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状况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如何是学生能否学好语文的关
键。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变固化的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和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改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小学到中学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经历九年语文的学习历程,但还有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低,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丧失了创新的能力。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一下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教育者和學生在阅读观上的根本性落后或固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题,依然只注重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反复做大量的练习,依然注重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而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品读,忽略了对文本内部逻辑思维、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品鉴和分析,更遑论借鉴运用和创新。这些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痕迹,这种知识习得和巩固的模式严重违反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思考、分析和感受,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造成了现在多数学生过分地注重分数和成绩,也并未意识到自己应有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因而,教育者应积极、有意识地摒弃根深蒂固的分数关键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挖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的中心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模式化。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了解文章主题,明确中心思想,然后教师讲解分析完成具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仍是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被灌输知识和思想,模式化的讲解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使得本能够快乐进行的阅读活动变得枯燥无趣,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三)阅读教学中“本末倒置”
当前中学阅读教学中,教学任务重,内容庞杂,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去讲解分析知识,并没有时间去关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疑问、感受,这本身就忽视了阅读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考虑不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长此以往,阅读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甚至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目标指向性的教学思想阻碍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依据教参给定的,基本不会由教师自己去思考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不会去质疑这些思想是否合适,更遑论教师要求学生对中心思想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长久下去学生的思考力、独立性、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导致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依赖教师的解说,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积极地提出问题,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五)学生缺乏阅读的驱动力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读书、不爱读书甚至怕读书。他们认为阅读无用,不知道或不认可阅读的重要作用。即便是在阅读活动中也只是单纯地看,囫囵吞枣,似是而非,更不用说品读文本的美句、美段、技巧等,更不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低下。不爱阅读也造成了大批不爱上语文课的学生,这对于整个教育界来说是悲哀的。可见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查、考试办法,使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
二、改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建议
(一)从根本上转变应试观念,养成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地将知识融入提问中,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对课本内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鲸》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鲸鱼属于什么类的动物呢”“你想象中的鲸鱼是什么样子的”“阅读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悟呢”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会带着目的去阅读《鲸》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教师同样也达到了促进学生阅读的目的。
(二)采用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举例或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一方法灵活有趣,非常适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来重现两个小孩在孔子面前辩日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小儿在辩论时的感情基调,这样对于文章内容上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个性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个性表达能力匮乏,创造力低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考、想象,进而得出具有自己特性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徐梓武.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现状与改进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6).
[2]朱小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性探究[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2).
(编辑:马梦杰)
键。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变固化的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和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改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小学到中学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经历九年语文的学习历程,但还有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低,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丧失了创新的能力。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一下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教育者和學生在阅读观上的根本性落后或固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题,依然只注重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反复做大量的练习,依然注重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而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品读,忽略了对文本内部逻辑思维、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品鉴和分析,更遑论借鉴运用和创新。这些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痕迹,这种知识习得和巩固的模式严重违反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思考、分析和感受,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造成了现在多数学生过分地注重分数和成绩,也并未意识到自己应有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因而,教育者应积极、有意识地摒弃根深蒂固的分数关键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挖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的中心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模式化。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了解文章主题,明确中心思想,然后教师讲解分析完成具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仍是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被灌输知识和思想,模式化的讲解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使得本能够快乐进行的阅读活动变得枯燥无趣,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三)阅读教学中“本末倒置”
当前中学阅读教学中,教学任务重,内容庞杂,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去讲解分析知识,并没有时间去关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疑问、感受,这本身就忽视了阅读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考虑不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长此以往,阅读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甚至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目标指向性的教学思想阻碍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依据教参给定的,基本不会由教师自己去思考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不会去质疑这些思想是否合适,更遑论教师要求学生对中心思想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长久下去学生的思考力、独立性、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导致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依赖教师的解说,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积极地提出问题,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五)学生缺乏阅读的驱动力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读书、不爱读书甚至怕读书。他们认为阅读无用,不知道或不认可阅读的重要作用。即便是在阅读活动中也只是单纯地看,囫囵吞枣,似是而非,更不用说品读文本的美句、美段、技巧等,更不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低下。不爱阅读也造成了大批不爱上语文课的学生,这对于整个教育界来说是悲哀的。可见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查、考试办法,使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
二、改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建议
(一)从根本上转变应试观念,养成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地将知识融入提问中,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对课本内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鲸》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鲸鱼属于什么类的动物呢”“你想象中的鲸鱼是什么样子的”“阅读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悟呢”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会带着目的去阅读《鲸》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教师同样也达到了促进学生阅读的目的。
(二)采用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举例或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一方法灵活有趣,非常适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来重现两个小孩在孔子面前辩日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小儿在辩论时的感情基调,这样对于文章内容上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个性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个性表达能力匮乏,创造力低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考、想象,进而得出具有自己特性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徐梓武.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现状与改进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6).
[2]朱小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性探究[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