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喜欢把越南的会安比作中国的丽江,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一个是东南亚海运线上的著名港口。200余位民间手工艺人以及众多的宗教建筑、庙宇、会馆紧凑地分布在棋盘状的会安城区。正因如此,和越南其他城市比较起来,会安显得更有格调。
美丽无声
临近那片长满苔藓的旧山墙感觉有些穿越,这里的白天似乎永远定格在下午两三点,因为都在店里喝咖啡和果汁,街上基本没人。要细品这座城的性格,首先要和上它特有的节拍。租一辆自行车,或者徒步在古城闲逛,累了便找个古宅坐下,喝杯咖啡,和有着19世纪建筑风格的会安城一起安静下来。
400多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临可而居,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的文化在这里杂糅。几个世纪过去,既没有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为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过。街道的布局有中华建筑的古朴,又融入了当地人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小城保留了古朴的氛围,也留驻了传统的手艺。会安的“奥黛”作为越南的国服,早负盛名。身着奥黛的美丽姑娘在古街巷弄间穿行,又为美丽的会安增添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会安街头有不少定做和售卖“奥黛”的服装店,有的还把养蚕、抽丝、纺线的“流程”搬进店里。做一件普通的“奥黛”也要十几二十美元,在物价低廉的越南,也不算便宜。可在会安定制一套“奥黛”仍是很多女性游客到此一游的必备项目。
手造点亮小城
傍晚,随着当地特产的手工灯笼在全城亮起,这里似乎玩起了川剧变脸,所有的人都冒了出来。特别是靠近河岸的一片,亭台楼阁,灯影绰绰,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又恍惚去到丽江的四方街,灯笼成为装点古城最好的道具。
夜幕下的灯影摇曳,染红了古朴的街道,也把外来的客人融进古城最真实的性格中。相比风格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奥黛,做工精致的灯笼给会安带来更多的灵性。街道两旁的灯笼作坊比制作奥黛的店还多,几乎达到了三步一个店的密集型产业。每家灯笼店门口都挂着形状各异的各色灯笼,灯笼少的可能是饭店或咖啡碹,灯笼多的地方,无疑就是灯笼商店了。
在一间灯笼商店门口,我停下脚步,五颜六色的灯笼挂了满满一屋子,不用点起来已经非常靓丽。店主人静静地坐在店里,一点一点细心地缝制手中的灯笼,只见她熟练地半撑开灯笼骨架,将裁好的绸缎包裹在骨架周围,然后用针线缝补接缝的地方,再将灯笼骨完全撑开,最后用剪刀减去接缝处多余的布料和线头,谈笑间一个灯笼就制作完成了。她的身后还堆着很多未成形的灯笼骨架,即便她已如此熟练,要完成一屋子的灯笼也需要不少时间。
中国也有做灯笼的,却难以找到如会安灯笼一般称为城市符号的。中国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以纸糊的为主,而会安的灯笼材质则丰富很多。有木做的,也有竹编的,灯笼罩的面料大多是绸缎,颜色甚是鲜艳醒目。全手工制作让灯笼更加工艺化,让会安的灯笼除了观赏价值外,颇具实用价值。
带得走的城市魅影
会安人对做灯笼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从小就开始一步步熟悉灯笼制作的步骤,也有65岁的手工艺人用了4年时间学习古老的灯笼制作手艺。
沿着老街慢慢走,在一段街尾的僻静处,有一处并不显眼的旧宅院,像是旧时的衙门。院子位置相对偏僻,也很安静。好奇地走进,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制作灯笼龙骨的作坊。不同的屋子里正进行着不同的工序,此起彼伏劳作的声音都清晰可见,时不时可以闻到青竹子被刮去绿皮的清香。
我怕我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在征得工人们的同意之后才举起手中的相机。他们似乎并不介意,偶尔会抬起头冲我友善地微笑,然后用越南语和伙伴低声议论几句,笑声还没散去他们又自顾自忙手里的活计。一位会简单中文的师傅说,通常一个熟练的当地人,一天可完成10个左右的骨架成品。
师傅50多岁,来自一个在会安生活了三代的移民家庭,他们全家都喜欢灯笼。一盏传统灯笼的关键在于竹架和图案,他善于把画好的丝绸粘在竹架上。这一步看似没有制作骨架那么复杂,但决定灯笼风格也在于此。他的理念就是让每个灯笼都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又能迎合不同的市场需求,不管是古老的城镇还是现代住宅,总能在他家找到适合的灯笼。
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月圆之夜是会安的“怀旧日”,这一天全城将会统一停电,行走在古城内即可看见当地人穿着传统服饰进行演出游行。家家户户会挂出彩色的灯笼,居民和游客一起回到从前那个没有电灯、没有汽车,日落而息的农耕年代。大的小的、圆的尖的、胖的瘦的、橄榄形状的灯笼满布会安古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到会安,他们都希望能把会安的迷人魅力带一些回家去,能打包的就只有这些手工制作的灯笼。为了方便游客携带,会安的灯笼能像扇子、雨伞那样折叠起来。灯笼的价钱不贵,中等大小的十几块钱人民币就能买到,灯笼也和会安的旅游形成了相互依托的关系。
美丽无声
临近那片长满苔藓的旧山墙感觉有些穿越,这里的白天似乎永远定格在下午两三点,因为都在店里喝咖啡和果汁,街上基本没人。要细品这座城的性格,首先要和上它特有的节拍。租一辆自行车,或者徒步在古城闲逛,累了便找个古宅坐下,喝杯咖啡,和有着19世纪建筑风格的会安城一起安静下来。
400多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临可而居,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的文化在这里杂糅。几个世纪过去,既没有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为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过。街道的布局有中华建筑的古朴,又融入了当地人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小城保留了古朴的氛围,也留驻了传统的手艺。会安的“奥黛”作为越南的国服,早负盛名。身着奥黛的美丽姑娘在古街巷弄间穿行,又为美丽的会安增添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会安街头有不少定做和售卖“奥黛”的服装店,有的还把养蚕、抽丝、纺线的“流程”搬进店里。做一件普通的“奥黛”也要十几二十美元,在物价低廉的越南,也不算便宜。可在会安定制一套“奥黛”仍是很多女性游客到此一游的必备项目。
手造点亮小城
傍晚,随着当地特产的手工灯笼在全城亮起,这里似乎玩起了川剧变脸,所有的人都冒了出来。特别是靠近河岸的一片,亭台楼阁,灯影绰绰,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又恍惚去到丽江的四方街,灯笼成为装点古城最好的道具。
夜幕下的灯影摇曳,染红了古朴的街道,也把外来的客人融进古城最真实的性格中。相比风格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奥黛,做工精致的灯笼给会安带来更多的灵性。街道两旁的灯笼作坊比制作奥黛的店还多,几乎达到了三步一个店的密集型产业。每家灯笼店门口都挂着形状各异的各色灯笼,灯笼少的可能是饭店或咖啡碹,灯笼多的地方,无疑就是灯笼商店了。
在一间灯笼商店门口,我停下脚步,五颜六色的灯笼挂了满满一屋子,不用点起来已经非常靓丽。店主人静静地坐在店里,一点一点细心地缝制手中的灯笼,只见她熟练地半撑开灯笼骨架,将裁好的绸缎包裹在骨架周围,然后用针线缝补接缝的地方,再将灯笼骨完全撑开,最后用剪刀减去接缝处多余的布料和线头,谈笑间一个灯笼就制作完成了。她的身后还堆着很多未成形的灯笼骨架,即便她已如此熟练,要完成一屋子的灯笼也需要不少时间。
中国也有做灯笼的,却难以找到如会安灯笼一般称为城市符号的。中国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以纸糊的为主,而会安的灯笼材质则丰富很多。有木做的,也有竹编的,灯笼罩的面料大多是绸缎,颜色甚是鲜艳醒目。全手工制作让灯笼更加工艺化,让会安的灯笼除了观赏价值外,颇具实用价值。
带得走的城市魅影
会安人对做灯笼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从小就开始一步步熟悉灯笼制作的步骤,也有65岁的手工艺人用了4年时间学习古老的灯笼制作手艺。
沿着老街慢慢走,在一段街尾的僻静处,有一处并不显眼的旧宅院,像是旧时的衙门。院子位置相对偏僻,也很安静。好奇地走进,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制作灯笼龙骨的作坊。不同的屋子里正进行着不同的工序,此起彼伏劳作的声音都清晰可见,时不时可以闻到青竹子被刮去绿皮的清香。
我怕我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在征得工人们的同意之后才举起手中的相机。他们似乎并不介意,偶尔会抬起头冲我友善地微笑,然后用越南语和伙伴低声议论几句,笑声还没散去他们又自顾自忙手里的活计。一位会简单中文的师傅说,通常一个熟练的当地人,一天可完成10个左右的骨架成品。
师傅50多岁,来自一个在会安生活了三代的移民家庭,他们全家都喜欢灯笼。一盏传统灯笼的关键在于竹架和图案,他善于把画好的丝绸粘在竹架上。这一步看似没有制作骨架那么复杂,但决定灯笼风格也在于此。他的理念就是让每个灯笼都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又能迎合不同的市场需求,不管是古老的城镇还是现代住宅,总能在他家找到适合的灯笼。
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月圆之夜是会安的“怀旧日”,这一天全城将会统一停电,行走在古城内即可看见当地人穿着传统服饰进行演出游行。家家户户会挂出彩色的灯笼,居民和游客一起回到从前那个没有电灯、没有汽车,日落而息的农耕年代。大的小的、圆的尖的、胖的瘦的、橄榄形状的灯笼满布会安古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到会安,他们都希望能把会安的迷人魅力带一些回家去,能打包的就只有这些手工制作的灯笼。为了方便游客携带,会安的灯笼能像扇子、雨伞那样折叠起来。灯笼的价钱不贵,中等大小的十几块钱人民币就能买到,灯笼也和会安的旅游形成了相互依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