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就像鲶鱼一样等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课教师就像鲶鱼一样
  相比于欠发达地区,某富裕地区的代课教师有了另一个名字,叫临聘教师。某些地方的临聘教师绝大多数不但有证,很多还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但无论优秀也罢,没证也罢,临聘和代课两个名字的本质身份都是一致的:存在于体制外,为体制打工,为体制所利用,获得远低于编制内人员的回报。作者耀琪如是说。(见《羊城晚报》)追求身份认同,寻求价值回报,在相关地区对临聘教师来说唯一的道路就是参加考试。有的地方转为公办教师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有干部身份和完整的人事关系,也即是来本地教书之前必须是公办教师或有人事编制。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非考试门槛。所有的门槛形式上是为了保证教育水准,最终当然也可以保护既有编制教师队伍利益,同时也就保护着本地的财政。
  还有的地方为了缓和两大阵营的矛盾,发明了合同制(教师),这种向前迈出的一步,却不被代课教师认可。因为“合同”不但并非职业归宿,更重要还是收入依然落后。一切政策上的好处,相对于编制教师的收益水平来说,不过是一些基本保障线罢了,这就是临聘老师们的最大心结。
  可见,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并不会因为财政的优厚而轻易让代课教师群体变身为正规军。反而因为临聘教师的危机感和积极性,成为许多学校最值得利用之处,代课者就像鲶鱼一样存在于稳定的教育框架中。这些新鲜的、体制外的元素自我形成一个竞争市场,接受雇主的选择,并在竞争中争取出人头地,跃上龙门。
  
  小学语文用美德
  “绑架”了孩子?
  浙江三位语文老师曾给小学语文教材挑毛病,发现某些名人美德故事是假的。比如爱迪生母亲接受阑尾炎手术,爱迪生用反光镜提供“照明”,可当时还没有阑尾炎手术;陈毅探母,查无实据。故事是假的,以下结论似乎就顺理成章:小学语文用美德“绑架”了孩子。(见《南方网》)
  作者杨于泽认为,首先,这里涉及美德故事的真实性问题。美德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体现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有人较真,要翻开二十四史、相关传记、回忆录进行考证,那真的会感到失望。所谓割股疗亲、凿壁囊萤之类,即便史书有所记载,所据大抵也是传闻,较真起来,多半查无实据。但作为美德故事,它们还是参与了对社会道德观念、个人道德修养的型塑。简单用“真实”标准来衡量,西方用于教化的道德故事可能更属虚妄。西方人道德观念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圣经》,而《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没有真实性可言。较起真来,《圣经》宣扬的道德观念还自相矛盾,比如耶稣既鼓吹财富“马太效应”,又诅咒“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但它还是西方人的道德教材。
  这里又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美德教育是否必要,是否有害。道德是社会的黏合剂,它规范人们的价值取舍和所行所止,生成社会的基础秩序。所谓美德,是指那些可以增强人格力量的道德要求,不论西方东方,每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的,比如诚实、守信、勇气等等。相应地,美德教育就不可少。中国用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西方故事,现在陆续被人考证出来,属于无中生有。如有一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儿时的故事,说华盛顿用自己的小斧头砍掉了父亲的樱桃树,父亲已经放出狠话,但华盛顿还是勇敢地站出来认了错,父亲认为这是“千棵樱桃树不换”的品质。既然西方人这样教育孩子,中国人拿来作为教材,似乎也无大碍。
  这不是说,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没有问题。语文除了讲授语言文学知识外,还是灌输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意义的平台。现有小学语文课本的问题,不是它用道德“绑架”了孩子,而是很多观念、价值已经不合时宜,缺失一个现代社会所需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
  人性问题,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现在重新流行的《三字经》,起首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宣扬人性本善,于是课本讲了太多的好人好事。倒是像《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动漫,给孩子开了真正的人性启蒙课,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再比如,我们的道德教育,片面地宣扬孝顺、节俭、谦让、服从的道德,而漠视独立、权利这样的现代价值观念,使现代人格存在传统与现代失衡的现象。这样教育出来的人,就不算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而是有更多臣民色彩。
  这样看来,小学语文课本的问题就不是美德故事的真假,而是如何引入更多体现现代价值的故事,型塑国民新的道德观念和人格的问题。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什么样的数学教学要不得”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利于实际教学工作的改进,也能实际地检验一下经过这些年的课改实践我们在基本的理论思想上究竟有了多大提高,它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做好自身工作的根本保证。就低年级而言,在教学中,应当坚守“过度的规范要不得、美国式的数学教学要不得、不讲道理的‘简易算法’要不得、过分注重‘速度’的考核要不得”等原则,才能切实防止由于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
教育,改写了他—— 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  他,又通过教育滋润了更多人的生命!    钟以俊,教育学博士,曾出版有《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美学导论》等多部教育专著,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一直以来,钟以俊都以儒雅、博学、谦恭并锐利、果敢、承担而吸引着我,终于有机会走近,与他面对面,感受他的睿智与深刻,品鉴他的“浪漫与欢愉”
【摘 要】思维可视化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知识。要达到思维可视化,需要选取合适的可视支架。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通过对不同教材的具体引入素材和直观模型进行比较,能为选取有利于优化教学的可视化支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小数;可视化支架;教材比较  把思维如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那样运用各种图式呈现出来,是思维可视化的核心。思维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
他,以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温暖了我颠沛流离的教学生涯;他,以一种淡然达观的率性态度,抚慰了我名利场上的得失之心;他,以一颗豁达高远的玲珑心窍,润泽了我苦乐杏坛的呕心沥血。无数个清晨黄昏,他的词,在我和学生唇边流淌;多少次寒来暑往,他的魂,在我与教坛之间指点引渡……他,是一个可爱可敬、可亲可佩的有趣老头——苏东坡。  不知为何,每每驰骋遐思,脑海中的苏子总以一个矍铄仙骨的老者形象出现。其境界之高
《周长》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概念课,也是学生对图形进行度量的起始课。研究这节课教学的课例非常多,教学方法、教学路径各异。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封闭图形”、区分图形内部与外部、理解周长度量本质等方面能给人带来些许不一样的思考。  【课堂回放】  一、认识“一周”  1.理解“封闭图形”  师:同学们都听过《西游记》这个故事。一天,孙悟空要出去化缘,他担心自己离开之后,师傅会被妖怪抓走,你
“清贫”,在《辞海》中释义确二,其一是“贫寒”,其二是“贫苦而有志节”。“贫”而至于“寒”,是极端言之,自然非一般情形的贫困可比; “贫苦而有志节”,则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又有什么可羞可愧的?一个人高贵与否,并不视其财富和地位笼统而言,只需看他究竟是富而立德,还是富而不仁;到底是贫而有志,还是贫而无行。过苦日子,易于消沉,即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过富日子,易于堕落,即所谓钱眼如井口黑窟窿
【摘 要】《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表示量的分数的意义,不宜把表示关系的形式同时呈现,这样更符合学生认识数的逻辑序列。本文介绍了借助学生的分物经验,从“半块月饼”开始,到“半个图形”再到“[14]”个、“[34]”个,逐步理解分数表示具体量意义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分数;初步认识;具体量;生活经验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后继所有分数的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文言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规定课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可见初中语文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大大提高,文言文的地位更加重要。但在学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成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怕中之首,而文言文教学也就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关。如
橙汁篇    1、盐味橙汁——补充体力  运动后饮用橙汁,含量丰富的果糖能迅速补充体力,而高达85%的水分更能解渴提神。特别提醒橙汁榨好后立即饮用,否则空气中的氧会使其维生素c的含量迅速降低。加点盐饮用,效果更是明显。    2、橙汁卸妆——深层洁肤  用洗面巾浸透橙汁擦拭面部皮肤,充分吸收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既能卸妆,又可彻底清洁面部污垢和油脂,发挥深层洁肤功效。即使敏感的肌肤也可放心使用。但特
《诗经》的唱叹里,多是怨妇劳人的婉伤或微喜。生活的情愫被细细密密地布满在重章叠唱中,三百篇读下来,仿佛观得先民的生命风貌,又若一睹自己前生的哀乐,撩起心中很多的情怀。《小雅·菁菁者莪》是《诗经》中别致的一则,将其视为爱情的咏味也许更说得通,因为它与公认为爱情之作的《 小雅·隰桑 》篇,在章法与句式上都非常相似。孔子曰“《菁菁者莪》则以人益也”,言语极简,指意不明,因此有人就此解释为“遇到地位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