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和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境,读词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团团和圆圆》。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团团圆圆是两只熊猫的名字。我们来喊一喊它们的名字,把它们请出来?
  2. (出示词语:团团 圆圆)这两个词后面一个字是轻声,读轻声字要短而快。指名读、齐读。
  3. 看,在同学们的呼喊声中,团团圆圆来了。(把团团圆圆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接下来,团团圆圆要检查大家上节课的词语学习情况,读得好就将送出熊猫勋章一个呦!
  第一组:宝岛 台湾 木栅动物园
  ① 谁来读一讀?② 非常好。“栅”字是翘舌音,你读准确了,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三个词语。③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三个词写了什么?(团团圆圆的住处)
  第二组:爬高上低 安安静静 啃竹子 快乐
  ① 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好“啃”字读音。② 这四个词又写了什么呢?(团团圆圆的生活情况)
  第三组:欢迎 排着长队 合影留念 纪念邮票
  ① 请同学们读一读,关注“影”“迎”两个后鼻音是否读准。② 这一组词写出了台湾人民对团团圆圆的喜爱。
  同学们,三组词语读完了,团团圆圆送出熊猫勋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团团圆圆出场及发送熊猫勋章”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读词环节来引导学生明确读准字音的重要性,训练了轻声字的读法,为学生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二、 由词入段,走近“团”“圆”
  1. 现在,团团圆圆要邀请大家去它们的住所看一看。
  2. 投影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台湾在中国的位置。(简介)台湾素有“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蝴蝶王国”等美称。(出示一组台湾的照片)怪不得书上称台湾为什么?(宝岛)
  3.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木栅动物园,它又称台北市立动物园,是亚洲最大的动物园。动物园设施现代,环境优美,给动物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看,这就是团团圆圆居住的地方。(出示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团团和圆圆住在那里有什么感觉?
  4. 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出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宝岛台湾”和“木栅动物园”,对团团圆圆生活环境有个初步印象,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团团圆圆所肩负的使命做好铺垫。
  5. 这么好的环境,两只熊猫宝宝生活得怎么样呢?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6.谁来说说你的感受?从哪里体会到的?
  预设1:开心。
  (1) 团团是男生,一有空就爬高上低。(出示一组“团团”活动的照片:一会儿爬上栅栏眺望远方,一会儿又从栅栏上跳下,钻到旁边的竹丛下……)这就是“爬高上低”。(2) 团团像这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果真是开心啊!(3) 圆圆是女生,喜欢安安静静地在一边啃竹子。(4) 知识拓展:竹子是熊猫的最爱。大熊猫爱吃冷箭竹、墨竹、水竹,尤其爱吃竹笋。大熊猫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约20千克的嫩竹,从大量的纤维中吸收营养。(5) 没有人打扰,安安静静地吃着自己的美食,这的确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预设2:舒服、自由……
  (1) 引导学生抓住“爬高上低”“啃竹子”等,体会木栅动物园的饲养员们为团团圆圆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生活环境。(2) 男生读描写团团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圆圆的句子,思考:这是两只 的熊猫。
  7. 后来,团团圆圆长大了,它们有了自己的宝宝,瞧!这就是它们的宝宝。(出示一家快乐生活的视频)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
  8.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高兴、快乐、幸福的感觉。
  【设计意图】教学中设计了利用口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爬高上低”的意思,体会词义背后蕴藏着的快乐、自由的情感元素;通过竹子的知识拓展,体会享用美食的惬意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品词的方法。同时,设计中还注重把朗读和品悟文字结合起来,使感情朗读有了根基。
  三、 感受热情提升感悟
  1.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喜欢团团圆圆吗?
  2. (出示句子:团团圆圆一家在台湾可受欢迎了。)谁能把“可”字改成另外一个字或一个词?(很、特别、非常)放进句子读一读,提醒学生读时去掉“了”字。
  3. 哪里可以看出“欢迎”呢?请同学拿出笔,在书上画一画,大家是怎么欢迎团团和圆圆的?
  预设3:每天,小朋友们排着长队,等着跟它们合影留念。
  (1) 采访:小朋友,你为什么一定要和团团圆圆合影啊?(2)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说出台湾小朋友的心声:大熊猫很珍稀,如果能和它们合影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它们要合影留作纪念……
  预设4:人们还制作了大熊猫纪念邮票。
  (1) 邮票的种类很多,大熊猫邮票属于纪念邮票,当时为了纪念团团圆圆到达台湾,大陆和台湾都制作了它们的纪念邮票。(2) 欣赏各类型的大熊猫纪念邮票,说说看完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文中“欢迎”一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换词、采访、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人民对团团圆圆怀有的特殊感情,让学生初步感受品悟词句的方法。
  5. 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好奇,台湾人民为什么会对团团圆圆如此热情?(出示资料,教师介绍,略)
  6. 听了这些资料,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们给他们起名为“团团”和“圆圆”?大陆人民把它们送给台湾同胞,想表达什么心愿?
  7. 希望台湾早日回归,早日和祖国母亲“团团圆圆”。
  8.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期盼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简单了解“台湾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团团圆圆”名字含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明白大陆人民把“团团圆圆”作为礼物送给台湾同胞的意义所在。
  四、 指导点拨,学习书写
  1. 出示学习的生字,读准字音:团、圆。
  2. 观察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偏旁一样,都是国字框:国字框的字,属于全包围结构;方框儿是长方形的,注意横短竖长,这样写出的字与其他字大小匀称。
  3. 一个字要找到一个关键笔画来确定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找“团”“圆”的关键笔画是什么?(“才”的竖钩;“员”的第六笔撇)
  4. 教师范写“团”“圆”,学生书空。
  5. 学生练习书写后投影展示并评价。
  【设计意图】把“团”“圆”两个字进行组块教学,重在让学生认识偏旁“国字框”,并及时了解国字框的书写要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作者单位: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认真研究、积极践行了“支点式学习”。“支点”,指学习过程中支撑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点和中心点。“支点式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发现并运用关键点支撑,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活动。由于古诗词与小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支点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学习的关键点和中心点,采取多种方式展开学习活动,逐步发现学习的路径。这个过程中,学
期刊
一、 修炼内功与阅读积累  武林高手内功深厚,出手以“内劲”伤人。练气、练内功是他们的必修课。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往往会写到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运气自如,为了提升功力,还要“闭关修炼”。我想,习作过程中的阅读积累就好比是修炼内功。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内功深
期刊
一、 话语权转向学生——表达的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老师的课堂(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当老师抛出问题后,底下的学生却是默不作声、低眉不语。有些高年级语文老师常常暗自思忖:是学生大了,不愿表现自己了,还是……我想,如果我们老师能试着把课堂上的单口相声,变成“双簧”或对口或群口相声,甚至是“百姓大舞台”,我相信,你的课堂一定会是群英荟萃、热闹非凡。  
期刊
古往今来,写作一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写作跟生命的存在、发展是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学生习作,如果只关注语言的习得与操练、高分的获取和保证,充其量只是机械的文字游戏。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度,习作的过程才是活着的,习作才是有根的。  一、 习作,刻画属于自己的独特轨迹  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习作,然后是中学、大学——尽管每学期的课本、笔记都送给了邻家的妹妹或者换成了妈妈打热水的零票,但每学期的习作都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是改进语文教学实践的翅膀。课件拓展了课堂语文教学的时空,加强了信息处理与语文阅读教学,交互了虚拟网络空间与作文教学;而双刃剑之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工艺之现
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文学的养分,为写作打下基础;而通过写作训练,又有效地调动了储备的知识,使知识得以重组,加速其内化的过程。可见,“读”和“写”犹如人的手足,密不可分,又相辅相成。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阅读教学中,为读写结合选好结合点,进行写的训练,会使阅读教学大为增值。”通过研习于老师的教学案例和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以为读写结合应有以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以关键词语为结合点  关键词语我认为
期刊
苏教版国标本三下《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记叙文,通过盛老师讲故事和同学们的讨论,从而阐释道理。文本不管是遣词造句,还是篇章结构,都可圈可点,值得中年级学生好好积累学习。  一、 由点及面,积累词语  本课有很多值得学生积累的词语,如课后习题上的两字词语和课文中的四字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无影无踪、聚精会神”等,这些词语学生们看到后会自觉积累。我们在教学时,重点要发现某类词,类似“煮”
期刊
一、 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 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想,这段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 学生分句读第3自然段,台上同学读完后想想,你和哪一句联系紧密,就和哪位同学抱一下。台下同学看他们选择的伙伴对不对。  4. 采访三层中每一层代表发言,为什么你们联系紧密?1~2句
期刊
习作教学,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描绘生活。体验是描绘的前提,描绘是体验的升华,只有两者完美结合,习作才会文情并茂,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生活体验习作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创设体验活动,激发创作灵感  从生活到习作,中间要经过选材、提炼、加工的过程。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常常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经历的事情多数只留下表象,提笔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为此教
期刊
一、 导入揭题  1. 同学们喜欢听笑话吗?谁来给大家讲一个?(请两个学生讲笑话)  2. 老师也想讲个笑话,但我的笑话和你们讲的有个最大的不同,不是简单地笑一笑,笑过之后还会有收获,仔细听。(老师讲笑话:有人送来书信,向一个富翁借头牛,富翁恰巧正在接待客人,忌讳自己不识字,就假装打开信封看信,对送信人说:“知道了,过一会儿我自己去。”)  3. 说说你的收获。(师生交流笑话中隐藏的道理)  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