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并通过恰当的策略来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也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 策略
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大,因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应把阅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借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哪些策略来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
如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如在教《散步》时,一开课教师就用与本课融于一体的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学生家庭照片、教师家庭照片做背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进入尾声时,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亲情,不仅仅是课堂上片刻的时间领会,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感悟;责任,并不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需要你落到实际行动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短短的40分钟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却很漫长......"同时播放歌曲《我爱我家》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
二、整体阅读,把握结构
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这时对课文的把握仅处在初级阶段。阅读教学必须以文章的外部结构为切入点,在浏览课文时,先弄清写作对象,了解基本倾向,理清文章的思路,鸟瞰式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再指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把握结构呢?课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设计好导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一开始就从课文第一段入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开篇讨论题是:"你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并讲出道理。"接着达成共识:这篇文章很精彩,精彩之处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再由此入手,逐步讨论本文情节构思上的主要特色,这样的导语,就是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再从整体出发分析篇章。
三、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首席伙伴",课堂应"以学为本",应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课堂的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因为:有效课堂提问是老师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意识,如果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领下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勇于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如《白杨礼赞》一文,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课文为什么要先写黄土高原?2.排比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好不好?3.文中"普通"与"不平凡"如何统一?4.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这样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品味鉴赏文章写作技巧、句式选择、标题含义、文体特点、写作背景等。又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后,可让学生对胡适母亲的为人及教子方式作一些评价。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不仅能从问题中去探究文本的内涵,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
四、拓展阅读,培养技能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
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布置了探究性作业:如果你是家长,你会不会喜欢那个博学、方正、质朴的先生?你将如何看到先生不理"孩子"问"怪哉"一事呢?戒尺他也不用,你怎么看待?请结合课文或其它资料的具体的事件讲明理由,给老师写一封信。当然,这"家长"是虚拟的,条件是放宽的,你可以是古代的家长,也可以是当代的,这就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书信的写作。这样小题要求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实现了各学科的融合,很有综合性学习的意味,极大地培養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而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务必立足于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海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
[2]、刘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3]、郝敬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阅读与鉴赏(上旬)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 策略
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大,因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应把阅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借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哪些策略来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
如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如在教《散步》时,一开课教师就用与本课融于一体的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学生家庭照片、教师家庭照片做背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进入尾声时,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亲情,不仅仅是课堂上片刻的时间领会,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感悟;责任,并不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需要你落到实际行动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短短的40分钟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却很漫长......"同时播放歌曲《我爱我家》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
二、整体阅读,把握结构
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这时对课文的把握仅处在初级阶段。阅读教学必须以文章的外部结构为切入点,在浏览课文时,先弄清写作对象,了解基本倾向,理清文章的思路,鸟瞰式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再指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把握结构呢?课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设计好导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一开始就从课文第一段入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开篇讨论题是:"你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并讲出道理。"接着达成共识:这篇文章很精彩,精彩之处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再由此入手,逐步讨论本文情节构思上的主要特色,这样的导语,就是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再从整体出发分析篇章。
三、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首席伙伴",课堂应"以学为本",应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课堂的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因为:有效课堂提问是老师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意识,如果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领下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勇于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如《白杨礼赞》一文,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课文为什么要先写黄土高原?2.排比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好不好?3.文中"普通"与"不平凡"如何统一?4.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这样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品味鉴赏文章写作技巧、句式选择、标题含义、文体特点、写作背景等。又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后,可让学生对胡适母亲的为人及教子方式作一些评价。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不仅能从问题中去探究文本的内涵,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
四、拓展阅读,培养技能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
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布置了探究性作业:如果你是家长,你会不会喜欢那个博学、方正、质朴的先生?你将如何看到先生不理"孩子"问"怪哉"一事呢?戒尺他也不用,你怎么看待?请结合课文或其它资料的具体的事件讲明理由,给老师写一封信。当然,这"家长"是虚拟的,条件是放宽的,你可以是古代的家长,也可以是当代的,这就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书信的写作。这样小题要求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实现了各学科的融合,很有综合性学习的意味,极大地培養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而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务必立足于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海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
[2]、刘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3]、郝敬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阅读与鉴赏(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