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公务员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2011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超百万,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几千人抢一个职位的事早就是司空见惯。
“在美国,联邦公务员是一份既不很吃香又不太丢人,旱涝保收,有比较优越的福利待遇,但没有任何额外收入的工作。不过,如果问美国的孩子长大了想做什么职业,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护士、厨师、幼儿园老师,但是绝对不会说当公务员,也很少有大学生主动向往这个职业。”12月5日,何奇恩在美国费城家中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何奇恩已在美国当了十几年公务员,其作品《我在美国当公务员》一书于近期在国内出版。
何奇恩对记者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工作时会全力以赴,生活中是个特别顾家的人。我希望自己过得幸福,同时也尽量帮助别人过得幸福。”
放牛娃的求学路
1960年,何奇恩出生在浙江诸暨安华镇矿亭村,初中毕业后就回家放牛。1977年恢复高考,他开始做起了大学梦。无奈的是,他整个学生时代都在“文革”中度过,学业几乎是空白。第四次高考失利后,何奇恩被乡邻们讥笑为“生定务农的命,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
怀着执著求学的心,何奇恩六进诸暨中学求师,终于打动了学校领导,让他进入这所重点中学的英文班学习。但是,他第一次英语测试居然只得到9分。面对老师的质疑,他立下军令状,“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若跟不上,我自己退学”。无路可走的何奇恩开始疯狂地学习,前半夜路灯下、后半夜厕所里。1981年,他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
当时,学英语的学生是整个校园中最新潮的,但何奇恩却是最落伍的那个。“我不会跳舞,不会溜冰,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说英语。”一次口语课上,他为了躲避练习在教室与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生生把美籍外教给气跑了。为此,系主任钱瑗女士找他谈话,鼓励他。何奇恩又一次发愤努力,从背英汉词典到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1990年,何奇恩辞职赴美与留学的妻子团聚。初来乍到,除了妻子在实验室工作的微薄奖学金和一间宿舍,他们一无所有,何奇恩只好边打工边读书。1996年,他即将获得美国天普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孩子也即将出世,何奇恩却兴奋不起来,因为工作还没有眉目。
1997年底,何奇恩在一份小报上看到条信息:费城老人局要招聘一名难民协调员,他的条件正好符合。通过面试,他当上了政府部门的临时工,合同期一年。从此,何奇恩开始了在美国的公务员生涯。
拒绝了总统助理的邀请
在老人局,何奇恩尽心尽力地为难民老人服务。费城有一半人是非裔,他们主要聚居在贫困区。精明的韩裔在非裔社区做生意,挣了不少钱,自己住在环境更好的郊区,对非裔很少回馈。所以,两者摩擦不断。何奇恩发现,语言文化是他们之间的主要障碍,后来,在何奇恩的建议下,非裔和韩裔互教互学,他们的关系也慢慢地缓和了。
合同快到期了,何奇恩准备打包走人,心里不免有些悲凉。在他原定要离开的日子,费城老人局的表彰会开始了,局长在表彰会上宣布:“今年老人局的年度人物是项目协调员何奇恩博士。”不仅这样,费城老人局同时任命他为少数族裔专员。把最高奖颁给一个临时工,又把这个临时工破格提升到重要岗位,在老人局这是没有先例的。
何奇恩对记者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帮助人就像播撒种子,种子撒下去有没有收获没关系,只要你真心帮助别人,回馈该来时自然会来。”
一天,何奇恩接到一通含混不清的电话,最终弄清是个非裔的美国女性。虽然服务非裔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何奇恩还是找到她的住所,帮助她从药房取来药,并时常去探望她,两人最终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这位非裔女士叫乔伊斯,在美国卫生部工作。2001年,经过乔伊斯的推荐,一项几乎是为何奇恩“量身定做”的招聘被发布出来。尽管工资比原来的单位差了一大截,何奇恩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卫生部的工作,进入美国卫生部联邦医保中心信访办公室担任健康保险专员。
信访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回复信件、接热线电话为医保受保人提供咨询以及解决问题。初来乍到,他一筹莫展。“有问题就得问,同事们是不会主动提供帮助的,怕会给你造成看不起你的印象,低估你的能力。”上司帕特诚恳地告诉他。之后,何奇恩花了半天功夫写了第一封信,帕特鼓励道,写得很不错,并请他再发封电子邮件来,可以帮他修改。看到改好的信,何奇恩吃惊地发现:几乎是重写了一遍。“帕特真是用心良苦,没有在信纸上改得面目全非,怕伤害我的自尊心。”渐渐地,何奇恩在拥有几千名员工的美国卫生部脱颖而出。
2006年4月13日,何奇恩与美国总统布什、劳工部长赵小兰、卫生部长麦克雷兰坐在一起,讨论联邦处方药计划。在面对全国的现场电视直播中,布什风趣地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奇恩到美国还不到20年,现在竟与美国总统讨论国家大事了。”会议结束后,总统助理向他发出邀请,“总统很喜欢你,来白宫吧,加入我们的团队。”但何奇恩拒绝了,理由是“我不喜欢你老板的有些政策”。
职场“零容忍”
针对国内的“考公务员热”,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何奇恩介绍说:“在美国,联邦政府招聘公务员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如果哪个部门有空缺的职位,会把对应聘者的要求发布到互联网上,你如果符合标准,就可以申请参加笔试和面试。”
何奇恩坦陈,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想找的是一份能够安居乐业的工作。加上自己善于与人沟通,他觉得自己选择公务员这份职业是很明智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级公务员,包括总统、各部部长等,高级公务员是有期限的;另一种是普通公务员,分为15级,这种是终身制的。”何奇恩说。对于公务员的升迁问题,何奇恩称:“我们对升迁并不十分热衷。现在我是13级,14级以上就相当于管理层了。14级和13级工资相差很少,但是工作压力大很多。”
在美国当公务员也有些“规则”,从前的同事露丝传授给何奇恩“十不”:不谈论你的同事和上司,不谈论宗教问题,不谈论和性有关的事,不谈论你过去的成就,不刻意地去讨好同事和上司,不随便和人发生身体接触,不向别人借钱,不随便穿着,不高声谈笑,不垂头丧气。“十几年来,我领会贯通这十条真传,倒没有在办公室惹过事。在美国公务员职场中,有一些事情是‘零容忍’的,比如说性骚扰、种族歧视,所收礼物超过15美元,等等。”何奇恩和记者聊起他经历过的一些事。
曾经因为工作一直没着落,何奇恩带着一条上好的真丝头巾,到州政府考试中心找一位曾接待过自己的女职员,想要了解些内部情况。然而,当他取出头巾想要送给那位女职员时,女职员转身就逃回了办公室,关上了门,再也没有出来。显然,她认为这条头巾太昂贵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名穿得很少的女职员向上司丹尼尔汇报工作。女职员一进门,丹尼尔就把门关上,女职员转身开门夺路而去,直奔局长办公室哭诉,“丹尼尔要非礼我”。局长一边安慰,一边保证彻查此事。最后性骚扰的指控没有成立,但丹尼尔却悄悄退休了。
一次会议上,何奇恩作为亚裔代表、同事尼娜作为拉丁裔代表列席。上司琳达介绍何奇恩时,说了一些赞美的话,但介绍尼娜时,没有说同样的话。尼娜的脸当场变了颜色,会议一结束,她直奔工会代表,指控上司不尊重她,涉嫌种族歧视,代表马上找两人调停。
美国人怎么看待公务员?何奇恩的回答是,有爱有恨。“美国的公务员系统很庞大。一方面,美国人认为,是我们纳税人养着公务员,所以对公务员并不买账;另一方面,美国普通百姓离不开公务员,例如在医疗保险等方面,需要公务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回顾十几年在美国担任公务员的生涯,何奇恩对这个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公务员是从事公共事务的员工,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职业,既不是公仆,也不是父母官,必须要有一颗为人们服务的平常心。”
编辑:李雪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在美国,联邦公务员是一份既不很吃香又不太丢人,旱涝保收,有比较优越的福利待遇,但没有任何额外收入的工作。不过,如果问美国的孩子长大了想做什么职业,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护士、厨师、幼儿园老师,但是绝对不会说当公务员,也很少有大学生主动向往这个职业。”12月5日,何奇恩在美国费城家中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何奇恩已在美国当了十几年公务员,其作品《我在美国当公务员》一书于近期在国内出版。
何奇恩对记者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工作时会全力以赴,生活中是个特别顾家的人。我希望自己过得幸福,同时也尽量帮助别人过得幸福。”
放牛娃的求学路
1960年,何奇恩出生在浙江诸暨安华镇矿亭村,初中毕业后就回家放牛。1977年恢复高考,他开始做起了大学梦。无奈的是,他整个学生时代都在“文革”中度过,学业几乎是空白。第四次高考失利后,何奇恩被乡邻们讥笑为“生定务农的命,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
怀着执著求学的心,何奇恩六进诸暨中学求师,终于打动了学校领导,让他进入这所重点中学的英文班学习。但是,他第一次英语测试居然只得到9分。面对老师的质疑,他立下军令状,“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若跟不上,我自己退学”。无路可走的何奇恩开始疯狂地学习,前半夜路灯下、后半夜厕所里。1981年,他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
当时,学英语的学生是整个校园中最新潮的,但何奇恩却是最落伍的那个。“我不会跳舞,不会溜冰,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说英语。”一次口语课上,他为了躲避练习在教室与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生生把美籍外教给气跑了。为此,系主任钱瑗女士找他谈话,鼓励他。何奇恩又一次发愤努力,从背英汉词典到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1990年,何奇恩辞职赴美与留学的妻子团聚。初来乍到,除了妻子在实验室工作的微薄奖学金和一间宿舍,他们一无所有,何奇恩只好边打工边读书。1996年,他即将获得美国天普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孩子也即将出世,何奇恩却兴奋不起来,因为工作还没有眉目。
1997年底,何奇恩在一份小报上看到条信息:费城老人局要招聘一名难民协调员,他的条件正好符合。通过面试,他当上了政府部门的临时工,合同期一年。从此,何奇恩开始了在美国的公务员生涯。
拒绝了总统助理的邀请
在老人局,何奇恩尽心尽力地为难民老人服务。费城有一半人是非裔,他们主要聚居在贫困区。精明的韩裔在非裔社区做生意,挣了不少钱,自己住在环境更好的郊区,对非裔很少回馈。所以,两者摩擦不断。何奇恩发现,语言文化是他们之间的主要障碍,后来,在何奇恩的建议下,非裔和韩裔互教互学,他们的关系也慢慢地缓和了。
合同快到期了,何奇恩准备打包走人,心里不免有些悲凉。在他原定要离开的日子,费城老人局的表彰会开始了,局长在表彰会上宣布:“今年老人局的年度人物是项目协调员何奇恩博士。”不仅这样,费城老人局同时任命他为少数族裔专员。把最高奖颁给一个临时工,又把这个临时工破格提升到重要岗位,在老人局这是没有先例的。
何奇恩对记者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帮助人就像播撒种子,种子撒下去有没有收获没关系,只要你真心帮助别人,回馈该来时自然会来。”
一天,何奇恩接到一通含混不清的电话,最终弄清是个非裔的美国女性。虽然服务非裔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何奇恩还是找到她的住所,帮助她从药房取来药,并时常去探望她,两人最终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这位非裔女士叫乔伊斯,在美国卫生部工作。2001年,经过乔伊斯的推荐,一项几乎是为何奇恩“量身定做”的招聘被发布出来。尽管工资比原来的单位差了一大截,何奇恩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卫生部的工作,进入美国卫生部联邦医保中心信访办公室担任健康保险专员。
信访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回复信件、接热线电话为医保受保人提供咨询以及解决问题。初来乍到,他一筹莫展。“有问题就得问,同事们是不会主动提供帮助的,怕会给你造成看不起你的印象,低估你的能力。”上司帕特诚恳地告诉他。之后,何奇恩花了半天功夫写了第一封信,帕特鼓励道,写得很不错,并请他再发封电子邮件来,可以帮他修改。看到改好的信,何奇恩吃惊地发现:几乎是重写了一遍。“帕特真是用心良苦,没有在信纸上改得面目全非,怕伤害我的自尊心。”渐渐地,何奇恩在拥有几千名员工的美国卫生部脱颖而出。
2006年4月13日,何奇恩与美国总统布什、劳工部长赵小兰、卫生部长麦克雷兰坐在一起,讨论联邦处方药计划。在面对全国的现场电视直播中,布什风趣地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奇恩到美国还不到20年,现在竟与美国总统讨论国家大事了。”会议结束后,总统助理向他发出邀请,“总统很喜欢你,来白宫吧,加入我们的团队。”但何奇恩拒绝了,理由是“我不喜欢你老板的有些政策”。
职场“零容忍”
针对国内的“考公务员热”,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何奇恩介绍说:“在美国,联邦政府招聘公务员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如果哪个部门有空缺的职位,会把对应聘者的要求发布到互联网上,你如果符合标准,就可以申请参加笔试和面试。”
何奇恩坦陈,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想找的是一份能够安居乐业的工作。加上自己善于与人沟通,他觉得自己选择公务员这份职业是很明智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级公务员,包括总统、各部部长等,高级公务员是有期限的;另一种是普通公务员,分为15级,这种是终身制的。”何奇恩说。对于公务员的升迁问题,何奇恩称:“我们对升迁并不十分热衷。现在我是13级,14级以上就相当于管理层了。14级和13级工资相差很少,但是工作压力大很多。”
在美国当公务员也有些“规则”,从前的同事露丝传授给何奇恩“十不”:不谈论你的同事和上司,不谈论宗教问题,不谈论和性有关的事,不谈论你过去的成就,不刻意地去讨好同事和上司,不随便和人发生身体接触,不向别人借钱,不随便穿着,不高声谈笑,不垂头丧气。“十几年来,我领会贯通这十条真传,倒没有在办公室惹过事。在美国公务员职场中,有一些事情是‘零容忍’的,比如说性骚扰、种族歧视,所收礼物超过15美元,等等。”何奇恩和记者聊起他经历过的一些事。
曾经因为工作一直没着落,何奇恩带着一条上好的真丝头巾,到州政府考试中心找一位曾接待过自己的女职员,想要了解些内部情况。然而,当他取出头巾想要送给那位女职员时,女职员转身就逃回了办公室,关上了门,再也没有出来。显然,她认为这条头巾太昂贵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名穿得很少的女职员向上司丹尼尔汇报工作。女职员一进门,丹尼尔就把门关上,女职员转身开门夺路而去,直奔局长办公室哭诉,“丹尼尔要非礼我”。局长一边安慰,一边保证彻查此事。最后性骚扰的指控没有成立,但丹尼尔却悄悄退休了。
一次会议上,何奇恩作为亚裔代表、同事尼娜作为拉丁裔代表列席。上司琳达介绍何奇恩时,说了一些赞美的话,但介绍尼娜时,没有说同样的话。尼娜的脸当场变了颜色,会议一结束,她直奔工会代表,指控上司不尊重她,涉嫌种族歧视,代表马上找两人调停。
美国人怎么看待公务员?何奇恩的回答是,有爱有恨。“美国的公务员系统很庞大。一方面,美国人认为,是我们纳税人养着公务员,所以对公务员并不买账;另一方面,美国普通百姓离不开公务员,例如在医疗保险等方面,需要公务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回顾十几年在美国担任公务员的生涯,何奇恩对这个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公务员是从事公共事务的员工,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职业,既不是公仆,也不是父母官,必须要有一颗为人们服务的平常心。”
编辑:李雪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