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影响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句子结构这一切入点入手,从五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透知语言差异,把握原文涵义,遵循翻译规律,这些对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汉对比;结构差异;句子翻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33-2
  一、引言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是拼音语言;而后者是汉藏语系中最主要的一门语言,为表意语言。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大不相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在做英汉互译练习,尤其是长句的翻译时,由于缺乏对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足够的了解,经常会死译、硬译,不符合英汉本身的逻辑特点。因此,无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在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往往成了所有这些过程中的“绊脚石”。假如不了解和熟悉两者的差异,翻译时就会违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从而留下浓重的源语痕迹。因此,了解并正确认识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以求在英语教学中能有助于学生英译汉能力的提高。
  二、英汉语言对比与研究
  1.英语讲究形合,汉语讲究意合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译意》(1983)一书中曾指出:就汉语和英语来说,也许在语言学上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西方人注重和讲究逻辑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比较缜密、严谨,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重“形合”,句子的构成主要采用形合法;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由于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注重整体和和谐,虚词等常常被省略,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重“意合”,句子的构成主要采用意合法。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 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中甜?
  译文:If you have never tasted the bitterness of all, how can you know the sweetness of honey?
  (2) 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
  译文:那是个天气晴朗、金色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昔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
  正因为英语和汉语存在着形合和意合的差异,在英译汉时,就需要在保持原语义连贯的基础上,删除一些作用不大的连接成分,以使译文简洁流畅,且能达到主次分明的目的。同样,在汉译英时,应先分清句子的主从关系,然后尽量增添一些连接词,以突出译文的主谓关系,使句子结构更加完美,逻辑更加严谨。
  2.英语注重物称,汉语注重人称
  英语的物称表达法,就是不常用人称来叙述,而是用客观事物来替代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这种特点常见于书面语,显得叙述客观而冷静,结构紧凑而严密,语气间接而委婉。而汉语则比较注重主体思维,以“老子天下第一”为主体的思维模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描述万物,看重的是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注重人称。当人称不言自明时,常常省略。比如:
  The thought that she would be separated from her husband during his long and dangerous journey saddened Mrs. Brown.
  译文:丈夫要去那漫长而危险之地旅行,而在此期间,她又不能跟他在一起,布朗太太每当想到这些,心里不禁有点难过。
  注意,英语用物称作为主语的句子有时会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称为“无灵主语”,使用表示人的动作和行为的动词充当谓语,又称为“有灵动词”,因而往往带有隐喻或拟人化的色彩。
  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是:西方人较注重客体思维,因而往往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而中国人则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叙述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便产生了与西方的差异,即英语句法的物称特点和汉语的人称倾向。因此在汉译英中,要把“人称”转换为“物称”,而英译汉时,常常要把英语的物称主语转化为汉语的人称主语或其他主语。
  3.英语着重静态,汉语着重动态
  英语倾向多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表示动作意义,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因而叙述呈现静态;而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现动态。
  而且,汉语的动词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没有英语动词那么多的形态变化,因此在汉语中要表达动作意义往往采用动词本身;而英语动词在英语句法上经常用非谓语动词(动词ing、过去分词、不定式)、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动词省略、动词名词化等形式来表示动作意义。因此,我们平时在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化静为动,而汉译英则常常需要化动为静。
  4.英语强调前重心,汉语强调后重心
  西方人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时,往往直接切入主题,不去会躲躲闪闪或拐弯抹角,习惯于开门见山,让人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在语言表达时,倾向于把判断或结论等放在前,事实或描写等放在后,即重心在前;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内秀,越是重要的内容越放在最后,所以,汉语是由因到果、由假定到推断、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5.英语多用复合句,汉语多用简单句
  英语重形合,追求的是句子层次分明、逻辑缜密、表意精确,加之各种替代词和关系词的广泛应用,因此多使用复合长句,而且长、短句交替变化;而汉语重意合,多采用短句、简单句。比如:
  Although we have been taught that its bad to boast, that its trashy to toot our own horn, that nice people dont strut their stuff, domineer over everyone or namedrop, there are times when showing off may be forgivable and maybe even acceptable.
  译文:尽管有人告之,自吹自擂不好,自我炫耀没用,好人从不趾高气昂,从不趋之若鹜或抬高升价。然而,有些时候卖弄可以得到原谅,甚至可以接受。
  上面的这个英语句子是由一个主句、一个状语从句、三个宾语从句和一个定语从句组成的一个复合句,而汉语译文则短小精悍。
  因此,在翻译长句时,教师应先弄清楚原句的句法结构,拟出大致的轮廓,然后拆开原句结构,按目的语的造句规律重新安排组合,使得译文文从句顺。具体到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应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一般把原句的空间搭架结构转化为汉语的时间顺序编排结构;反之,在汉译英时则采用“化零为整”的方法,不按汉语连动句的时间顺序,而按英语的空间搭架形式重新组合成英语复合句。
  三、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属于的语言体系也不同,因此两种语言存在着众多差异。语言学家王还说过:“就学习外语的人而言,最容易、最自然做的事就是习惯把母语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套错了,而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会套错。”通过以上英汉语言异同的比较研究分习,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英汉句子的差异,尤其是句子结构的差异,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和翻译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行文流畅。而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这将有助于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英语,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还.有关汉外语法对比的三个问题[G].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介绍了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其在镁合金中的主要作用。简述了稀土在Mg-Al系、Mg-Zn系以及Mg-RE系高强度镁合金中的研究和开发现状。指出了含稀土高强度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