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煎茶道“小川流”的创史人可进在其著作《饮茶说》一书中曾谈到:“茶具无论新旧汉和重要在于可以活用。茶具的优劣要看是否起到了给茶提味的效果。茶具终究是一种消费品,充分利用它,然后使之自然消亡:这就是煎茶道的美学意识。”
说到煎茶美学,茶入这个茶席上的小物,可是有一番滋味。茶入是一种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据说是中国人盛放火药的容器,也有说是中国人盛头油用的(有名的“初花”茶入据说就是杨贵妃用过的油盒)。
茶入分为“唐物”和“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人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盖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到了今天,这些名贵的茶入又被一些福州的玩家视为心头好。虽说小众,但也是一个颇为文雅的专项收藏。在这个群体中,记者认识了林新,一个四处淘茶入的茶客。
林新和收藏茶入结缘在8年前。那时候林新还不知道茶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只是在收藏紫砂壶和一些文玩。后来由于身边那些师大美术学院的朋友都在四处淘宝茶入,也让林新开始重新打量这小小罐。随后的几年间,他开始翻阅大量的资料,与藏友、茶入、专家进行学习,跑了不少地方的古玩城,近的福州、厦门、泉州,远的北京上海,总之,在他看来,茶入是一种有着纯正福州特色,浓厚地域审美传承的茶之重器。所以平时的他也十分喜欢与朋友谈及茶入,普及茶入知识。
“从洪塘窑出去的一种小体量薄胎酱釉器,有的瓷片薄到了只有指甲片那么薄,在日本被称为‘汉作唐物茶入’,是茶室当中储抹茶的一种茶器,后来丰臣秀吉把这种象征日本茶道精神的福州窑‘茶入’当做‘封地’和荣誉的象征,颁发奖赏给有重大战功的将军们。再后来将军们常常为此物引发战争。丰臣秀吉自用的‘北野茄子’,则一直被奉为日本国宝。”在林新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国人对茶入的认识微乎甚微。在宋代的茶器里面,包括沈安老人的茶谱里面,都没有关于茶入的描写。南宋偏安一隅,让很多关于茶器的地方史料也变得零碎而模糊。
“一件汉做唐物茶入,在日本可以换一辆最好的本田。当年福州有一批人手中的茶入,加起来大概有100来件。有一次日本人来了六七个人,包括美术馆的馆长、研究茶道的教授、专家,看到这些茶入都惊呆了。因为这个东西在日本已经非常稀少,剩下不多的都保存在博物馆和大学的收藏馆里。”林新说道。
这些年,林新去博物馆看的机会也不少,没有考虑经济效益的他,大大小小的也收藏了大几十件茶入。有人称他是福州,乃至福建收茶入的第一人,因为他收的品种全,釉水好,数量多。
“小众和大众的玩法不同,不论是与茶有缘也好,还是与福州有缘,总之,都是古物传情吧。”眼下,收藏茶入,对林新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记者采访的当日,一群朋友正在认真的把玩他拿出来的宝贝。也许真的是买到是一种缘分,乐在其中也成了这群人收藏茶入的初衷。
未来,林新还希望可以更系统地收藏茶入,以及茶席中其他美好的茶道具,总之,“在茶入的陪伴下,我将是幸福的。”
链接
日本茶道界把传世的著名唐物茶入登记入册,并按不同年代和艺术价值分出等级:如“大名物”、“中兴名物”等。日本茶道史上介绍唐物茶入的文献著述比比皆是,较早的有《金尺文库故书》、《抵园执行日记》、《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记录茶会的著述。一般人认为,在日本,唐物茶入(也有人称之为浓茶小罐)是在日本茶道兴起初期由日本陶祖藤四郎在13世纪从中国学回制陶技术并用自中土带回的陶土和釉料制作的。
对于传世的许多著名的“唐物茶入”的产地的研究始终是日本茶道、陶瓷界极为关注的问题。1994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中曾有出土与日本唐物茶入相似的酱釉陶器(茶入)的报道,但因证据不足,终难认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的开展,在鼓楼区的柏林坊、水流弯、北大路、屏山、七星井等处古遗址中,陆续发现了大批宋代薄胎酱褐釉陶器,器型有罐、瓶、盒、钵、灯、水注、执壶、香薰、锅等。这些陶器多数出自宋元时代文化层或废弃的水井中,其中又以各式酱褐色釉薄胎小罐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其造型、胎质、釉色及工艺手法与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几无二致(如日本唐物茶入中的“大海”、“肩衡”、“鹤首”、瓢、水滴、柑子、皆口、茄子、“文琳”等式样的茶入)。这些小罐(茶入)的共同特征是卷唇(或圆唇)直口、短颈(或长颈)、圆肩、鼓腹、平底(或微凹底),通器里外施酱褐(酱红、酱黑)釉,部分器物釉面莹亮润泽,有流釉痕,釉色不均。另外釉多不及底,外下腹部三分之一处多落胎,有流釉现象,器表则多留下清晰的旋削痕,底部多留线切痕。小罐的不同造型仅在于颈腹部的变化,如缩颈或长颈,溜肩或窄平肩、斜肩,浅腹、扁圆、垂腹或直腹之间的差异。从工艺上看,这些小罐的制作均十分精细,胎土多淘洗,少杂质或砂眼、气孔,烧成温度和烧结度高,多薄胎,一般胎薄仅2毫米左右,小型器仅1毫米,整体造型匀称、规整。
福州地区出土的上述薄胎酱釉器即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其产地究竟在哪里?近年来,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材料表明,位于福州西北郊的洪山乡洪塘村的洪塘窑址,是烧制此类陶器的地点之一。这个窑址调查发现的酱釉薄胎陶器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与传世的部分日本唐物茶入完全相同。目前,有关此类茶入的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之中。
福州出土唐物茶入及发现烧制窑口和产地的消息传到日本,引起日本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有关唐物茶入产地和窑口问题,一直是日本陶瓷、茶道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福州考古的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线索,也为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特别是福建和日本的茶道文化交流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章。
说到煎茶美学,茶入这个茶席上的小物,可是有一番滋味。茶入是一种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据说是中国人盛放火药的容器,也有说是中国人盛头油用的(有名的“初花”茶入据说就是杨贵妃用过的油盒)。
茶入分为“唐物”和“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人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盖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到了今天,这些名贵的茶入又被一些福州的玩家视为心头好。虽说小众,但也是一个颇为文雅的专项收藏。在这个群体中,记者认识了林新,一个四处淘茶入的茶客。
林新和收藏茶入结缘在8年前。那时候林新还不知道茶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只是在收藏紫砂壶和一些文玩。后来由于身边那些师大美术学院的朋友都在四处淘宝茶入,也让林新开始重新打量这小小罐。随后的几年间,他开始翻阅大量的资料,与藏友、茶入、专家进行学习,跑了不少地方的古玩城,近的福州、厦门、泉州,远的北京上海,总之,在他看来,茶入是一种有着纯正福州特色,浓厚地域审美传承的茶之重器。所以平时的他也十分喜欢与朋友谈及茶入,普及茶入知识。
“从洪塘窑出去的一种小体量薄胎酱釉器,有的瓷片薄到了只有指甲片那么薄,在日本被称为‘汉作唐物茶入’,是茶室当中储抹茶的一种茶器,后来丰臣秀吉把这种象征日本茶道精神的福州窑‘茶入’当做‘封地’和荣誉的象征,颁发奖赏给有重大战功的将军们。再后来将军们常常为此物引发战争。丰臣秀吉自用的‘北野茄子’,则一直被奉为日本国宝。”在林新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国人对茶入的认识微乎甚微。在宋代的茶器里面,包括沈安老人的茶谱里面,都没有关于茶入的描写。南宋偏安一隅,让很多关于茶器的地方史料也变得零碎而模糊。
“一件汉做唐物茶入,在日本可以换一辆最好的本田。当年福州有一批人手中的茶入,加起来大概有100来件。有一次日本人来了六七个人,包括美术馆的馆长、研究茶道的教授、专家,看到这些茶入都惊呆了。因为这个东西在日本已经非常稀少,剩下不多的都保存在博物馆和大学的收藏馆里。”林新说道。
这些年,林新去博物馆看的机会也不少,没有考虑经济效益的他,大大小小的也收藏了大几十件茶入。有人称他是福州,乃至福建收茶入的第一人,因为他收的品种全,釉水好,数量多。
“小众和大众的玩法不同,不论是与茶有缘也好,还是与福州有缘,总之,都是古物传情吧。”眼下,收藏茶入,对林新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记者采访的当日,一群朋友正在认真的把玩他拿出来的宝贝。也许真的是买到是一种缘分,乐在其中也成了这群人收藏茶入的初衷。
未来,林新还希望可以更系统地收藏茶入,以及茶席中其他美好的茶道具,总之,“在茶入的陪伴下,我将是幸福的。”
链接
日本茶道界把传世的著名唐物茶入登记入册,并按不同年代和艺术价值分出等级:如“大名物”、“中兴名物”等。日本茶道史上介绍唐物茶入的文献著述比比皆是,较早的有《金尺文库故书》、《抵园执行日记》、《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记录茶会的著述。一般人认为,在日本,唐物茶入(也有人称之为浓茶小罐)是在日本茶道兴起初期由日本陶祖藤四郎在13世纪从中国学回制陶技术并用自中土带回的陶土和釉料制作的。
对于传世的许多著名的“唐物茶入”的产地的研究始终是日本茶道、陶瓷界极为关注的问题。1994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中曾有出土与日本唐物茶入相似的酱釉陶器(茶入)的报道,但因证据不足,终难认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的开展,在鼓楼区的柏林坊、水流弯、北大路、屏山、七星井等处古遗址中,陆续发现了大批宋代薄胎酱褐釉陶器,器型有罐、瓶、盒、钵、灯、水注、执壶、香薰、锅等。这些陶器多数出自宋元时代文化层或废弃的水井中,其中又以各式酱褐色釉薄胎小罐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其造型、胎质、釉色及工艺手法与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几无二致(如日本唐物茶入中的“大海”、“肩衡”、“鹤首”、瓢、水滴、柑子、皆口、茄子、“文琳”等式样的茶入)。这些小罐(茶入)的共同特征是卷唇(或圆唇)直口、短颈(或长颈)、圆肩、鼓腹、平底(或微凹底),通器里外施酱褐(酱红、酱黑)釉,部分器物釉面莹亮润泽,有流釉痕,釉色不均。另外釉多不及底,外下腹部三分之一处多落胎,有流釉现象,器表则多留下清晰的旋削痕,底部多留线切痕。小罐的不同造型仅在于颈腹部的变化,如缩颈或长颈,溜肩或窄平肩、斜肩,浅腹、扁圆、垂腹或直腹之间的差异。从工艺上看,这些小罐的制作均十分精细,胎土多淘洗,少杂质或砂眼、气孔,烧成温度和烧结度高,多薄胎,一般胎薄仅2毫米左右,小型器仅1毫米,整体造型匀称、规整。
福州地区出土的上述薄胎酱釉器即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其产地究竟在哪里?近年来,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材料表明,位于福州西北郊的洪山乡洪塘村的洪塘窑址,是烧制此类陶器的地点之一。这个窑址调查发现的酱釉薄胎陶器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与传世的部分日本唐物茶入完全相同。目前,有关此类茶入的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之中。
福州出土唐物茶入及发现烧制窑口和产地的消息传到日本,引起日本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有关唐物茶入产地和窑口问题,一直是日本陶瓷、茶道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福州考古的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线索,也为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特别是福建和日本的茶道文化交流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