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几何证明(文字证明题)、尺规作图题近两年在福建省中考卷是必考题,基本定位为基础题(送分题),然而从考后的质量分析看,这两类题的得分并不高,丢分主要集中在书写表达不规范、几何证明逻辑错误、推理过程条理混乱等。下面就几何证明、尺规作图的解题规范与解题技巧说说几点意见。
关键词:几何证明;尺规作图;解题规范;解题技巧
一、 几何证明的解题规范与技巧
(一)几何证明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一审题。先读完题目,弄清楚题目意思,需要求证什么。对于题目中的条件应思考条件之间的联系,联想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可以由什么条件得到。二要标记。读题时每个条件都要在图形中标注出来。如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三要构造。有的题目隐藏某条线或几条线,所以我们要学作辅助线,那么这里的作辅助线就需要平时熟练掌握定理推论和基本图形。然后再考虑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
几何的文字证明题,关键是要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然后“翻译”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再分析思路,书写证明过程。
(二)几何证明题书写规范
证明题规范书写,就是要按严密的逻辑推理,执因索果,言简意赅。书写要有条理性,有根有据;关键得分点要写,表述要准确,还有字迹要清晰,这样才能提高得分。下面举例说明:
(问题1:没有从已知条件出发,题目的原始条件是ABCD)
(问题2:作为一道大题分值高步骤少,每一步都是得分点应该书写详细,应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罗列清楚)
(问题3:语句不完整,应改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或在ABCD中)
又∵对顶角相等(问题4:对顶角相等直接用)
(问题5:滥用又∵,又∵是需要多个条件得到结论的情况下使用表示补充,此处对顶角相等一个条件便可得到结论,不需要又∵)
【例2】求证: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要求:①根据给出的△ABC及线段A′B′,∠A′(∠A′=∠A),以线段A′B′为一边,在给出的图形上用尺规作出△A′B′C′,使得△A′B′C′∽△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②在已有的图形上画出一组对应中线,并据此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不规范书写3:
已知,如图,△ABC∽△A′B′C′,对应边成比例,D是AB的中点,D′是A′B′的中点。
求证:中线比等于相似比。
(问题6:没有结合图形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证明:∵△ABC∽△A′B′C′,
A′B′AB=B′C′BC=A′C′AC=k,∠A′=∠A,∠B′=∠B,∠C′=∠C
(问题7:将条件所得所有结论都罗列出来,有些结论与答题无关没有必要。)
二、 尺规作图的解题规范与技巧
(一)尺规作图有关知识
在几何里,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叫做尺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初中五种常用的基本作图是:(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平分已知角;(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学过基本作图后,在以后的作图中,遇到属于基本作图的地方,只需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如:(1)作线段××=××;(2)作∠×××=∠×××;(3)作××(射线)平分∠×××;(4)过点×作××⊥××,垂足为×;(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常见几何作图语句
(1)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
(2)连结两点×、×;或连结××;
(3)在××上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或弧);
(5)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6)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7)延长××到点×,或延长××到点×,使××=××。
(三)尺规作图解题技巧
近几年中考作图题形式有改变,不再满足检测图形变换等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及课本一些画图知识。尺规作图解题关键是要弄清作图原理与根据,牢记五种常用的基本作图的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后,重新审视作图依据,梳理基本作图的内在联系;描述作图步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表达,按所作图形的等量关系用几何符号表达。
【例3】已知锐角∠AOB,如图,
(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PQ,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
(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PQ于点M,N;
(3)连接OM,MN。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关键词:几何证明;尺规作图;解题规范;解题技巧
一、 几何证明的解题规范与技巧
(一)几何证明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一审题。先读完题目,弄清楚题目意思,需要求证什么。对于题目中的条件应思考条件之间的联系,联想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可以由什么条件得到。二要标记。读题时每个条件都要在图形中标注出来。如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三要构造。有的题目隐藏某条线或几条线,所以我们要学作辅助线,那么这里的作辅助线就需要平时熟练掌握定理推论和基本图形。然后再考虑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
几何的文字证明题,关键是要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然后“翻译”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再分析思路,书写证明过程。
(二)几何证明题书写规范
证明题规范书写,就是要按严密的逻辑推理,执因索果,言简意赅。书写要有条理性,有根有据;关键得分点要写,表述要准确,还有字迹要清晰,这样才能提高得分。下面举例说明:
(问题1:没有从已知条件出发,题目的原始条件是ABCD)
(问题2:作为一道大题分值高步骤少,每一步都是得分点应该书写详细,应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罗列清楚)
(问题3:语句不完整,应改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或在ABCD中)
又∵对顶角相等(问题4:对顶角相等直接用)
(问题5:滥用又∵,又∵是需要多个条件得到结论的情况下使用表示补充,此处对顶角相等一个条件便可得到结论,不需要又∵)
【例2】求证: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要求:①根据给出的△ABC及线段A′B′,∠A′(∠A′=∠A),以线段A′B′为一边,在给出的图形上用尺规作出△A′B′C′,使得△A′B′C′∽△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②在已有的图形上画出一组对应中线,并据此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不规范书写3:
已知,如图,△ABC∽△A′B′C′,对应边成比例,D是AB的中点,D′是A′B′的中点。
求证:中线比等于相似比。
(问题6:没有结合图形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证明:∵△ABC∽△A′B′C′,
A′B′AB=B′C′BC=A′C′AC=k,∠A′=∠A,∠B′=∠B,∠C′=∠C
(问题7:将条件所得所有结论都罗列出来,有些结论与答题无关没有必要。)
二、 尺规作图的解题规范与技巧
(一)尺规作图有关知识
在几何里,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叫做尺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初中五种常用的基本作图是:(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平分已知角;(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学过基本作图后,在以后的作图中,遇到属于基本作图的地方,只需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如:(1)作线段××=××;(2)作∠×××=∠×××;(3)作××(射线)平分∠×××;(4)过点×作××⊥××,垂足为×;(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常见几何作图语句
(1)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
(2)连结两点×、×;或连结××;
(3)在××上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或弧);
(5)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6)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7)延长××到点×,或延长××到点×,使××=××。
(三)尺规作图解题技巧
近几年中考作图题形式有改变,不再满足检测图形变换等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及课本一些画图知识。尺规作图解题关键是要弄清作图原理与根据,牢记五种常用的基本作图的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后,重新审视作图依据,梳理基本作图的内在联系;描述作图步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表达,按所作图形的等量关系用几何符号表达。
【例3】已知锐角∠AOB,如图,
(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PQ,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
(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PQ于点M,N;
(3)连接OM,MN。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