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性的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观念。而德育的具体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上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道德情感、审美情操)则兼备知(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特点,因为德育的目标是求真、求善,而真、善、美又是紧密相连的。美术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国自古就有“礼”、“乐”并重的传统。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学校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1、道德意识的渗透与熏陶
美术教育用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意识,引起联想、想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观念、精神品质和思想意识教育,在灵魂的陶醉中达到优美崇高的道德境界。如学生对画中昂首挺胸、直冲蓝天的青松,则有可能感受到它的坚贞不屈与充满活力。在审美体验中,学生的道德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道德情感的陶冶与培育
美术教育情真意切,他陶情淑性,移风易俗,被视为改造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身在异国他乡的人,可以通过绘画寄托对故国家园之思;年事已高的人,可以凭借雕塑追忆风华正茂之情。借助美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味喜怒哀乐之情,明辨真假善恶之界,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求美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熏陶和净化。
3、道德意志的磨练与涵养
意志是人不断克服困难,以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素质。美术教育虽然常常靠艺术形象来吸引学生进入美的天地,可长期不懈的画室素描,一丝不苟的制作图案,不畏艰难的乡下写生,难道不是对意志的最好锤炼?
4、道德行为的塑造和规范
道德行为在伦理结构中一般说来是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反应。其中的意识和情感是行为的原动力,意志则是行为坚持下去的保证。例如一个女学生看见了校园新建的花园,她感到很美丽很鲜艳,于是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鲜花让她联想到青春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心中激起了一种创作的激情,于是她拿起画笔来写生。学习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一扫而空,她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回到教室,她一改愁眉苦脸的表情,对学习又充满了信心,并且主动帮助还在唉声叹气的同学。看,美育塑造道德行为,就是这样水到渠成!
三、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实施方略
1、内容渗透法
在美术教育中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摹画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筑群,时代意识悄然而起。歌颂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何妨一睹故宫博物馆的建筑;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不妨一观董希文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但是在精选教学内容时,则不可只重思想性,而忽视艺术性。标语口号式的作品除了让学生反感外,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2、媒介陶冶法
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不能借助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借助一定的媒介诉诸学生感官,让其心灵得到陶冶。有一位美术教师在绘画可上播放了一首歌:
“广阔的天空是蓝的,飘动的云彩是白的,满山的树木是绿的,遍地的鲜花是红的。大自然的色彩多么美丽,这是太阳给的……”
结果学生画出的水彩画《这是祖国给的》空前成功,因为对国家的爱,已经被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
3、以美引善法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以美引善,使学生思想品德得到净化。例如对人体艺术的鉴赏,教师则必须阐释人体是大自然最完美的杰作:男性的刚强美与直线美,女性的阴柔美与曲线美,都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当学生从中感受到真正的美,邪念就烟消云散了。
4、联想悟美法
在美术教育中,运用联想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出艺术作品中蕴含着的真善美,进而自觉的追求美。上文女学生关于花的联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联系实践法
结合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例如在教师节指导学生给他的老师制作一个小小的贺卡,比空洞的教育学生要尊师重道,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性的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观念。而德育的具体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上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道德情感、审美情操)则兼备知(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特点,因为德育的目标是求真、求善,而真、善、美又是紧密相连的。美术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国自古就有“礼”、“乐”并重的传统。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学校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1、道德意识的渗透与熏陶
美术教育用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意识,引起联想、想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观念、精神品质和思想意识教育,在灵魂的陶醉中达到优美崇高的道德境界。如学生对画中昂首挺胸、直冲蓝天的青松,则有可能感受到它的坚贞不屈与充满活力。在审美体验中,学生的道德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道德情感的陶冶与培育
美术教育情真意切,他陶情淑性,移风易俗,被视为改造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身在异国他乡的人,可以通过绘画寄托对故国家园之思;年事已高的人,可以凭借雕塑追忆风华正茂之情。借助美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味喜怒哀乐之情,明辨真假善恶之界,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求美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熏陶和净化。
3、道德意志的磨练与涵养
意志是人不断克服困难,以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素质。美术教育虽然常常靠艺术形象来吸引学生进入美的天地,可长期不懈的画室素描,一丝不苟的制作图案,不畏艰难的乡下写生,难道不是对意志的最好锤炼?
4、道德行为的塑造和规范
道德行为在伦理结构中一般说来是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反应。其中的意识和情感是行为的原动力,意志则是行为坚持下去的保证。例如一个女学生看见了校园新建的花园,她感到很美丽很鲜艳,于是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鲜花让她联想到青春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心中激起了一种创作的激情,于是她拿起画笔来写生。学习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一扫而空,她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回到教室,她一改愁眉苦脸的表情,对学习又充满了信心,并且主动帮助还在唉声叹气的同学。看,美育塑造道德行为,就是这样水到渠成!
三、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实施方略
1、内容渗透法
在美术教育中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摹画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筑群,时代意识悄然而起。歌颂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何妨一睹故宫博物馆的建筑;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不妨一观董希文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但是在精选教学内容时,则不可只重思想性,而忽视艺术性。标语口号式的作品除了让学生反感外,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2、媒介陶冶法
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不能借助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借助一定的媒介诉诸学生感官,让其心灵得到陶冶。有一位美术教师在绘画可上播放了一首歌:
“广阔的天空是蓝的,飘动的云彩是白的,满山的树木是绿的,遍地的鲜花是红的。大自然的色彩多么美丽,这是太阳给的……”
结果学生画出的水彩画《这是祖国给的》空前成功,因为对国家的爱,已经被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
3、以美引善法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以美引善,使学生思想品德得到净化。例如对人体艺术的鉴赏,教师则必须阐释人体是大自然最完美的杰作:男性的刚强美与直线美,女性的阴柔美与曲线美,都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当学生从中感受到真正的美,邪念就烟消云散了。
4、联想悟美法
在美术教育中,运用联想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出艺术作品中蕴含着的真善美,进而自觉的追求美。上文女学生关于花的联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联系实践法
结合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例如在教师节指导学生给他的老师制作一个小小的贺卡,比空洞的教育学生要尊师重道,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