生焦虑、厌恶等情绪,也导致学生智力和人格的脱离与完整人格的肢解。  新课标的实施,
期刊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并负有一定的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