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学过程来看,劳动技术课一直被作为“副科”,不被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技术课就是休息课,看新奇图片、听陌生话语,适当休息,然后为下一堂课做准备。本文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劳动技术课,对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要求以及怎样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字]新课标;劳动技术课;教学
从教育出发点来看,课堂学习并不是预约的过程,而是学生和文本、老师、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交合、心灵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实施的基础,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让他们带着自身经验、生活、思考以及灵性进入课堂活动,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复杂、多变、丰富。因此,在现代劳动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观念看待学习,主动走出预设的局限,在追寻生成、创新的过程中,让师生沉溺在合作、自主与实践操作中,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与技能。
一、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与基本要求
(一)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
劳动技术课,是在自身教材引导、老师教导的环境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劳动技术,从而提升动手能力。在这期间,它要求师生具有正确的劳动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情感。但是,它和其他学科相比又有明显的实践优势,只是需要具备专门的教室、场地、工具、设施以及材料等教学条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各种劳动技能以及基本知识需求,然后通过练习操作,将其转化成成熟的劳动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劳动技术更加注重教学,在技能培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并且促使其养成劳动习惯。
(二)劳动技术课教学要求
1、理论与实际联合
在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老师应该主动放弃传统的教学束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从事的劳动结合起来;在组织知识教学的同时,从源头上做到既能与知识、双手与大脑并用。
2、思想教育
在选择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时,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内容都必须利于学生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从实际出发
从当前的劳动技术课程安排来看,受学生身心情况影响严重。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性别、年龄、能力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的内容、项目。
4、注重综合特性
在新课标教学中,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将相关知识技能渗透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将劳动技术教学和校外农业劳动、社会公益活动、家务、自我脑力工作整合起来,在实践中促进自我提高。
二、增强新课程背景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途径
为了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要满足现代教学要求,还必须根据教材安排,整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师生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导入、练习、示范、评价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项培养学生技术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技术学习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最后影响教学成果。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必须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从各方面提高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成果。
从课本资料来看,材料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对于抽象的部分,由于很难感知,所以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努力让材料学习直观化,并且整合不同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手段与教具,吸引學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思考、观察、探索。
例如:在《小手捏泥碗》中,对于泥碗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先让老师播放古典音乐,为学生搭建一个清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能仔细倾听。在作品展示与评价中,可以将几种不同形体的泥碗放在讲台,让学生从模拟陶瓷店角色入手,然后向顾客推销、介绍产品。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拓大脑,发现事物风格与特点。也正是因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有机会想想、听听、说说、看看,所以他们能快速、轻松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同时,我们也看到多媒体、实物课件对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能有效、充分的提高学生视觉感受,还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认真的完成各项愿望,这样即抓住了教材、学生,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增强学以致用进程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性,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将《劳动与技术》作为操作平台,把实践操作和探究性学习贯彻到其中,这样就能让劳技教育更实用、丰满。在动手实践中,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我们应该改变接受性模式,将接受与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出、探讨问题。
劳动技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以主导性、实践性、操作性学习为基准,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劳动技术意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的有用之人。
(三)开战活动,增强劳动技能
面对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整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的活动。例如:学雷锋日,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军人家属打扫卫生,为他们带去温暖;在植树节中,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绿化作出小贡献。
另外,还可以将活动带入集体,在老师的积极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对教室进行装饰,让教室更加温馨,具体如:小工艺品缝制、做纸模型等。为了帮助学生锻炼创新精神与技术意识,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或者劳动成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劳动与技术课更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好配合工作,在赢得社会与家庭支持的环境下,进行多元化教学,确保教育成果。
结束语:
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现代人才培养与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整合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以及要求,从各方面完善教学途径,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钱晓宏.节外生『枝』亦可『枝』繁叶茂——新课程背景下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1,(1):63-64.
[2] 叶建文.新形势下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54):189-189.
[3] 德胜.试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9):478-478.
[4] 刘秋梅,施成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0,(12):67.
[关键字]新课标;劳动技术课;教学
从教育出发点来看,课堂学习并不是预约的过程,而是学生和文本、老师、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交合、心灵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实施的基础,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让他们带着自身经验、生活、思考以及灵性进入课堂活动,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复杂、多变、丰富。因此,在现代劳动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观念看待学习,主动走出预设的局限,在追寻生成、创新的过程中,让师生沉溺在合作、自主与实践操作中,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与技能。
一、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与基本要求
(一)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
劳动技术课,是在自身教材引导、老师教导的环境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劳动技术,从而提升动手能力。在这期间,它要求师生具有正确的劳动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情感。但是,它和其他学科相比又有明显的实践优势,只是需要具备专门的教室、场地、工具、设施以及材料等教学条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各种劳动技能以及基本知识需求,然后通过练习操作,将其转化成成熟的劳动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劳动技术更加注重教学,在技能培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并且促使其养成劳动习惯。
(二)劳动技术课教学要求
1、理论与实际联合
在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老师应该主动放弃传统的教学束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从事的劳动结合起来;在组织知识教学的同时,从源头上做到既能与知识、双手与大脑并用。
2、思想教育
在选择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时,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内容都必须利于学生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从实际出发
从当前的劳动技术课程安排来看,受学生身心情况影响严重。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性别、年龄、能力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的内容、项目。
4、注重综合特性
在新课标教学中,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将相关知识技能渗透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将劳动技术教学和校外农业劳动、社会公益活动、家务、自我脑力工作整合起来,在实践中促进自我提高。
二、增强新课程背景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途径
为了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要满足现代教学要求,还必须根据教材安排,整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师生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导入、练习、示范、评价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项培养学生技术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技术学习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最后影响教学成果。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必须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从各方面提高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成果。
从课本资料来看,材料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对于抽象的部分,由于很难感知,所以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努力让材料学习直观化,并且整合不同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手段与教具,吸引學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思考、观察、探索。
例如:在《小手捏泥碗》中,对于泥碗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先让老师播放古典音乐,为学生搭建一个清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能仔细倾听。在作品展示与评价中,可以将几种不同形体的泥碗放在讲台,让学生从模拟陶瓷店角色入手,然后向顾客推销、介绍产品。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拓大脑,发现事物风格与特点。也正是因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有机会想想、听听、说说、看看,所以他们能快速、轻松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同时,我们也看到多媒体、实物课件对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能有效、充分的提高学生视觉感受,还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认真的完成各项愿望,这样即抓住了教材、学生,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增强学以致用进程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性,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将《劳动与技术》作为操作平台,把实践操作和探究性学习贯彻到其中,这样就能让劳技教育更实用、丰满。在动手实践中,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我们应该改变接受性模式,将接受与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出、探讨问题。
劳动技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以主导性、实践性、操作性学习为基准,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劳动技术意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的有用之人。
(三)开战活动,增强劳动技能
面对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整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的活动。例如:学雷锋日,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军人家属打扫卫生,为他们带去温暖;在植树节中,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绿化作出小贡献。
另外,还可以将活动带入集体,在老师的积极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对教室进行装饰,让教室更加温馨,具体如:小工艺品缝制、做纸模型等。为了帮助学生锻炼创新精神与技术意识,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或者劳动成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劳动与技术课更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好配合工作,在赢得社会与家庭支持的环境下,进行多元化教学,确保教育成果。
结束语:
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现代人才培养与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整合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以及要求,从各方面完善教学途径,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钱晓宏.节外生『枝』亦可『枝』繁叶茂——新课程背景下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1,(1):63-64.
[2] 叶建文.新形势下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54):189-189.
[3] 德胜.试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9):478-478.
[4] 刘秋梅,施成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