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才是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始。目前,小学生普遍感觉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所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变陌生为熟悉、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有关数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例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介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通过大量计算,精密算出圆周率这个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国外数学家早发现1000年。”学生一听,民族自豪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对圆周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的活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增强创新意识。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步骤:首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如硬币等画一个圆,自主探究圆的不同画法;其次,想办法找出所画的圆心,合作发现折叠法;最后,观察圆形纸片,联系刚才的操作,问学生有什么发现,交流发现半径、直径及其关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独立画圆到交流找圆心的方法,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因为操作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脱离了枯燥乏味的静态口述,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进一步寻求新知的更大兴趣和欲望。课堂上通过操作,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引起共鸣,使整个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乐于尝试的心理,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题目满足学生求疑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训练中,教师应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去思考,提出不同见解,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例如,一道提高题:用0、1、5、3、9组成的五位数一共有( )个,从小到大排列,第49个数是( ),第95个数是( )。学生最容易想到第一问的答案,因为0不能在最高位,根据4×4×3×2×1=96,所以第一问应填96。但后面两问像拦路虎一样,困扰了不少学生,有少数人通过列举法找到答案,花费了很多时间。这时,教师问学生:“这道题只能这么做吗?”由此稍作点拨,学生想到分组的方法,每24个数为一组,第一组数万位上是1的数,第二组数万位是3的数……用49÷24=2……1,第49个数就是第3组万位上的数是5,并且是这一组最小的数,所以应是50139。有了上述经验,最后一问,学生思路活跃起来,想出更为简便的方法。这里五位数共有96个,所以第95个数是最大数前面的一个数,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95310,它前面排的数是95301,这样第三问被学生轻易解决了。在解答这道题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质疑“这道题只能这么做吗” ,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一道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题效率各不相同,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以致用,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要让数学走进生活,必须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运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学,有意识地去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随意选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抓住长方形框架相对的角往两边拉,结果两人没用多大力气,长方形就变为平行四边形。随后请两个力气大一点的学生上来试着拉三角形框架,两人费了很大的劲,三角形丝毫没有改变。从实验中,学生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追问:“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通过实验,学生思路比较活跃,想到自行车框架、衣架、斜拉索桥等都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征。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蓝天)
一、借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有关数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例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介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通过大量计算,精密算出圆周率这个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国外数学家早发现1000年。”学生一听,民族自豪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对圆周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的活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增强创新意识。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步骤:首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如硬币等画一个圆,自主探究圆的不同画法;其次,想办法找出所画的圆心,合作发现折叠法;最后,观察圆形纸片,联系刚才的操作,问学生有什么发现,交流发现半径、直径及其关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独立画圆到交流找圆心的方法,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因为操作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脱离了枯燥乏味的静态口述,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进一步寻求新知的更大兴趣和欲望。课堂上通过操作,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引起共鸣,使整个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乐于尝试的心理,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题目满足学生求疑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训练中,教师应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去思考,提出不同见解,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例如,一道提高题:用0、1、5、3、9组成的五位数一共有( )个,从小到大排列,第49个数是( ),第95个数是( )。学生最容易想到第一问的答案,因为0不能在最高位,根据4×4×3×2×1=96,所以第一问应填96。但后面两问像拦路虎一样,困扰了不少学生,有少数人通过列举法找到答案,花费了很多时间。这时,教师问学生:“这道题只能这么做吗?”由此稍作点拨,学生想到分组的方法,每24个数为一组,第一组数万位上是1的数,第二组数万位是3的数……用49÷24=2……1,第49个数就是第3组万位上的数是5,并且是这一组最小的数,所以应是50139。有了上述经验,最后一问,学生思路活跃起来,想出更为简便的方法。这里五位数共有96个,所以第95个数是最大数前面的一个数,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95310,它前面排的数是95301,这样第三问被学生轻易解决了。在解答这道题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质疑“这道题只能这么做吗” ,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一道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题效率各不相同,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以致用,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要让数学走进生活,必须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运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学,有意识地去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随意选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抓住长方形框架相对的角往两边拉,结果两人没用多大力气,长方形就变为平行四边形。随后请两个力气大一点的学生上来试着拉三角形框架,两人费了很大的劲,三角形丝毫没有改变。从实验中,学生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追问:“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通过实验,学生思路比较活跃,想到自行车框架、衣架、斜拉索桥等都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征。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