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浅谈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教材则是载体,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落实课程改革,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而落实课程标准呢?我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细读课程中的数学“纲”“本”,领会精神,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础能力,从知识、能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着眼,制订明确、具体、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为目标,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的人才。
  二、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
  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上好课的基础。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宽松环境,给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坦诚相待,平等相处,充分利用情感效益努力创建民主、合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学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情绪就会激昂,态度就会认真,思考就会积极,教学效果就会更佳。
  三、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会学生学习
  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撑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1.重理论,知识让学生发现
  根据数学知识形成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新知识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主动发现探究,合作交流,建构新知识。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探究,自主发现;也可用类推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可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顺推而得;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概括结论。
  2.重过程,算理让学生讲述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重视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改革传统课堂教学要实现学生被动灌输向主动探索转换,因此,教学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变“教师主讲、学生被动的听”为“学生主动讲、教师倾心听”。这样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学习主动权。
  3.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完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给学生提供亲身参与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画、量、比、剪、拼、拆等活动,应用多种感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找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怎样读,怎样写,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小数,使学生对小数有了深刻的印象,远比老师翻来复去的讲收到的效果好。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坚持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教育要以人为本,承认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实施不同的教育,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发展。为此,在课堂练习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出示分档练习题,进行个别辅导,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各有所获,协同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郑建辉,于守武,南守宇.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叶一舵.心理学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3]贺斌.小学数学要“生活化”[J].课程教学研究,2006(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阅读教学需要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与生活沟通。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资源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充分营造生活氛围,创设生活情境,以课内阅读为起点,利用生活资源,在师生生活化活动中,整合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阅读教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原理、结论与典型事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为学
期刊
摘 要: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多数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因此,要为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重新定位,从各方面入手切实搞好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定位;审美教育  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的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却多数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或者片面夸大稚
期刊
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体现“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使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相符,从而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情分析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味“埋头苦教”,更
期刊
摘 要:要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要以“生”为本,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学。如何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呢?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我校于2012年开展“木叶吹奏进课堂”的音乐教学活动,此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凸显出精彩纷呈的办学特色和亮点,取得了突出成效,实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木叶吹奏;音乐素质;音乐教学  我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农村留守孩子多,学习习惯较差,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理。在以往的教学中,能好好上一节音乐课,或者是能听到风琴声都是一种奢望,更谈不上对一些民族乐器的认识、了解和使用了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教学设计应树立开放和动态的预设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对策。预设越周详,课堂生成越高效。笔者在教学中,就科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有效预设  1.从教学的疑难处进行预设  在进行“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教学时,我用唐伯虎的故事引入:据说唐伯虎的画画技
期刊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学要坚持此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一、“以学定教”概述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先
期刊
摘 要: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成功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回或加强自己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使他们成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功教育;要求;方案  用成功教育学家、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话来说,教育就是一个“夸”字,此语甚为深刻。我们向来主张“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他却大胆提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
期刊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  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一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