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印论中的“疆理”观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疆,印之大界,如边栏、格眼、空地等。理,分为小理和大理。小理是每个字或者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关系,对位置关系的辩证认识即为大理。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法”的字义除了法规、制度外,还引申为标准、规范、方法,作为动词则引申为效法。法有大小二意,具体之手段,所谓小法;辩证之义理,所谓大法。
  白文中分“十”字红地,不可去字太阔,当视字画之疏密少减方好看,盖字有笔画相萦旋,其空地易为红故尔。即如印(篆书写法)字,中截两段,其截处,亦须较画少密,方见相联,此论字形方正体势则然,若字形参差者,毋执此例。[1]118
  “不空之空,空乃不空”,是对“空”的辩证认识。其中“若字形参差者,毋执此例”“若左右侵让,其离边远近则均之矣”类举从“无”的地方进一步补充,此“均”实为“不均”,只是视觉上“均”,求得章法相称。
  “参同”是徐上达的一个特色,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它上升到“法”“理”,此处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疆理
  疆者,外之大界。如边栏、如格眼是也。理者,内之小条理,谓一字有一字之定画,一画有一画之定位,界限自在。不可谓格眼既分,而字画可妄为疏密,使相侵让也,是有疆无理矣。[1]119
  无疆之疆,乃是“疆”的辩证认识,看似有疆,实则无疆。
  纵横
  纵之谓经,衡之谓纬。如织锦者,花为花,叶为叶,显晦参差,而经纬自是不紊,殆分矣,而犹能合也。盖巧发因心,千变万化,而成一片段者,当共一杼轴,必不自生彼此,乖戾方圆。[1]119
  所谓“经纬不紊”旨在千变万化之中,做到经纬不变,能“分”能“合”。做到经纬分明条理清晰,在运用过程中,忘记这些法则,使得融汇交融,此为在心中方可有条理。
  以上是对基本手段“小法”的辩证认识,从“有”到“无”的认识来完成和谐统一。“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尔”,此“私意”指自己的任性之意,要有整体概念,充分发挥字的姿态,生机勃勃如一家人。
  二、小“法”的义理即为大“法”
  在《印法参同》的章法中无处不体现“阴阳观”“虚实观”。“无栏之栏”“不分之分”“无疆之疆”“不定之定”“强而实弱,柔而实刚”“满而不满”“不匀之匀”“忽斜忽正”“不欹之欹”“不工之工”等,中国古典美学的这些原则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
  有法者,有法法者。法之为法者非,将法法者亦非,非则法何贵有;法之为法者是,将法法者亦是,是则法何可无。[1]103
  “栏”“疆”等皆为技术手段,皆为小法,“无疆之疆”“无栏之栏”等皆是对“技”的否定,此处的否定即为对“小法”的义理的归纳即为大法,即所谓“法中之法”。而“法外之法”又是对“法”的否定,在不断地否定中建立“阴阳观”“虚实观”。
  《周易》里孔子所写的《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甚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阴”和“阳”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我固师无师之智者,敢曰,尝见卫鼎之垂文,亲承晋钟之遗则,真有以耳俗世之目耶?窃谓所见所承,不过通行篆谱、印谱,他不过眼中所遇遗识、遗文,凡几千者,且不问其真赝,已难必其尽美,顾安所定向,能用别是非,以为法则于从事,抑或有得在象外,应在象先,泯乎方圆,而能呈其巧,忘夫规矩,而能契其精也。[1]104
  《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象外”指迹象之外;“环”,原指门上下横栏的圆洞,用以承受门枢的开合旋转;“环中”喻空虚之境。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驰骋艺术想象,超乎所表现者的物象之外,由实入虚,如门枢一入环中,即可转动如意,以应无穷。只要善于从无形虚境着眼,即可左右逢源,浑化无迹,气势充沛而无不各尽其妙。唐代已普遍运用“象外”的概念,皎然《诗评》有“采奇于象外”,刘禹锡《董氏武砬集记》提出“境生子象外”说,司空图结合“环中”与“象外”论诗,重在强调诗歌妙在其虚处,由实入虚,才能充分体现最高范畴无形之“道”的微妙。
  如何由实入虚,“忘夫规矩”方可契其精。规矩如何,法又如何,唯有辩证的“忘记”,才可以混如一家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浑然天成。
  注释:
  [1]徐上达.印法参同[M]//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杭州:西泠印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帮助小学生顺利进行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村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家长观念和社会观念等问题,农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缺乏英语课外阅读的自我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活动,真正地
[摘要] 随着现代电影的发展,意识流这种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越发普遍。岩井俊二电影中某些非情节性的表达和对人性的思索展现了意识流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意识流让观众用另一个视角来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感受另一个世界生命与时间的流逝和叹息。意识流电影相对于剧情电影而言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怎样更好的利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关键词] 意识流 岩井俊二  意识流在小说中的运用先于电影,从某种角度来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进的姿态,实现着作者的吊诡,即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夏洛蒂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边缘人 主体意识 身份焦虑    英国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不仅在19世纪的英国
【摘要】随着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发展,电子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在电影音乐中长期占领着主导地位,古典音乐在电影音乐中逐渐式微:在电影艺术中,古典音乐面,临着双重困境。第一是电影音乐自身的困境;第二是古典音乐在自身的诸多特性方面与电影格格不入的困境。作为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只有找到良好的艺术契机,寻求创新和改造,才是古典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重生之路。  【关键词】电影音乐 古典音乐运用    电影音乐
摘 要: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苏轼的豪放、柳永的世俗与周邦彦的格律之外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词风,创立了有名的“易安体”。李清照的词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李清照精湛的艺术手法征服了读者,也征服了时间。  关键词: 李清照 词 艺术技巧    王国维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每一代之文学的确立必然有一代之典范。千百年来,留下了多少名家力作为
摘 要:诗意的江南古刹、古园、小桥小镇等俯仰皆是,绘画题材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怎样组织,能否产生情感,能否传达作画者思绪等。要想创作好表现江南风情的绘画作品,需要画者投入真感情。  关键词: 江南风情 油画民族化 油画创作  江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概念,是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山多水丰,河流、溪涧随处可见,江南的桥特别多,不仅数量多,而且式样多。没有山的江南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而没有水的
《中国建筑奇观》是五洲传播中心(隶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Discovery亚洲电视网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是Discovery 全球摄制的纪录片系列《建筑奇观》中的一个子集。自2004年至今,《中国建筑奇观》系列已陆续推出《国家体育场——鸟巢》《打造北京T3航站楼》《青藏铁路》《中国西安古城》《中国北京古城》等10多部纪录片。借助Discovery电视网的平台,《中国建筑奇观》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
摘 要: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必然结果,是培育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趋势。湖北工程学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2)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3)“双学士”学位人
摘要 成廉·梅克匹斯·萨克雷的著名作品《名利场》中爱米丽亚和利蓓加的一生都充满了悲剧意味。虽然她们在出身、性格、遭遇和悲剧的具体原因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本质因素却是相同的:即对男性的依附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她们自身的因素促成。她们的悲剧表明:女性摆脱这种依附性,是走向独立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 爱米丽亚 利蓓加 悲剧人生 依附性    利蓓加·夏普也算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经视如何保持自身活力、开拓新的发展方式,是时代给我们出的一道命题。如何创新传播理念及提升文化品格,开拓全新的营销模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场博弈中,最后的赢家是能顺应时代、应时而变的一方。湖北经视频道的贴近性、系统性、民生性使其拥有了即使是新技术也无法抹杀的天然优势。加强媒体间的合作,在准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凸显自身的个性,丰富电视艺术内容,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