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作文有着大体一致的套路,呈现出非常相似的思维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不见属于他们心灵世界的率性和坦白,却显示出政治套解的那种生活化、集体化、概念化。他们不假思索地抄,东拼西凑地编,胡编乱造地诌,改头换面地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成投机取巧、虚伪奸诈之人,他们拒绝探索和辨伪,放弃思考和怀疑,真的“文如其人”了。那么,如何避免学生作文空、泛、假的现象呢?
一、抒真情,日记写真
日记,要求学生写真话,抒发真情实感,诉说自己心中的情感秘密,求得心灵上的安宁。比如,一个男生写他留长头发被爸爸教训,心中很是不平,认为:不就是几根头发吗?值得那么大动肝火?觉得自己没有一点点的自由,发誓一定加倍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早一点离开家,早一点儿自由。不过,他也认为爸爸是为他好的,听从爸爸吩咐去剪头发。在描写爸爸发怒时写得非常形象:“爸爸涨红着脸,圆睁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双剑似的目光刺得我不由自主地缩小了身子,心里很是不平和委屈,却不敢吐露半字。”由于是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得非常自然细腻、形象感人。我手写我心,说真话,抒真情,就避免了虚无缥缈的天马行空,也根除了不切实际的捏造杜撰,展现了学生的生活情形,流露的是鲜活的千姿百态、灿烂的童心。
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来源,只有观察记录才能获得写作材料。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让学生有写作的素材,要指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这些事物,把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到日记里。日积月累,便有了充实的写作材料和内容,写作时就胸有成竹,兴趣盎然。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才会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有着自己敏锐独特的感悟;才能分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久而久之,写作才能文思泉涌,源源不断。
为了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更生动形象,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现场指导。如,写花的观察日记,就可以引学生到室外,让学生细心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枝叶,用心闻花的香味;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这么美丽的花从何而来。学生明白一粒种子从发芽、长叶、开花,凝聚着育花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如果学生是花,教师就是园丁,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报答教师辛勤地付出呢?这样点拨学生写作,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有时也可在课堂上欣赏音乐、玩游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写内心的感受、领悟。这些写作素材源于现实生活,自然真实,成为学生的灵感之本、写作之源。
二、阅读吸取,仿形写真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指导要求学生多阅读内容健康的书籍、报刊,做读书笔记,多读、多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同学相互交流阅读心得,积累写作素材,才能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在阅读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探究写作方法,理解、消化、吸收别人文章的精华。对写作素材,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写自己的内心感悟,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照搬照套,要做到阅读和写作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课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学习课文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教鲁迅文章《故乡》,为了教学生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少年闰土的外貌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和银项圈。”教师又问:“那中年闰土呢?”学生回答:“灰黄的脸,脸上有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是为了写人,为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就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进行对比,知道了外貌的巨大反差是生活的贫困、麻木造成的,是社会制度造成的,需要找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人们生活得幸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对比写作方法,掌握相互衬托、反衬在写作中的运用。有了材料有了例子,这样写作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以求写真
学生很喜欢模仿,特别喜欢仿效和他们长时间相处的教师,教师的情感能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情趣和写作氛围。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父亲》时,我就给学生叙述自己小时候父亲在阴雨天送自己去学校时离开的背影,想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激动得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生活中极其普通平常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起人们内心的激动、痛苦、欢乐、悲伤。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令他们的情感流泻于笔端。学生既是在写作又是学做人。
学生大多情感外露,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内心的感悟用文字表现出来。如在“北京奥运”主题班会上,学生们一谈到林丹、马琳、郭晶晶等奥运冠军时都眉飞色舞,情绪激动。“刘翔呢?”教师话题一转,学生们沉默了。在教师播放刘翔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比赛及夺冠的视频时,学生们激动得满脸涨红;接着,又播放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受伤临时退出赛场的背影——孤独、伤感、悲壮。教师问:“你们佩服刘翔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佩服!”教师又问:“为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英雄!”原因——夺冠、拼搏、飞人、知难而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样,学生懂得了做事只要尽心尽力,拼搏奋斗,不管成功或是失败,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于是,学生就不难写出《我心中的真正英雄》《成功是什么》的好作文了。
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地探索灵活多样的写作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象,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来写作。这样,我手写我心,就能避免学生“克隆”作文的现象,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抒真情,日记写真
日记,要求学生写真话,抒发真情实感,诉说自己心中的情感秘密,求得心灵上的安宁。比如,一个男生写他留长头发被爸爸教训,心中很是不平,认为:不就是几根头发吗?值得那么大动肝火?觉得自己没有一点点的自由,发誓一定加倍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早一点离开家,早一点儿自由。不过,他也认为爸爸是为他好的,听从爸爸吩咐去剪头发。在描写爸爸发怒时写得非常形象:“爸爸涨红着脸,圆睁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双剑似的目光刺得我不由自主地缩小了身子,心里很是不平和委屈,却不敢吐露半字。”由于是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得非常自然细腻、形象感人。我手写我心,说真话,抒真情,就避免了虚无缥缈的天马行空,也根除了不切实际的捏造杜撰,展现了学生的生活情形,流露的是鲜活的千姿百态、灿烂的童心。
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来源,只有观察记录才能获得写作材料。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让学生有写作的素材,要指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这些事物,把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到日记里。日积月累,便有了充实的写作材料和内容,写作时就胸有成竹,兴趣盎然。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才会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有着自己敏锐独特的感悟;才能分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久而久之,写作才能文思泉涌,源源不断。
为了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更生动形象,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现场指导。如,写花的观察日记,就可以引学生到室外,让学生细心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枝叶,用心闻花的香味;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这么美丽的花从何而来。学生明白一粒种子从发芽、长叶、开花,凝聚着育花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如果学生是花,教师就是园丁,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报答教师辛勤地付出呢?这样点拨学生写作,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有时也可在课堂上欣赏音乐、玩游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写内心的感受、领悟。这些写作素材源于现实生活,自然真实,成为学生的灵感之本、写作之源。
二、阅读吸取,仿形写真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指导要求学生多阅读内容健康的书籍、报刊,做读书笔记,多读、多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同学相互交流阅读心得,积累写作素材,才能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在阅读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探究写作方法,理解、消化、吸收别人文章的精华。对写作素材,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写自己的内心感悟,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照搬照套,要做到阅读和写作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课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学习课文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教鲁迅文章《故乡》,为了教学生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少年闰土的外貌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和银项圈。”教师又问:“那中年闰土呢?”学生回答:“灰黄的脸,脸上有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是为了写人,为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就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进行对比,知道了外貌的巨大反差是生活的贫困、麻木造成的,是社会制度造成的,需要找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人们生活得幸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对比写作方法,掌握相互衬托、反衬在写作中的运用。有了材料有了例子,这样写作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以求写真
学生很喜欢模仿,特别喜欢仿效和他们长时间相处的教师,教师的情感能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情趣和写作氛围。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父亲》时,我就给学生叙述自己小时候父亲在阴雨天送自己去学校时离开的背影,想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激动得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生活中极其普通平常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起人们内心的激动、痛苦、欢乐、悲伤。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令他们的情感流泻于笔端。学生既是在写作又是学做人。
学生大多情感外露,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内心的感悟用文字表现出来。如在“北京奥运”主题班会上,学生们一谈到林丹、马琳、郭晶晶等奥运冠军时都眉飞色舞,情绪激动。“刘翔呢?”教师话题一转,学生们沉默了。在教师播放刘翔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比赛及夺冠的视频时,学生们激动得满脸涨红;接着,又播放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受伤临时退出赛场的背影——孤独、伤感、悲壮。教师问:“你们佩服刘翔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佩服!”教师又问:“为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英雄!”原因——夺冠、拼搏、飞人、知难而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样,学生懂得了做事只要尽心尽力,拼搏奋斗,不管成功或是失败,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于是,学生就不难写出《我心中的真正英雄》《成功是什么》的好作文了。
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地探索灵活多样的写作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象,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来写作。这样,我手写我心,就能避免学生“克隆”作文的现象,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